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爷爷和他的弦子 文/ 高明 主播/ 如风丝雨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作者:高明
诵读:如风丝雨


二胡在我们这一带叫做弦子,演奏二胡也叫拉弦子
太爷爷家住豫东,家门口一条南北流向的白龙沟是豫皖两省分界线,东距人称小上海的安徽省界首集只有十八里路,往南接固始、六安,素有鸡鸣听两省的美称。
太爷爷祖上在清朝咸丰年间从山东枣林庄迁居此地,耕读传家,祖辈里出过光绪朝的翰林,本人上过三年私塾,写的一手颜体的好书法,算是村里知书达礼的文化人。
他高高的个头,白净面皮,国字脸,厚腮帮,两道浓眉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除了干农活摇楼撒种是一把好手外,在十里八村最有名的是他能拉一手好弦子。
这把弦子是他的心爱之物,琴把熏得发黑,琴筒八块,用蟒蛇皮裹扎,一支马尾弓,又细又紧,好像一用力就会发出的声音。一拉起来,声音张扬通透,左手按揉双弦,右手拉弓发力,一根琴杆顶天立地,两根琴弦连接东西。内弦如男人,沉稳雄厚,外弦如女人,高亢明亮,在乡村旷野中演绎着天地的绝唱。
每逢青黄不接的月份,他就会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床破旧的棉被,往布包里一塞,捆在车斗里,背着心爱的弦子,推着独轮轱辘小木车到南乡进山会友。


那年月,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商旅往返主要靠木制独轮的手堆车,顺风时车上插个布蓬可以节省许多人力,远远望去绿浪翻滚的麦田里行驶的独轮车好像海洋里漂泊航行的片片白帆。
说会友,其实就是串庙会拉弦子讨百家饭。听奶奶说,他先经新蔡,过潢川,进商城,再绕回固始。这一转足足一个多月。按照家人掐好的日子,回家正好麦稍黄芒。
太爷爷离开的日子里,家人们经常站在村头张望。盼呀盼呀,终于回来了。远远望去,只见他弓着腰,双手紧摁车把,满头大汗,吃力地推着独轮车,肩膀被背带磨得通红。家人们飞奔过去,爷爷替换推车,奶奶背着行李,孙子怀里搂着那把油光发亮的弦子。村子路头看热闹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都夸太爷爷有能耐,挣了满满两袋大米和半布袋腊肉。
在奶奶的记忆里,太爷爷每年春冬两季总要出门两次,每次出门,家人们总是阻拦劝说,家里虽穷,还有薄田几亩,只要下力,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可他执意不听,还是独自一人要去南乡进山,以曲会友。
太爷年过五十后,家里人都以为他会收心顾家了,谁知他一反常态,开始常年外出,即使回家也是昼伏夜出,一天夜里,爷爷发现从不进灶屋的太爷爷竟然独自一人烧锅熬盐,然后用棉袄棉被浸透烤干,猛然一惊。
当时老爸还小,睡梦中迷迷糊糊听说:爹,你再这样下去,会连累全家性命的
你们知道个啥!
恁南乡的朋友就是打土豪的红福吧。
红福是当地百姓们对大别山红军游击队的别称,背后都喊国民党保安团和警察为白狗黑狗。
您老年过半百、儿孙满堂,该享福了,拉弦唱戏、走乡访友,我们也不反对,只是这样送盐,戴上红帽子会掉脑袋的,全家人都不安生啊。
你们不懂,这个世道不变,穷人永无出头之日。前天保长带着区公所白狗子来村里抓壮丁,两丁抽一,青壮劳力跑得快的逃到白龙沟东安徽地界,算是躲过一劫,跑得慢的十几个小伙子都被捆起来送到沈县城里了,老实在家,地主官府也不会让咱们安生啊。
这回上南乡,一时半会回不来了,你们记住要让娃们好好上学读书,没吃的就卖地,反正那几亩地我不种,你们俩个看着办,外人问起来,就说我去南乡会友拉唱去了。
太爷爷说完,走进堂屋,从墙上取下弦子自拉自唱起来,一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如同天籁之音在乡间唱响,令人神往。儿子媳妇恼的唉声叹气。
让爹去吧,种地不指望他,孝顺孝顺,顺他心意也是孝。


第二天早上,春寒料峭。在通向大别山腹地的一条偏僻的小路上,太爷爷背着他心爱的弦子,推着装满浸透浓缩盐水棉衣棉被的独轮木车,踩着泥泞匆匆赶路。从哪往后,家人只能从过往的亲朋好友口传中知道他若隐若现的经历。
有人看见他在淮河渡口,带着一个戏班连唱了三天大戏,吸引了把守渡口的团丁围观,从而无睱顾及过往船只检查,这时汉口地下党购买的上百支短枪及数千发子弹装在船上一口棺材里,趁机顺流而下,运到了鹰落坪革命根据地,使红军手枪团如虎添翼,名幅其实。
邻村的几位乡亲到南乡贩卖红薯粉条,回来后直奔爷爷家中,倒头跪拜,感谢太爷爷的救命之恩。扶起一问,才知道他们途经金寨三里坪时,正遇上红军高司令与白军甘旅长的一场大战,他们出城时被红军战士当做白匪探子抓住关了起来,正在性命不保时,突然发现院内走进来一位年长的红军将领,后面跟着两个跨着匣子枪的警卫员,定睛一看,这不是东庄的弦子老高么,立马抓住窗栏大喊,凤楼大爷救命啊!
太爷爷听到喊声,近前问了情况,找来特务连长吩咐,这三人是我邻村乡亲,做小生意的,不是探子,给点路费放他们回去吧。
三人感恩不尽,才有了上面一幕,爷爷奶奶大吃一惊,连忙生火做饭炒鸡蛋,款待他们,走时还一人手里塞了一块银元,千叮咛万嘱托出了门可不敢给外人说。
一家人提心吊胆的日子一直过到1936年的春天,一天深夜,一个年轻人从霍山方向来家报信,说太爷爷在南乡因患重疾不治辞世,路途太远,已经入土为安,只带回了他一直随身的那把系着红绸子飘带的弦子。
全家人悲愤交集,又不敢声张,只得将这把弦子放入棺中,连夜埋在村东的麦地里,外人问起,只说是外出会友,急病身亡。
半年后,抗战军兴,国共二次合作,大别山的红军游击队组建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皖东前线作战。
十年后,刘邓大军12万人马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又过一年,淮海战役打响,太爷爷的孙子我的父亲,在村长爷爷支持下,背着一支马步枪,牵着家里唯一的大青骡子,加入支前的民工队伍,当上了民兵队长,因在战场上送军粮、救伤员表现突出,直接转干调入团县委工作。
后来的我,每当在单位主持重大仪式,宣布升国旗唱国歌时,耳边总会回响起太爷爷拉响的鲜红的旗帜竖起来〞那曲激昂雄壮的弦子余音。
太爷爷就这样走了,带着他的传奇人生。他真的走了吗?我始终坚信,他那么机警智勇之人绝对不会走远。或许正忙碌在淮水河畔、豫皖交界、江淮大地,心系所挚爱的事业,肩背着他心爱的弦子,带着未酬的壮志,正义无反顾地砥砺前行,家国不能两全啊!还或许,他正依偎在大别山上的某一处神秘所在,圆睁着大大的眼睛,洞穿浩浩秋水,远眺世事沧桑,憧憬太平盛世……


高明
作家 


高明,笔名心园等,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曾任职于大型国企和地方党政部门,作品先后在新华社《每日电讯》《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文学》《今日作家》等报刊发表,《真情永驻百姓间》一书编委 。


如风丝雨
金牌主播

如风丝雨,本名邓永红。黑龙江大庆油田员工,长风文艺主播。爱唱歌,喜欢朗诵,愿意用自己的声音诠释美丽的文章,热心公益活动。






长按二维码
关注「长风文艺」


人無高下
詩分短長
聲音殿堂
文學家园
标题
长风文艺
主编:上京风珺
微信号:shangjingfj(长风)
邮箱:369889005@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自从断舍离后,我顿悟了这3个人生真相
人生就是一出戏(MTV视频音画)人生就是一出戏,生旦净末演自己(清斋茶舍)
鲁迅笔下最犀利的8句话,一针见血,道破人性
成年人社交潜规则:看不惯的越少,活得越好
我们必须乐观地对待人生
没有书香气的家庭,再有钱也守不住(深度好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