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殖冲刺期里栽跟斗,往往可能是因为你忽视了这点!

  • 文/图 泰州海大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王凯

金九银十,进入十月,养殖进入最后的冲刺期,养殖老板都期望投喂稳定和水产养殖动物能够摄食旺盛;但受迫于天气、水质等因素,很多老板塘口出现摄食状况不佳情况,按照常规处理措调整水质、改底等发现效果甚微,难以真正解决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往往是“藻相转变”惹的祸!可你对于藻相转变知道多少呢?


9月份和10月份水温变化图

藻相转变第一阶段

从水温情况来看,9月中旬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水温首次降低到25℃以下,而进入10月1日,水温跌破20℃。随着水温的下降,池塘会有一个“转藻现象”,高温时期的膝口藻、裸藻水逐渐向绿藻、硅藻、隐藻水转变,在“转藻”期间,塘口多呈现水色浓绿,水体有机质悬浮物较多,藻类易老化,水色看似很浓,多呈现为“假肥水”。


下风口死藻浮膜多

通常表现为

  • a.透明度低:死藻、残饵、粪便等大颗粒悬浮物多,水体偏浑浊,导致透明度较低;

  • b.水色浓绿:藻类丰度大,但藻类营养供给不足,更替速度慢,老化严重,水色偏黄,下风口常有死藻浮膜、油膜等出现;

  • c.悬浮颗粒多:悬浮有机质颗粒大,分解慢,转化慢,不能被利用;

  • d.水体粘度大:水体中溶解的有机物增多,而且不能被藻类及时利用。

“假肥水”白天产氧能力弱,晚上耗氧却不少,导致早上溶氧较低,影响摄食;老化藻类吸收利用氨氮、亚盐能力弱,阻碍有机质在池塘中的转化,氨氮、亚盐升高;未经降解的残饵、粪便和死藻絮团往往粒径过大,不能直接被白鲢滤食,影响白鲢长势。

处理措施:补菌  +  补肥

菌类选择:推荐乳酸菌为主。这是基于三个层面考虑:

  • 一是对于现有塘口有机质的分解;

  • 二是减轻对塘口耗氧负担,这也是没有选择芽孢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三是利用乳酸菌代谢作用,增加固碳作用,调整 C/N比例,稳定水体,协同N/P比例的调整降氨氮亚盐。(有机质含量严重超标塘口,可以少量配合芽孢杆菌,增强对有机质分解能力)

肥料选择:考虑藻类此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程度,推荐生态平衡肥或氨基酸类肥料

藻相转变第二阶段

随着温度的持续稳定降低,硅藻、隐藻占比逐步增大,塘口水质颜色发生第二阶段过渡性变化,部分塘口呈现上风颜色为淡绿、中间水色为褐色,下风略微偏黑,出现“隐藻带”(下图宿迁杨金华老板上中下风口水色),此阶段藻类产氧能力有所增长,池塘溶氧增加,摄食状况开始好转,池塘管理层面注重少量多次追肥,稳定过渡,不需过分担忧。


从左到右:上、中、下风口水色


藻相转变第三阶段

藻相转变第三阶段

跟着温度变化脚步,藻相转变也发展到第三阶段,作为适合弱光照、低温度适宜生长的硅、隐藻,繁殖速度加快,塘口水质也进一步变化,呈现出棕黑色,硅藻类占主导,隐藻数量多,甚至全黑色,隐藻类主导,硅藻数量多。此阶段特点:

  • a.产氧能力较强,水色看着违背养户常规观念中的好水色——嫩绿,但吃食较好。

  • b.藻类个体大,营养价值高,利用花白鲢消化吸收,花白鲢长势较快。

  • c.相对绿藻水,该水体稳定性较差,需防剧烈降温引起的倒藻,泛塘。

考虑到隐藻在低光照强度下对磷的吸收明显高于高光照强度下,建议水色发黑较重塘口,加入对于磷肥补充,每次5-8斤/亩*米。

  • 小结:

养殖进入尾声,面临池塘养殖品种存塘量大,有机质积累严重等问题,后期池塘管理需要从水质、底质、虫菌等多维度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摄食差,投喂不下,影响规格产量,缺氧浮头等问题。在水质方面,因为每个塘口藻类丰度和占比差异,藻相转变时间和水色上也有所差异,当然也不是一定要递进到第三阶段。池塘处理需要根据池塘水质实际具体情况判断水质处于哪个阶段,再对症下药。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水体,大学问!教你如何评估市面上常用渔肥的产品效果
一学就会的方法,从此不坏水,不坏底。
教你如何辨别优劣水色,你能对号入座么?
夏季养殖池塘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
池塘水质老化的危害及处理
花白鲢养殖大有可为(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