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方棚虾亩产近1700斤,养成率94%,17头!养殖要点全盘提炼,助你成功
同样是养虾,他为什么这么突出
文/图 天津海大 孙海坤
近几年辽宁白虾养殖成功率波动较大,2017年养殖成功率最低,仅有2-3成,2018年养殖成功率高,有5-6成。养殖的不稳定性使养殖户的理念发生变化,表现在管理更为细心、用药更为合理、对饲料评价指标更为多样,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更多关注于养殖硬件与养殖模式。如何稳定安全养殖已成为多数养殖户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点。针对辽宁区域,我们需要分析辽宁现有的外塘养殖和模式现状,借鉴本地优秀的养殖成功案例,才能更好地为明年的养殖工作做好准备。
一、辽宁白虾外塘养殖现状分析
1.1气候与养殖节奏分析
气候与养殖节奏密切相关,除硬件条件外,气候是影响养殖节奏的最主要因素。以辽宁营口为例,结合上表数据可知,辽宁外塘每年的养虾时间只有4个多月,即5月下旬到10月初。外塘放苗时间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7月和8月是辽宁的高温期和雨季,是小棚标粗和外塘养殖模式的发病高峰期。小棚标粗模式出虾时间集中在7月末到8月下旬,外塘模式出虾时间集中在8月下旬到9月末。
小结:可养殖时间短,一年一造;外塘规避不了高温集中发病期,养殖风险高。
1.2市场行情与养殖效益分析
上述两幅图是辽宁区域大规格虾(20-40头)的价格变化图,通过比较,可得出市场行情的两个特点:一是,6月和7月虾价变化大,6月末前虾价好,以40头为例,6月20号之前,40头虾价格稳定在30元及以上,而7月5日后,40头价格急剧降到15元;二是,市场需求大规格虾,在7月和8月(外塘常规出虾时间),辽宁大规格虾价低,小规格虾价极低,多低于成本价。
养殖效益是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微赚钱和赚大钱都算成功。结合市场行情和实际养殖情况,外塘模式需达到40-50头的规格才可保本(养殖密度2.5-3万/亩);小棚标粗模式虽可提前养殖,但市场大规格的需求导致出虾价格没有优势,养殖效益和外塘比,差异不明显。
小结:市场需求大规格(多在30头以下);月度价格波动大,6月末前虾价好;现有模式出虾价格低,养殖效益不稳定。
二、外塘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外塘现有的养殖模式有两种,外塘直放和小棚标粗+外塘养成。外塘直放有两个突出问题点,一是放苗成活率低,二是中后期集中发病。而小棚标粗是外塘直放模式的升级,它实现了保苗,解决了放苗成活率低的问题,从2016到2018年都取到了良好的保苗效果,但也有2个大的缺点,从上述辽宁市场的养殖现状分析可知,一是,它虽然从养殖时间上提前了20-30天左右,也规避不了集中发病期(由于市场大规格需求),改变不了外塘环境不可控的事实,养殖风险依然高;二是,出虾期市场价格低,养殖效益低。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的小棚标粗模式也急需升级,以改变不利的养殖现状。
大棚养成特点适合目前辽宁的模式升级(小棚标粗),其既能改变外塘不可控的现实,又能提前卖大规格虾,赶上好虾价。大棚养虾模式是在外塘养殖差的形势下逐渐兴起的,其快速发展得益于其自身优点,一是受天气影响小,管理难度降低,可控性强,有养殖户对外塘与大棚养殖做了形象的对比总结——外塘七分靠天,三分靠技术;大棚七分靠技术,三分靠天。二是反季节养殖,早放苗,早出虾,虾价高。
那么,大棚模式能否实现辽宁本土化呢?辽宁营口水源的方老板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方老板根据辽宁气候特点和实际条件,升级硬件,实行小棚标粗+大棚养成,完善养殖规划,提早放苗,提早大规格出虾,避开了发病高峰期,获得了颇丰的养殖效益。
三、虾子17头,亩产近1700斤,苗种成活率94%,方老板如何做到?
客户养殖基本信息
客户姓名
方老板
地址
辽宁营口水源
苗种
海兴农一代
饲料
海大虾康宝
淡化时间
15天
标苗时间
27天
大棚面积
5亩
大棚密度
3万/亩
大棚放苗规格
400-500头
养成规格
17头
亩产
1660斤
料比
1.1
3.1 合理的养殖规划
合理的养殖规划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规划要依据自身的基础条件、硬件条件、管理水平,结合当地气候和市场行情而设计,从而才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方老板养殖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当地气候、市场行情和苗种来源,如3月市场只有P5的苗种,未淡化;3月和4月养殖水温低;市场需30头以下的大规格虾,7月初后市场价格下降明显。
方老板根据现有条件,规划在6月末虾规格达到30头左右,产量在900-1000斤。为实现养殖规划,方老板细化各养殖阶段时间节点,并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具体细节如下:3月中旬淡化P5虾苗,淡化半月左右;3月末进行虾苗集中标粗,小棚养成虾苗在4月初转入小棚,降低密度,大棚养成虾苗标粗到4月下旬,达到400-500头;再入大棚养成池,养殖2月左右出虾。方老板设计养殖规划合理,即能集中管理、节省成本,又能规避集中发病期、提早大规格出虾赶虾价。
3.2 硬件升级
相较于外塘直放和小棚标苗模式,方老板的大棚养成在增氧、排污、水源、加温保温等方面进行了硬件升级。
A、大棚搭建
水中间以铁管为桩,打进土里,铁管高出水面2.5米左右,两根铁管间隔1.5米,以多根铁管作为横梁,焊接连接中央各根铁管;棚宽边两侧各以三根铁管连接岸边,棚长边两侧打小桩(方式如蔬菜大棚);从中间棚顶到左右两岸的小桩,用钢丝搭建,两条钢丝间隔0.5米;大棚框架搭好后,铺薄膜,铺好后,用网绳固定。
B、增氧设施升级
5亩大棚的增氧设施为:4个0.75kW的水车+1.5kW的底增氧(10个纳米盘)+1个3kW的叶轮增氧机,共计7.5kW。四个水车分布在4角,叶轮在水中央,底氧均匀分布在池中,排污前停底氧和叶轮。
C、排污设施升级
池中央打直径2米左右的水泥硬底,呈锅底形状,硬底中央做一个直径为60cm左右的网筐,网筐4目,筐内放2寸泥浆泵,下方左图为水泥硬底,右图为网筐和泥浆泵。在养殖中后期开始排污(虾80头以下),每天排两次,早晨和晚间各一次。
D、水源硬件升级
水源为外河水+地下井水,井水盐度在10‰,并匹配一个1亩左右的蓄水池
E、加温设备升级
主要用于早期小棚淡化和标苗,方老板使用的是1吨锅炉,锅炉使用近1个月,用煤7吨左右。3月中旬到4月初,早晚使用锅炉加温;4月初到4月中旬,只需晚上加温,以保持温度。淡化和标苗阶段温度维持在24-25℃。
3.3 养殖问题与管理关键点
A、养殖过程注重水质稳定
棚内养殖水质不稳是常见问题,经常有水突然变浓,藻老化,死藻,倒藻,转水等问题点。
笔者在日常跟进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水变黑、静水死藻泡沫多等一系列水质变差的迹象,与方老板交流水质管理,其起初对水质变化忧心忡忡,一有变化就采取多种方式去管控,多次摸索后,对水质波动已习以为常,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
方老板稳水的有几点优秀的操作,一是控制温度,在标粗和养成早期阶段,水温维持在24-26℃,在养成中后期,温度控制在26-28℃;二是遮光,棚内藻相起的快,通过黑精灵遮光控制藻过快生长,3-4天一次;三是大量补菌,使用虾多宝发酵液+益水光合素,每亩15斤,5天一次,控制PH,和藻类竞争营养,完善物质循环;四是定期补矿,坚持7天使用一次钙镁佳,为藻和菌补充矿物质。以下图片是笔者连续跟进拍摄的水色照片,可反映一个月内水色的稳定状态。
B、升盐度控亚盐
亚盐是大棚养殖的另一个主要痛点。水体分解净化有自己一定的承受范围,养殖中后期水体物质的积累速度远超分解净化速度,导致物质循环不畅,亚盐飙升。
在亩投喂量500斤左右时,方老板的大棚开始出现亚盐,起初没有重视亚盐,4天内亚盐飙升0.5mg/L,虾出现明显的慢料,到养殖后期,亚盐最高值在1.8 mg/L左右。
在处理亚盐的过程中,方老板总结出了优秀的经验,升盐度控制亚盐,具体操作:中后期逐步升盐度,建议使用卤水升盐度,如果后期亚盐在1.5 mg/L以上,建议棚内水体盐度升到10‰左右(辽宁大多数外塘养殖盐度在2-3‰);升盐度后,使用有盐度的地下井水进行日常换水。
C、养殖过程注重保肝健肠补矿,强化营养和体质
方老板非常重视壮虾,保护虾肝脏和肠道,认为只有虾身体好,重视内服,才能更好的抵御风险。他说“在外界环境出现突发情况时,虾活力好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解决问题“。方老板养虾多年一直使用海大的内服方案。其坚持使用虾肝宝+953+VC50,保护虾肝脏,促进肝脏发育;坚持使用虾多宝发酵料(比例20%),健肠抑制肠道有害菌。笔者每隔5-7天跟进一次,发现其虾活力体质肝脏状态一直都不错,以下几幅图是连续跟进4次的虾子和粪便照片。
四、大棚养成模式的成本与利润可行性分析
两种模式成本及利润比较分析表
大棚养成模式
外塘直放模式
养殖密度
3万/亩
养殖密度
2.5万/亩
亩数
5亩
亩数
5亩
苗种成本
280元/万尾
苗种成本
380元/万尾
药品成本
0.6元/斤虾
药品成本
0.8元/斤虾
人工成本
3000元/月
人工成本
3000元/月
饲料成本
5.5元/斤
饲料成本
4.5元/斤
电费成本
6000元
电费成本
4000元
亩产量
1660斤
亩产量
1000斤
出虾虾价
29元/斤
出虾虾价
24元/斤
料比
1.1
料比
1.1
1750元
锅炉(旧)
30000万
大棚搭建
8600元/亩
加热成本
5950元
硬件总成本
80700元
总成本
158095元
总成本
49500元
每斤虾成本(不含硬件)
9.32元
每斤虾成本
9.9元
利润
82605元
利润
70500元
在成本和利润的角度上,大棚养成和外塘直放模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三点。一是可养殖密度与养殖产量。大棚与外塘相比,环境更为可控,大棚的可养殖密度能达到3万/亩,而外塘3万/亩很难养到大规格,一般养殖密度在2.5万/亩;养殖过程中,大棚的养殖成活率更高,一般能在8.5成以上,外塘一般在7成左右,最终导致大棚养殖的亩产量远高于外塘。二是药品和饲料成本。大棚养殖风险更小,用药成本更省,产量高,单斤虾药品成本更低;环境可控性高,饲料利用性率会更高,通常选用高档饲料,大棚饲料成本较高。三是出虾价格。大棚可提前出虾或提前大规格,能赶上好行情,卖上好价格。
从上表可看出,大棚养成的成本明显高于外塘直放,原因在于硬件成本。大棚总成本减掉硬件成本,可得每斤虾的成本在9.32元,而外塘实际每斤虾的成本在9.9元,两者相比,大棚每斤虾成本(去除硬件)明显低。至于硬件成本,大棚可以依靠产量和价格优势弥补,实际中大棚最终的利润明显高于外塘直放(表中可直观显现)。所以,大棚养殖模式可以替代外塘直放模式,当年单造虾可以有足够的利润回报。
五、大棚养成模式的优化点
方老板的养殖规划、硬件升级和养殖管理关键点是依据其自身条件而设计应用的,这给我们进行本地化大棚养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同时我们也要进行点上细化,更适合大多数养殖户应用。下面笔者提供了几点建议,供养殖户参详。
A、 改善养殖规划。可4月初淡化+标苗,缩短锅炉使用时间,4月20号之后转入大棚,6月末30头左右出虾(今年6月末30头虾价最高达到38元),养大虾7月卖利润未必高。
B、 改善大棚搭建方式。南方冬棚搭建成本在4000-5000元/亩,相比之下成本更低,可以搬来应用。
C、 改进排污设施和使用方法。可参照先进的土塘、高位池等排污设施加以改进;在排污方式上,增加排污频率,在养殖前期坚持定期排污,在养殖中后期最好每餐前后都排,这对于水体物质循环有很多好处(比如亚盐防控)。
聚焦 | 回顾
销量暴增30万吨,澳华2018火箭式蹿升!许愿斌又有新思考
十几万尾加州鲈苗莫名暴死,苗企和养殖户说法不一,是病毒感染还是“气泡病”,真相究竟是……
2019年巴沙鱼养殖或大爆发!今年大多数人赚了钱尝到甜头,明年价格更高,预计产量再暴增300%达10万吨!
气温怒降!最低-43℃!广州8℃、南宁7℃!长江中下游0℃!boss级寒潮发威冻透全国!强降温+阴雨“双杀”华南
跌跌跌!直逼成本价!广东桂花鱼再跌1-1.5元/斤,8两上加州鲈跌破10元/斤,生鱼再跌0.3元/斤!
四大因素,虾苗行业价格体系重塑!海茂、海大、海壹等企业谁将是新一轮的破局者
2元/斤,罗虾霸气四连涨!金鲳、草鱼稳中带涨,鱼种再涨!生鱼、黄颡暂时下滑……
转载声明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美白对虾小棚标粗模式,你到底了解多少?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北方土塘养殖,第一茬虾利润近百万!一年养2茬虾,他是如何做到的
外塘粗养对虾新出路—小棚标粗
关于工厂化养虾如何管理的七问七答
红螯螯虾小棚标粗池塘养殖模式在浙江省试验示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