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简荐书】《当自然赋予科技灵感》

仿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仿生学”的了解近乎空白,只知道大概飞机汽车模仿了生物的流线型,材料科学在研究蜘蛛丝,超声波定位来自于蝙蝠等等。这本书最有价值的是前言,文辞优美的科普体,值得好好读,不只是全书概要,重点是对仿生学做了一次启蒙和梳理。

自古以来,“人类住得离大自然越近,他们就越模仿自然”,而“每一个时期,人们都从大自然中探寻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这是“一段永不完结的学习历史。

即使是在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的21世纪,人类仍然有许多需要向大自然学习的,比如“今天的机器人研究将希望寄于动物身上”,首先就是学习动物的移动方式。从龙虾那里得到的启发,海洋生物专家约瑟夫.艾尔斯造出了龙虾机器人用于水下排雷或者整治水下污染。


仅就这个“移动方式”而论,动物的群体活动是更复杂的研究。目前的“软件都尽量模仿一群而非一只蜜蜂的思维方式”,类似的动物种群建立起的简单互动的沟通模式,让计算机科学家克雷格.雷诺兹得出三个主要原则:“分离原则(与邻居保持一定的距离);对齐原则(保持与邻居一致的前进方向);凝聚原则(根据邻居间的平均距离保持自我的位置)。”如果把这些原则运用于机器人,这将是非凡的进步。

除了蜘蛛丝,材料科学其实研究和模仿了更多生物:“大自然所生产的材料比所有靠人类科技生产的材料都更坚固”,并且轻盈环保,比如扇贝的贝壳,穿山甲的鳞片,中空的竹子,海绵的纤维。更美妙的是,这些有机材质包括自然界生产的其他矿物质最出色的优点是:“它是在常温下完成的。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这其实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难题的办法。”因为完全不需要耗能的高温高压环境。

此外,“在20世纪末,给了建筑师们新想法的已经不仅仅是树的外形,还有它们的内部构造”,构建自身的方式,因此“在今天,从理论上说,已经有一些汽车是以松树的生长方式生产的了。

我还没有想到的是,人类自身也是仿生学模仿的对象。不止是人造肌肉、人造假牙、仿生四肢,卡尔.库尔曼从解剖学教授那里获得灵感发明了起重机,埃菲尔铁塔也与人体骨架惊人相似。“在21世纪初,建筑师们前所未有地把目光投向了对生物的模仿。关注点在于:外形的优雅和材料的节约,以及环保和零能耗。”

水熊的冬眠----“隐生”如果运用于疫苗的运输和保存上,将大大有益于缺乏医疗准备的地区;以硅藻为模型的活体纳米材料能够进入病人体内在病灶上治疗疾病;象贻贝的足丝一样的胶水可用于固定植入物和消除疤痕;电鳗的按需发电简直太完美;纳米布沙漠甲虫启发人们发明能储水能自洁的建筑物;具有超强黏附能力的壁虎是近十来年仿学生研究室里的“偶像动物”......

“未来是属于仿生学的吧?很难不这么期盼。”

又,这本书中精美的图片和研究成果都来自法国图卢兹自然博物馆、蒙彼利埃第二大学植物标本馆。能与科学家一起做这样的研究,并写成老少皆宜的科普读物,这体现了博物馆巨大的有生命力的价值。

温馨小叮咛:从书语的以下购买链接进入电商网站,您购买的书价格和优惠相同,但书语可以得到电商的推广费,这样可以支持到书语, 感谢您的善举!

文字  /  阿简         编辑  /  光光妈妈

关注“成都书语”公众号

书语  /  公益  /  儿童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斌:人类为何要效法自然?
大自然的创新课
仿生设计应用数例
英研制出可使人伪装的人造肌肉
美!把大自然穿在身上
去大自然中寻找灵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