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风情•味与味

乡土风情·味与味
李伦平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多元文化,互相融合,各自古老的民风习俗,数不胜举,各有千秋。
我当年下乡的黄洋坪,曾流传着“尝新”的风俗,“尝新”诸位可能有点陌生,不知其然,这是流传在黄洋坪大山深处,真实有趣的乡土风情。我把它记录下来,奉献给广大读者,去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来分享农村民风民俗的真情。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沧桑磨难,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仰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
所谓传承:如中国的年文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管你在天之崖,海之角,落叶归根,认祖归宗,乃各民族颠而不破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如今十四亿中国人的春晚大餐,将迎来四十年的辉煌,已成为全球国人,华人、华侨又一新的文化传承。

风俗在我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是经过岁月沉淀的文化,可分为全国性的:有清明的扫墓、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南方春节的年夜饭、北方春节的包饺子等等。地域性的:有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四八姑娘节、摩梭族的走婚,母系社会,最原始的婚俗方式等。乡村性的:有农历六月六“晒龙袍”,这一天要把家里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叫“晒龙袍”。六月六也称“半年节”或“姑姑节”,很多地方这一天会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好好款待,宰羊,吃羊肉,喝羊汤等乡风民俗,更是五花八门。

2010年,绥宁县委邀请邵阳部分知青,参加县里五大家主办的知青故乡行茶话会。我更是有幸参加了县委、县政府主办的苗族四八姑娘节,活动节目繁多,乡土气息浓烈。(详见照片)
劳动中的趣味
我们队在群山环抱之间,有一丘罕见的大水田,十亩有余,当地人称其为“百把丘”是黄洋坪水田之最,大而得名。(农村以十把为一亩地,故称“百把丘”小的称“斗笠丘”)每年伊始,开春劳作,均以“百把丘”为先。最先开犁、开秧、开镰,包括薅田。全队都会集中人力物力,全部到“百把丘”参加劳动,场面极为壮观。十来头牛一齐犁田、耙田。最先开秧插秧,插秧时更热闹,各有分工,各尽所能,扯秧的扯秧,送秧的送秧,插秧的插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是插秧快手,自然列入插秧的行列,曾荣获插秧能手之殊荣,插的又快又好,而且“不放排”(形容:插好的秧苗不漂浮起来),年轻人少不了插秧竞赛,比个高低,横平竖直,看谁插的快、插的好。像似一群湖鸭子下河,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各领风骚,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早已把劳累抛到九霄云外。
薅田则更为有趣,因为薅田是个悠闲的农活,不紧不慢,全队的男女老少一字排开,并肩前行,一人薅几行,每人手拿一根竹棍作为支撑,用脚在田间写“大”字,双脚轮换沿着禾兜之间,一横、一撇、一捺,用脚将禾苗中的野草、稗子薅掉踩入田里,故称薅田,(有些地方称踩田)目的是减少稗子、野草吸取土壤中营养,而影响稻谷产量,以前我们总发现大米中有稗子颗粒,那就是薅田时稗子没有彻底铲除的缘故。通过薅田,让我明白一个典故:“富人头顶无发,穷人脚下无毛”。我发现,原来是薅田时那锋利的禾叶,将脚下汗毛刮得干干净净的由来。
每到薅田时,几个要好的,有共同语言的,就挤在一起有说有笑,话张家长,道李家短,各叙衷肠。队里的老油条,开心宝,趁机撩拨田间那些的腼腆、稍有姿色妇女,开一些低俗的玩笑,想吃人家的“豆腐”过过嘴瘾。而一些泼辣喜欢打闹的姐妹们,却不甘示弱,群而攻之,强行将他追赶至田边,男女便扭成一团,如是乎,将其摁到在地,几个人七手八脚一声喊,将他抬起来“沉油”,提得高高的,再重重放下了,使劲撞他的屁股,拔下他的裤子丢得远远的,光着屁股示众。姐妹们脸上香汗微微,胀满着红晕,喜笑颜开,得胜凯旋,每次都是男的败下阵来,乃他之所求,也乐在其中,引来众人喝彩,哄堂大笑,缓解大家长时间劳动的乏味。
兴致涌起,来上一段山歌对唱,想唱啥就唱啥,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契入性情交流,情感充沛,直见心性,充满现实与骨感,直抵生活本真的渴望与倾诉。当然少不了打情骂俏,找乐子,寻开心,只要是男女在一起集体出工,这种嬉闹场面经常可见。正所谓:“黄连树下弹琴,苦作乐”。也充分体现我们广大的农民生活在艰苦环境之中,仍然执着、坚韧的寻找劳动中那一丝快乐。
由于“百把丘”面积宽大,薅田时间长,有的人要方便,男的还好说,拉开嗓门大喊:“拉尿了啊!”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没有女的在,目中无人,转过身掏出家伙就撒尿,水田里不断发出唰唰声响,大家都习以为常,一笑了之。女的就近走到田埂边,也大声喊道:“拉尿了啊”告诉男人们莫偷窥其隐私,似无人之境,脱下裤子就地解决,没有一点害羞之意。刚下乡时见到这种场面,弄的我们这些男女知青还真有点不适应,十分尴尬,忍俊不禁,而旁边的老农对我们说:“笑么格咯”。真乃是“拉尿莫瞧人,瞧人拉不成”。像这种现象,已成为当地见怪不怪的自然习惯,虽不雅而成趣。

尝新中的人味
放眼金灿灿稻浪,随风荡漾,稻穗弯下腰来,仿佛在祈祷丰收年。收割季节到了,每逢开镰的这天,一大早队长就指定一户人家(每年每户轮值)杀一头大肥猪、宰羊庆丰收。全队男女老少,只要是能走得动的齐上阵,先到“百把丘”收割稻谷,再到晒谷场“尝新”(“尝新”用刚打下的新谷晒干、碾米煮饭,大家共尝新米的饭香,喜迎五谷丰登,岁岁祈丰祈饱)。这是我们四队大集体时期,不成文的习俗。当然也有当地规矩,首先由队长第一个下田,仰天长啸,“开镰咯!”感恩天地赐予我们粮食,割下第一把稻谷,叫“开镰”。然后大家一哄而上,正式收割,场景极为感人,割的割,扮的扮,扮桶、打谷机一齐上,没有一个闲人,打下来的新谷送晒谷场,有三里路程,有专人负责晒谷,老人们烧水做饭,小孩子们端茶送水忙。

到了下午吃饭的点,将长辈们请来优先“尝新”,讲一些吉利之言,然后大家开始“尝新”喝酒吃肉,庆祝丰收,犒赏三军,释放一年的辛苦及劳累,分享集体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这种人间真情,热热闹闹的场景,完全不亚于隆重的过大年,春节之氛围,有过之无不及。在那个年代,每人能吃上一碗油腻腻的大肉,敞开肚子吃一顿饱饭,是何等的奢侈,多么的向往,韵味。

而此时的味,且不是趣味的味,而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待人真诚,童叟无欺,人与人之间的直率,真诚的友好,没有一丝虚伪,特有人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味,一种是趣味,一种是人味,味与味耐人寻味。
现在黄洋坪的年轻人,有能力的靠读书走出了大山,其余的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留守儿童、孤独老人。土地荒废,无人耕作,一些农技将后继无人。多次回访,当年的这个味再也难寻。这项本土风情,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且自然消失,味也随之而去。

作者简介:李伦平,初中毕业于邵阳市二中。生于1955年3月,1971年5月下乡,在湖南省绥宁县白玉公社黄洋坪大队四生产队务农。1975年8月,邵阳市石油公司招工回城,一直在该公司工作至退休。中层干部,经济师,工程造价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字引申义108:稗官野史
[ 中国散文] 我乖乖就擒(外一章)刘 峰
陈锋丨难忘的乡土情
佃户行善
【记忆】秧歌三曲‖罗学娅
汪育真 ▏ 歙县西乡稀奇古怪的农活名 (徽学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