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姐 妹 情

姐  妹 

          ——大山深处走来的幺妹

/刘惠球

2010年小儿子从上海转到无锡工作,因为买的房子还没交房,小儿子工作的地方又在郊区,为了方便孙子上幼儿园,我们就租住在了崇安区。
2013年,买的房子交房装修后,我就每天从租住地坐公交赶到新房子那边开门开窗通通风。在新房子这边人生地不熟的,我每天都是待在客厅里,不是看手机就是看书来消磨时间。

有一天我正坐在沙发上发呆,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阵舞曲声,我正是无聊得很,于是起身出门寻着声音走过去,来到不远的一个小广场,远远就望见一群大妈在那跳舞。她们看到我,都停下来热情的向我打招呼,邀请我一起跳,我正愁时间不好打发,就高兴地和她们跳起来,一场舞跳下来,和她们都认识了,都是住在这个小区的邻居:向福碧、石云华、周锡芳、陈伟、张玉金、钱小妹等等
后面的日子,我只要过来就去找她们跳舞,再也没有感觉时间难打发了。大家熟了以后,会经常在一起聊聊天,向福碧知道我是每天过来给房子通风后,就体贴的跟我说:“刘姐,你把房门钥匙给我吧,我来每天帮你开窗通风,省得你天天来回跑,想跳舞了你就过来。”小向的真诚、热心肠感动了我,2014年我搬过来住以后,我们交往就更多了,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小向出生在四川巴中的一个大山里,世代务农,她家有12个兄妹,她是老幺,在当时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光养活这12个小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向的妈妈还收养了一个双亲病死的邻居家的女孩,当亲生的一样抚养成人,小向又多了一个亲如一家人的姐姐。
二十载寒来暑往,小向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小向打小就懂事勤劳,上门提亲的人自然不少,可是相来相去多少条件好的人家小向都没看上,最后硬是相中了邻乡一个刚刚教书的青年。青年老师姓张,刚刚走上教师岗位,月工资6元钱,工资少倒是其次,主要是张老师母亲早逝,父亲又长年卧病在床,家里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张老师的工资也根本不够父亲的医药费。小向父亲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自己的女儿打小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自然不希望结婚以后也是这样过一辈子苦日子。小向就和张老师一起做爸妈的工作,小向的坚定和张老师的人品最终还是打动了小向父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小向结婚以后,不仅承包了家里全部的家务活,还要照顾生病的公公。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小向把陪嫁的压箱钱拿出来,买了一头小猪喂养,年底杀了年猪,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打了顿牙祭,张老师说家里都好久没吃过肉了,公公更是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

后面的日子,小向又学着喂养母牛,生了小牛卖掉换钱,慢慢地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小向自己也做了妈妈,几年时间先后生了一儿一女。
平时张老师都在学校教书,公公身体也不好,小向从来不抱怨,任劳任怨的照顾好这个家,生孩子后坐月子都在收拾家务。小向姐妹多,她们担心小向的身体,就轮流过来帮着照顾,当时农村都很忙,大家都要生活,小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感觉身体稍微恢复些了,就早早的把她们全赶走,不让她们来了,自己累一点也不愿意耽误到别人。
小向的一对儿女从小聪明好学,为了供他们读书,小向没日没夜的干活,不仅是把自家地里种满庄稼,还去山上开荒种西瓜,忙起来经常是午饭都顾不上吃。山路崎岖,都是一人宽的小路,运送东西只能靠背篓,西瓜成熟后小向就用背篓背到集市上去卖,背着上百斤的西瓜,一趟二十多里路,就这样一趟趟的来回奔波把地里的西瓜全部卖掉。小向硬是用拼命三郎的干劲,让家里的几亩田地年年有好收成,不仅能让自家人吃饱,还有多余的粮食卖出去。

张老师在教育领域也是成绩可嘉,他教的班每年考试在乡里都是第一,在县里也是名列前茅,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中,平时有点空余时间也会帮小向干农活。

有一年谷雨过后的一个清晨,天上下着濛濛细雨,张老师惦记着家里的田还没耕,从学校赶回家中,拿了斗笠穿上蓑衣,扛起犁急急忙忙就往田里走,路过田边电线杆时,电线突然断了掉下来打在张老师身上,瞬间张老师就滚下了田埂,倒在了田里,附近的村民赶紧跑过来抱起张老师,张老师已经昏迷不醒,送到医院,医生简单检查完都在摇头,让小向做好思想准备,就在家里人都快要绝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经过抢救,张老师硬是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命是保住了,但是由于受伤重,出院以后都不能下床。那段时间,小向的担子更重了,没日没夜的忙里忙外,在小向的精心伺候下,差不多半年时间张老师才算是慢慢恢复过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向的儿女先后考上大学。儿子大学期间一直品学兼优,到了大四那年想继续考研,想到父母辛苦了半辈子,妹妹也还在上大学,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考研,参加了工作,好分担家里的负担。
儿子虽然工作了,并没有放弃考研的梦想,一直坚持边工作边复习,终于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儿子在上海结婚生子,儿子儿媳把小向也从四川大山里接到了上海,两年后儿子从上海转到无锡工作,将家也安在了无锡。
孙子上小学后,小向有了空余时间,就研究起了广场舞,儿子见小向成天在家琢磨,就给她拷了舞曲U盘,买了播放音响,有了装备小向跟着视屏里的老师先自学,学会了就去小区广场上教姐妹们跳。
2015年中秋前夕,小向听说小区要举办中秋晚会,提议我们一起去报名参加演出,当时7个人中除了我十几岁时上舞台表演过,其她人都没有上过舞台,大家有些紧张,小向虽然也没有上过台,但还是不断鼓励大家,在小向和石云华的组织动员下,大家第一次上台表演了节目,那次跳的舞蹈是《天仙配》,在经典的舞曲中,大家“紧张而又严肃”的跳完了整支舞蹈,表演完掌声雷动,小区居民给了我们热情的鼓励。
第一次表演,宽容的小区居民的掌声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小向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跳舞时要面带笑容,眼神跟着手指走,用心体会舞美。经过不断的练习和表演,后面再上舞台时,慢慢地大家都不紧张了,做到了笑脸、眼神、手融合在一起,跳得欢快而又美丽。

从此以后,舞蹈成了小向的业余爱好,不仅参加社区各种晚会和公益活动,还陆续和姐妹们一起报名参加了江苏省广场舞大赛、九九广场舞之最美乡村舞蹈等比赛,其中最美乡村舞蹈无锡选拨赛成功入选,登录在了久久广场舞平台上,全国的舞友爱好者们都能看到。

由于工作关系小向的儿子在工在生命的旅程中,总有一抹笑颜为我们绽放,总有一缕清风给我们纳凉,总有一缕阳光让我们温暖,我们要珍惜每一份亲情和友情。作地附近买了房子,小向和张老师也要一起过去,等新房子弄好小向就要搬走了,十年的相处,大家早已情同姐妹,往事历历在目,满眼都是难舍啊!
前路漫漫,珍重吧我的好姐妹!

作者简介:刘惠球,桃源县作协会员。19529月出生于湖南桃源县,196811月从湖南湘西钨矿下乡到桃源县剪市区,1979年招工回城,在食品公司先后从事出纳、会计、分站主任直至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姐妹共养100只,姐的1/3比妹的1/10多16,各养多少只,还真难
已有姐妹的就不要来了。。。没有的大大的欢迎啊。
每日一笑话(3.20)
辽宁大连 / 王淑坤 【散文】/《带 娃》
斯人姐妹情[长相思]
【冰清原创】《秋天的紫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