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石塘村,看得见的乡愁

作者:唐白甫

   八月的湘西南,天气依旧炎热。画家李云春先生带着一群文艺创作者,来到金称市镇的青石塘村,脚步缓慢,目光近乎贪婪地摩娑着一处规模庞大的古屋群落。视野里,它们静静地依偎在巍巍青山的怀抱之中。这些房屋在清朝嘉庆年间由本地旺族吕氏始建,后经数十年陆续扩建,形成八进七座的村落。在今天看来,它们饱经沧桑,蕴含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彰显人们传统的审美情趣,承载一方山水丰厚重的历史。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棵珠。”这句诗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春题湖上》,写的是西湖周围的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山地,一轮高悬的圆月映在水中,像一颗硕大的明珠。用于对清石塘村的描述,也恰如其分。整个村子,三面环山,一面是水波粼粼的稻田。可以想象月朗星稀之夜银辉流淌,万籁俱寂,宁静无边。几代人住在这深幽偏远的山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犹如世外桃源鲜为人知,因为交通不便,导致信息闭塞,伴生着贫穷落后等等。但任何事务都有它的两面性,正因为缺少外界的关注,让它躲过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乱,毫发无损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一方乡土建筑群中最为完整与庞大的样本。

村子坐西朝东,房子从外形看,沿用徽派风格,又有秦汉的元素,更多的是湘南水乡的韵味。山墙为青砖砌就,上面翘檐如展开的翅膀,高低起伏,覆盖着厚实的青瓦。经过漫长的风雨浸蚀,粉白过地方发黄甚至变黑,看上去斑痕累累。墙脚下路面长着野草、艾蒿,有的地方深可没膝。沿着它走进一处窄窄的胡同,仿佛误入了时间的隧道,回到了清朝。里面小巷小弄纵横交错,还住着几户人家,他们仍然保持着中国数千年来的农耕生活,牧童迎着第一抹晨曦赶着牛走进山里,青壮年劳动力肩扛锄头,或者挑着畚箕,走向田野。村里鸡鸣狗叫,房顶炊烟袅袅。也许因为地处偏僻,很少有外人造访,这里无论男女老幼对李云春先生一行人热情至极,显得谦恭而忙乱。听说他们欲创办一家旅游文化公司,此次来目的是为将青石湖村打造成旅游基地做前期考察,更是热情洋溢,互相之间奔走相告,搬凳子递茶倒水,唯恐招待不周。是啊,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滔滔40年,全国到处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这里感知不到外界冷暖,依然在深山幽谷之中沉睡。村民们心里着急啊,因而情绪高涨,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设想不久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自己将如何应对,等等。老人则搜肠刮肚地讲述村里的典故与经历的往事,希望对开发这古建筑有价值。看着村民们兴高釆烈热血沸腾的样子,李云春先生顿时信心倍增,同时觉得自己将要带领众人创造一番事业,引领青石塘村人走出困境任重道远,暗地盘算着尽快付诸行动。村民争相当导游,给大家指认每一处房子的特点,不漏过墙上,砖头上每一处题字,雕刻。他们引着众人吱呀一声推开厚实的木门,只见廊道曲折,是一个称得上四合院的阁楼。透过天井往上看,房顶上用砖石砌就的神龟益兽与青瓦飞檐映在蓝天白云间。地板上有的铺垫着厚实的方砖,因变形或者皲裂而凹凸不平。漏水下来的地方,长出青苔,其余杂草凌乱。油过红漆的高大廊柱已成灰褐色,并且干裂出长长的口子。所有间墙都为木质,窗子,门楣随处雕花。多为梅花状,或者小动物,精巧。别致。

又进入一间堂屋。在这一带地方,每栋房子基本上都分为三大间六小间,中间一大间叫堂屋,堂屋分成两小间后前面叫正堂屋或者就叫堂屋,后面叫退堂屋。堂屋一般不住人,用来堆放农具杂什,关放鸡鸭家禽,间隔的墙上设一个用来祭祀的神龛,这就是徽派建筑所说的家祠。倘若认祖归宗,面对水泥钢筋构建的高楼大厦,现代人是怎么也产生不了对先辈的幽思情怀的,更不会低下头鞠躬。只有在这种被尘灰轻覆的神龛前,才能思想自己的来龙去脉,感受到来自遥远的时空中,前辈们投射过来的目光与威严,才会神情肃穆,诚惶诚恐地弯下腰来。

这些看似被许多世人遗忘了的建筑,仿佛历经沧桑的古稀老人,任外界怎样纷纷扰扰都淡然处之,内心不为所动。它所展现的并不只是住所那么简单,这里传承下来的勤耕与苦读,正是中国数千年尊祟的存世价值观。高大的山墙上的通风透气的窗户,用砖头砌成一个大大的“福”字,相对应的墙上一个“禄”字,表明一种向往和追求。这里有朴实的理论,家庭和睦,儿孙满堂是福。只有勤劳才能富足,衣食无忧则促进团结。禄则是官府的俸禄,这就得苦读诗书,才能达成,人人饱读,传统文化与理念就世代相传,远离野蛮无知。从这里走出去许多秀才名士,印证了中国古老文化渗透了一代代清石塘村人的灵魂。在结构上,左右厢房,堂屋,封闭的庭院,这种旧式住宅正悄悄地退出历史,但它给人们留下的温馨回忆却是不容抹去的。青石塘村的每一方土砖木墙,每扇雕花窗,每扇厚重的木门,都蕴含着我们前辈的智慧与情趣,古色古香,弥漫着着浓浓的传统美学的韵味。走进所剩无多的住户,墙上挂着镰刀,簸箕,斗笠,簑衣,葫芦水瓢,以及摆放的木盆,木桶,退堂屋里的柴火灶,厚实的铁锅,从房樑上垂下来用于烘烤腊肉的油茶树挂钩,堆在墙角的粗麻绳编织的鱼网,翻晒谷物的木叉,收拾柴禾用的竹扒,这些无不引起大家对旧时生活的回忆与联想。是啊,时代在变,而先辈们赖依生存的空间,物什慢慢地被我们放弃,消失以至遗忘,就象大树即将失去它们的根,这是种悲催的事情。必须挽救,李云春先生就是个带头人,他神情坚毅,下定了决心。

许多房子,长时间无人打理,里面有股浓浓的怪味。地上到处是散落的瓦砾与高低不平的土堆。杂乱地丛生的野草,甚至长到了墙头,屋顶的房樑与瓦片上。破旧的木板墙上,有的地方长期被雨水浸泡,要么长出一层青苔,成了苍绿色,要么被虫子蛀食出许多小洞,要么出现腐朽霉烂。完整处已然不多。有一根台柱贴着地面的那部分完全腐朽成泥,被连着的横梁架空。蜘蛛网与小动物的排泄物随处可见。那些青砖砌就的马头墙,经历酸雨的浸蚀,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破损,平整的墙面时而有个凹坑。这种颓败的景象,人去楼空的悲凉,李云春先生看着心如刀割,心急如焚。他知道凭一己之力,无法拯救即将倒塌的古屋,即将消失的历史的见证。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四处联系有志者,准备注册一家文化旅游公司,他们或者是有实力的企业家,或者是当地文艺创作精英。要把这个建筑群做为公司湖湘文化创作人文的,地域的标本。

时间必将证明,李云春先生的思路是正确的。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世界熙熙攘攘,人们为了名与利各自苦心经营,疲于奔命。当他们在某个时刻突然安静下来,感觉到钱财有了一定的积累,或者发现青丝熬成了白发,需要找个僻静之处抚慰身心。到时,青石塘无论被打造成农家文化乐园还是古庄园式文化度假村,它都将是绝好的去处。这里空气清新,溪水澄澈,当你走进一间书画作品展厅,或者坐在古色古香的茶室,通过逼仄的天井看寥远的天空,听窗外清脆的鸟语,心境会无比地明静。这里将展示许多农村与生活中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淘汰的工具与用品,比如小织布机,纺车,犁,耙,斗笠,簑衣,风车,石磨,木匠用的刨子,墨斗线等等。当你看着这些前人拥有过的物品,不禁会猜想它们的用途与使用方法,脑海中勾画出一幅幅劳动场景,那将是怎一种奇特的心境。甚至,当你被允许坐在纺车前纺线,或亲手操作石磨磨豆腐时,一定会暂时忘却工作与生活中的不快与压力,开怀大笑。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前辈生活与工作状况,热爱生养自己的土地,并从中获得传统文化的醺陶与快乐,正是李云春先生想要达到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荷塘】“泉店张家宅院”探访记(散文)【灵泉水】
洪泽湖匪事|老魏三血洗墩刘圩纪实
怒族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意义
【乡情】方建增丨难忘乡愁(三孝的历史文化)
【黄店镇关工委孝文化专题】孝文化示范村三峰殿口村
棋人棋事:口啖手谈逍遥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