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当代书圣魏恒斌的伏溪情缘

中国当代书圣魏恒斌的伏溪情缘

/刘长军

     地处钟灵毓秀的邵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邵阳县境内赧水河上游最上端的千年古村伏溪村,罗础教授七篇(三篇在邵阳日报刊登)系列报道后,这个叫水上人家的美丽山村越来越引起无数人关注。

     无论是文化形象大使刘启后,知青编著专家龙国武,国家雕塑家吴人豪,原文史主任陈建湘,文史专家易立军……等等。他们来伏溪,除到伏溪村周边的丁廉将军故居,浪石古民居外,还会到"中国当代书圣"魏恒斌先生老家去瞻仰一番。

     伏溪人自然而然地会与客人们讲这位名望晚成的文化名人,一位六十岁只身闯北京,一举夺取"中国当代书圣″桂冠的世界著名的书画家的传奇。

     书圣魏恒斌先生老家魏家岭,相距伏溪村9公里。属隆回山界回族乡。与我伏溪村魏姓人家是本家,都是大唐贞观名相魏徵的后裔。

    相传魏家先人好几次在所居山岭魏家岭山顶做事,见对面伏溪村大山岭马头岭山腰,有一貌似天骑的地方仙雾缭绕,有一匹仙马若隐若现,很是好奇。一日魏家几位德高望重的乡贤到黄亭市古镇过马脑亭,特绕道来到至半山腰处,果真有一天然麒麟石围成的大天椅,椅子右侧有一口龙泉,龙泉旁就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寺院"朝水寺”。几位乡贤直呼此乃风水宝地!

     后来有魏姓后裔在此居住并繁衍。魏恒斌母亲丁冬娥,是抗日将领丁廉(丁文斌)将军的丁氏姑娘。民国三二年(1943)的九月,丁母在朝水寺进香,喝过龙泉水,回家生一龙胎,即丁母第4个孩子,就是后来名振中外的中国现代书圣魏恒斌。

      按族谱排列,魏恒斌先生又名魏昌新(昌字辈)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魏源的第五代嫡孙。

     魏先生祖父魏景殿博学多才,三伯父魏国民是当地有名的私塾教师,书法造诣颇深。魏恒斌先生从三岁起开始跟随三伯父学习书法,四岁能写春联。

      "爱好与执着,聪明加努力,成就了我舅舅的辉煌人生。"这是在伏溪村教书的罗坤球老师对其舅的肯定。

     罗坤球老师在长乐中学教书二十余年,桃李满天下,他对伏溪感情甚深,这份感情也传染给他儿子儿媳(儿子罗平现任伏溪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媳妇邓秀莲系伏小教师),女儿罗华,女婿张涛均在伏溪所辖地长乐中学任教。

      罗坤球老师是高级数学老师,但他对书法很感兴趣。我家火烧坪房子乔迁新居时,是罗老师帮我写的对联。当我赞赏罗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时,罗老师发自内心的感慨:我舅舅魏恒斌几岁时就帮人写对联,我的字要有我舅几岁时写的好,我就知足了!

     他说他母亲从小就自豪地告诉他:舅舅魏恒斌几岁就帮人家写对联赚钱养家糊口了,一个春节有时赚十来万呢(老币一万相当于一元钱)

     罗老师自豪地与我说:我家儿子罗中爱好书法,他比我要执着得多!

     书圣魏恒斌除从小跟祖父魏景殿到伏溪山上石木寨马头岭寻过草药,跟父亲到古镇黄亭市卖姜卖烤烟路过伏溪,跟丁母到伏溪山腰上的朝水寺许过愿外,先生从小学到高中不知走过这条艰辛的求学路多少回。

     魏恒斌的祖母去世得早,祖父因悲伤过度,导致精神失常,父亲12岁时就承担起支撑大家庭的重任。由于儿多家贫,魏恒斌读书也是停停歇歇。书圣的小学大多时间是跟着三叔在家乡寺庙内私塾学校度过,后又在邵阳县武邵小学借读。在火烧岗(武邵小学旧址)到老家魏家岭,必经过伏溪村。

     魏恒斌先生从小聪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塘田市四中(校址,席宝田故居)   ,后又在1960年考入邵阳县一中,就读邵阳县一中高12班,与其外甥伍先汉(伍奇志父亲)就读一个班。

     在邵阳县一中读书的三年里,魏恒斌先生是艰苦而又快乐的。当时一中校长是周绍贤,教导主任田银池都是长乐人,副校长尹华升也是黄亭市人。魏恒斌与同班外甥伍先汉,同校外甥罗坤球(罗坤球也是60年考入邵阳县一中初中班,48班,与刘志刚同桌)。他们放学后一起在夫夷河边读书;放假三人一起走路回家翻越马头岭,小憩马脑亭,一起欢快地沿着石阶路回家。

魏恒斌先生作品

     好几回还没翻过马头岭就天黑了,他们互相鼓励,翻过马头岭就在伏溪的乡亲们家借宿一夜,天亮了才各自回家。

     魏恒斌先生到现在还记得他晚上借宿在周家的事情。

    从学校走路回家,过了伏溪桥已经实在又饥又累,走到周家桥实在走不动了,就借住在时任校长周绍贤老家。当时校长两位老弟周孝辉,周绍情热情地招待了他。   

    在那饥荒的年代,周孝辉摸黑溜进生产队窑里拿出几个红薯烤熟给魏恒斌吃。魏先生很感激,回到学校,魏恒斌一次在校园里邂逅校长周绍贤特感恩地把这事说出来。周校长和蔼地说我们农村娃一定要努力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魏恒斌先生作品

     魏恒斌先生更加勤奋了,到现在还清楚记得校长经典中的一句:小老乡加油读书,今后穿草鞋穿凉鞋,卲阳县一中是分水岭!

     魏恒斌先生在塘田市、邵阳县一中求学期间,上学、下学走过伏溪村无数次。对伏溪村驿道非常熟悉对伏溪山水特别亲热。他在与两位外甥好几次谈理想,就是仨人一起到山青水秀的伏溪村教书!

    后来伍先汉和罗坤球一直在伏溪工作,桃李满天下。直至分别于20032008年从长乐中学光荣退休。

魏恒斌先生作品

    2000年,我在学校门口火烧坪自家房子开店,与伍先汉老师交情甚好。伍老师经常照顾我生意,还送了他儿子伍奇志签名书,其间或谈到其舅魏恒斌先生。

    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谈到舅甥也是同学时,发出由衷的喜悦:

     因为他断齑画粥,所以他才贯二酉,是我同学中的佼佼者,是我娘舅家中的骄傲!v

魏恒斌先生作品

我也曾笑问罗坤球老师:当年计划生育超生能保住工作是否与舅舅魏恒斌有关系?

     罗老师笑了,他说他是在魏家岭长大,舅舅从小与他关系好,带他看过牛,捡过麦穗,也带他一起读过书。他舅舅官至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委讲师团主任直到20039月退休。退休前,曾两次来到他两老表工作的地方伏溪村。同样当过教师的舅舅魏恒斌安慰外甥:工作上困难是暂时的,你们在伏溪村这山青水秀的地方工作一辈子,很不错!

     外甥听舅舅的话!

魏恒斌先生作品

     罗老师开怀大笑:我们最听话,融入到伏溪这个大家庭里,已把伏溪村当家了!我儿子罗平从87年毕业到现在,投身到伏溪村教育事业又快40年了!

     罗平老师爱子罗湘辉现在邵阳县石齐学校教高中物理,为了一家人在一起便于照应,曾劝罗平老师调至塘渡口工作。罗平与父亲罗坤球均桃李满天下,且父子俩同学中肯帮忙者甚多。

     罗平在同事交往中从不谈调动之事,与儿子交谈中从不谈及与魏恒斌的关系,这次见儿子又在劝他调至县城时幽默地说:

    舅爷爷魏恒斌都羡慕我在山青水秀的伏溪教书,我与世无争,不是很好吗?

魏恒斌先生作品

     罗坤球老师于2020816日星期日,伙同老表田承文特到邵阳看望从北京回的舅舅魏恒斌。舅舅各给他们送了一副"惠风和畅″,"厚德载物″字以纪念。

     伏溪人把书圣相赠外甥的礼物拍下来存入公众号里!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魏恒斌的书法除了人们公认的有“王羲之字的神韵、颜真卿字的气势、柳公权字的风骨、黄庭坚字的潇洒、米芾字的刚劲、怀素字的奔放、何绍基字的崎岖、欧阳询字的俊秀、黄自元字的飘逸之外,其书写的内容无不饱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理念。”

     从魏恒斌所赠外甥的礼物中,除体现了先生身上所折射出的高尚品德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外,更体现了一个平易近人的贤能者对亲情的挚爱。 

     魏恒斌先生有着显赫的家世血统,但他不愿轻易对人说起。按他的说法,"养天地正气",我是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他要继承的是唐代先祖魏徵“能谏”“民本”“爱国廉政”的思想,继承清代魏源“开放”“改革”的思想。

魏先生在写字

     家乡人津津乐道伏溪魏姓人家出了个大名人,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除了先生为人低调,刚正不阿,勤奋好学,敢说敢干,勇于进取,更重要的先生有厚重的故乡情结。他重家乡情、亲友情、师生情、民众情。

     先生2003退休进京,近20年里,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帮助家乡申请国家发展与建设项目,把每一位进京的家乡人当家人照应。

     伏溪有许多亲人在北京。伏溪人衷心祝福家乡能人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家乡人愿与先生一起义无反顾,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发展"宝古佬”精神,与时俱进,严格把关出色地完成神圣的历史使命。

    站在魏家岭,看到一轮红日从马头岭山顶冉冉升起。太阳照耀着吴人豪父亲吴苏章先生书写"马脑亭″三个字发出耀眼的光茫,书圣无数次走过的石板路变成了伏溪人们的幸福之路。

刘长军,邵阳县人,1988年邵阳县一中辍学回家没有离开家乡半步。因家乡伏溪村列为国家旅游村拿起笔用仅有的文字记录家乡的人与事三百余篇,分布发表在《魏源湖畔》、《湘楚山地文学》、《芙夷文苑》、《高举阁》、《事事平论》、《醉歌文苑》、《邵阳人》、《乡村旅游》等网络平台或散见于县市杂志、报刊上。

本刊顾问:龙国武,刘诚龙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陆秀,唐建伟。

责任编辑:唐花阶,刘云雨,刘云洲,陈校刚,丁华。

副主编:李云娥,罗东成,刘慧球,杨国安,李婷,廖大秋,易小群,唐运亮,刘金群,刘云湘,刘青龙,刘肆梁,陈晓蓉,银红梅,果实,粟蒋,刘长军,周前锋。

执行编辑:唐白甫,陆秀。

投稿邮箱1058105799@qq.com陆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恒斌行书
蜈蚣配鸡蛋可以治喉癌
侯宝林先生的几件轶事
林伟斌画作
【转载】林伟斌画作
邵阳县溪田村吕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