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长立:乡村生活安全的一点思考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乡村生活安全的一点思考



作者 | 陈长立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17年夏秋交接之际,我回家乡探亲,吃过早饭到村中央大路上去找乡亲聊天,迎面看到村里一位大嫂右胳膊夹着拐杖艰难地走过来,吃惊的问道"怎么啦,嫂子?"哎,早几天上梯子摘丝瓜,梯子滑了,摔下来了,这不右腿摔坏了,真倒霉啊"。说话中又听到村里的一个远房侄女春上上平房晒陈玉米,竹梯子没靠稳,下面打滑摔下来把一个胳膊摔断了。

前年秋天回去看到本族的二嫂在她家大门口坐在轮椅上,左腿缠着绷带,一问才知道她从地里背着一袋花生往家走,到大门口开门时,脚上沾的泥土踩到刚刚下过雨的水泥地面滑倒,把膝盖骨磕成粉碎性骨折…。

这些年总是不断的听到村里有人发生事故。当然,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但是最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太频繁了。

近门三哥五十多岁开着四轮拖拉机拉着水泥搅拌机翻车到公路边的深沟中当场轧死,村南头的一个发小开着拖拉机往县城送脚手架钢管把正在路边玩耍的邻居家小孩撞到了沟里造成重伤…等等。

这还只是发生在本村的一些事故,听到看到的其它村里的还有许多。有触电的,有因液化气罐漏气发生火灾的,有暑假小孩子们去池塘或河里游泳溺水而亡的,有在乡村间公路上发生撞车的,有酒后开摩托或电瓶车冲到沟里而伤亡的许多事故的发生反映出当下乡村的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值得人们警惕并切实进行制理了。

事故频繁发生有其深刻的根源。长久以来,农村的安全教肓一直是个空白。

自从施行分田到户联产责任制后,农村的管理基本上是比较松散的,许多村干部不作为有些仅是一个摆设,加之这些年来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涌进城市打工挣钱去了,留下的大多是中年妇女,老人,小孩,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太差,现代生活的一些电器,机械,车辆在使用时没有进行过培训,仅凭人们相互宣传摸索使用,一些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基本操作弄不明白,人人祈求平安可实际生活往往麻痹大意。

村间公路太过狭窄,沟边,拐弯处,十字路口基本上没有防护措施和起码的警示标志,电线严重老化,家用电器用后电源不拔,拖拉机,农机年久失修,缺少必要的日常维护,人们经常凭以往经验使用,高压电路没有有效架空,有些埋在田地里较浅又无标识,邻村就有因翻地种菜碰到地下电缆触电而死的事故发生。这些众多的安全隐患随处可见,行车(拖拉机,电瓶车,农用车)前喝酒乃至饮醉的现象非常普遍。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农村在变富的道路上农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但村民的安全教育真的是迫在眉睫。

我以为乡村两级行政干部应该首先重视乡村的安全教育普及,切实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定期组织在家的或临时返乡的村民进行安全知识宣贯,适时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利用广播喇叭,张贴标语等形式向村民传播安全常识等,在外打工的人回家后应对家人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辅导教育。

只有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才会杜绝悲剧的发生,乡下人才能更好地享受时代赋予给每个人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陈长立,社旗县唐庄乡人。六零后,曾任乡村中学民办教师,现他乡务工,乡土中原是我的文学乐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全】“梯子”故事引发的感悟
安全生产重在源头把关
又一最美“村妇”火了!离异带娃还乡,会种田、能开拖拉机,活成两千万人羡慕的模样
Usit:优雅椅、安全梯 | 好生活
梯子安全隐患档案
1.37米......矮墙坠落身亡!高处作业不高也致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