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亚:【乡村记忆】 记忆深处的烟火味儿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记忆深处的烟火味儿



作者 | 唐亚

原创 | 乡土中原

小时候冬天那叫一个冷啊!数九寒冬雪能下一尺多厚,十天半个月也难化完。一觉醒来,外婆家门外的大坑里荡漾的碧波凝固成一面晶莹透亮的大镜子。

刚开始,牛板儿们搁坑角上凿个二尺见方的洞打料水喂牛,第二天,洞依旧被冻住,再凿,再冻……非一日之寒的冰最终冻得能承受人体之重量。三三两两的孩子在大人们允诺下开始沿冰,搁冰上打陀螺(劈牛),喧闹声不绝于耳。我没有那高档玩具,只能当看客。就这已经十分满足,还趁机用通红的小手搓些陀螺磨掉的冰屑来玩,不亦乐乎!

直到外婆踮着小脚跑来叫我回屋取暖,依然恋恋不舍,三步一回头。

屋里泥火盆边堆着包谷瓤,花柴,豆杆,只见外婆抖抖索索地用洋火点燃豆杆,火苗伙着一股浓烟腾空而起,屋里亮堂起来,慢慢地,烟雾变淡,呛人的味道变得温柔许多,那是一种干燥的芬芳。

苞谷瓤燃尽剩余的炭火红艳艳的,热腾腾的,外婆把火剪架火盆上,早准备好的馍干往火剪上摆成一排,焦香的馍味儿开始四溢,约摸烤好后再翻烤另一面,不久便大功告成,我早已口舌生津,迫不及待地享受一顿美餐,那种美味儿呀即使是今天的烤羊肉串儿也望尘莫及。

炭火的颜色渐渐暗下来,温度慢慢变低,外婆又取出苞谷和黄豆,埋在里面。未几,有一股豆香袅袅升起。噼啪声接二连三响起,一个个爆米花争先恐后地往外蹦,也顾不得烫手,我抓住就往嘴里塞。在没有零食可吃的年代,泥火盆里烧出来的爆米花和黄豆简直比现在的甘源香辣青豆、蚕豆强上百倍千倍。

我小学时刚好处于瓦房和楼房的过渡时期。瓦房不怕烟熏,每年秋收后学生们需要按班主任要求上交柴火,都是自己捡的芝麻根、花柴根、黄豆根之类,每人20斤。每天去上学时㧟一筐,由老师过秤,交够为止。

毕业那年,班主任司老师说:同学们放心,交的柴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绝不会拉回家一点儿,年前烤不完了春暖花开时我也叫你们烤!大家一阵哄笑,捡柴的劲头更足了。

下雪天或寒风凛冽的天气,上课前及课间就在老师指导下搁教室里燃起两大堆火供学生们取暖,熊熊的火焰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烤得暖和和的,我们学习起来更有劲。

于是,大声地背峻青的《第一场雪》:“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抑扬顿挫地朗诵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

放学回家,冻得稀里哗啦,放下书包,搓着手跑进灶火,正烧火的父亲连忙起身:快坐这儿烤烤。我一屁股坐在锅对门椅子上,美美地吮吸着灶膛里的烟火味儿和锅里溢出的饭香味儿,着实是一种天大的乐事。

初中和高中时没有那样的享受,教室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全靠自力更生取暖。记得初中那年冬天,刚吃过午饭,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从天而降。母亲午睡一觉醒来,发觉到处白皑皑一片,雪已近半尺,她担心我穿得少,用包单包裹我的棉靴棉裤深一脚浅一脚往学校赶,走错路就拐回去,走走停停,辗转到学校,已快变成雪人。那个雪季,坐在第一排教室门口的我手生冻疮,红肿的像发面馍,无法握笔。

大学的教室里都有供暖设施,自然无须惧怕过冬。

2003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泥火盆早已废弃,那天,邻居四奶在自家门外树下烤火,点燃一大堆树枝树叶,热气腾腾,好久没有这样烤过了,经不住诱惑,我过去凑凑热闹。

张家小妮儿回来说她婆子那个老鳖孙炒南瓜不掏瓜瓤,像喂猪,真会省!南庄老刘家妮儿相亲时打的荷包蛋,那娃儿端住就喝,谁知太烫,又吐到碗里。“我哩妈呀!咋恁热!”老刘家说啥也不愿意,亲事自然是秋后的树叶——黄了。听着她们说些家长里短,俚语笑话,仿佛又回到童年……

正说笑间,一个火星迸到我的右胳膊处,新买的波司登羽绒服烧个大洞。虽然随后母亲用丝线细细地缝严实了,仍然不很美观,害得我很长一段时间对烤火心有余悸。

2007年冬,下了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近半尺厚。冰冻三日不能开化,公交车全部停运。当时我尚在兴隆赵庄学校任教,被冰雪天气困在学校里。那天同事们都回家了,我独自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感觉寒气逼人,突然想起同事开玩笑说烤火之事,于是急中生智扒出墙角一堆废桌腿,堆在厨房(平房)中间空地上引燃,边烤火边做饭。吃完饭,浑身热乎乎的,室内暖烘烘的,吃饱烤暖也不想家了,很是惬意。

再后来,我开门去住室时晕倒在火堆旁……不知过多久,风夹杂着雪花从门缝飘进,扑到脸上,我才渐渐清醒,慌忙踉踉跄跄站起来。真险啊!原来我一氧化碳中毒了,雪中飞羽绒服糊上大大一块灰烬,不过在我看来这已经无关紧要,能死里逃生,我真的很感激幸运之神的光顾!

近些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秸秆焚烧成为大气污染的一大原因。每年麦收、秋收,为让农村秸秆还田,国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蓝天卫士监控,动用基层政府几乎所有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坚守在田间地头,防患于未然,把烟火消灭在萌芽状态。

截至今年秋,老家每个自然村都已通上煤气管道,天然气加上电磁炉、电饭锅等电气化炊具的普及,农村遍地的秸秆树枝树叶没有了用武之地。前些天,邻家军叔点燃一堆荒叶被执法人员罚款200元。

看来烤火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随着美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土灶台将和泥火盆一样成为历史,我该到哪里去寻觅那曾经魂牵梦绕的烟火味儿呢?每念及此,不禁心有戚戚焉!

作者简介

唐亚,社旗县太和镇唐岗人,2000年参加工作,已过不惑,仍在奔波,爱好旅游,但诗和远方不属于自己,偶有灵感之际才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忙里偷闲记下只言片语为生活增添些许情趣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搁浅在那个冬天的记忆 |李晓光
张金凤散文:泥火盆儿
银生活
远方诵读 | 落雪的日子
散文:儿时记忆里的雪
【浙江】方政轩《“吃货”的春节》指导老师:何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