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道景:忆故乡的小镇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忆故乡的小镇



作者 李道景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1)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每当这娓娓动听的歌声,盘旋在我的耳边;那魂牵梦绕的故乡,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姐坐在被窝里一边织毛衣,一边轻声哼哼着,邓丽君的这首歌曲。我很纳闷也很好奇,这是什么歌?我怎么没听过。学校也没人唱,老师也没有教过。
如今,我也学会唱了。只是,再唱起这首歌,或者听起这首歌时,感觉它不单单是一首歌,而是一个故事,一个小镇上的故事。
像是一张张笑脸,又像是万家灯火的平凡生活,更像是一副生动美丽的画面,伴随着音乐拉开了叙暮!

(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偷偷探出了半个脑袋;还未来得及全盘托出。故乡的整个小镇,还沉浸在朦朦胧胧的睡意中;便从清真寺里传来了,阿訇师傅念经的声音。
这时,母亲会说:“六点了!老葛家又开始念经了!”操心读书的孩子,早已背着书包,走在去学校的马路上了。睡过头了的学生,这会儿立马起床还不算晚。就是衣服穿得太急了,把棉裤都穿翻了。棉袄上的扣子也串错了门,一边往学校赶,一边重新整理衣扣。
一路上闹哄哄的有说有笑,三三两两的学生总能碰头。偶尔过来一个拖拉机,倒是给我们照亮了一段路。一霎那儿过去,眼前便是漆黑一片!还不如它不曾出现,我们一直借着天的暗光前行。
夜晚的宁静从这一刻开始变得沸腾!起得早的学生,随着阿訇念经的声音落幕,也走到了学校。用火柴点亮自制的,墨水瓶煤油灯,便开始了早自习。晚到的学生一路小跑,总算没有迟到。
早上的空气总是清新,仿佛呼吸中能尝到嘛哪,让人精神倍加;我们在学校的“啷啷”读书声,也是悦耳动听;每个人课桌前的小火苗儿,也是闪闪发光。

(3)
大人们也陆陆续续起床,男的起来侍弄牲口扮上料,接着再去南井挑水。女的起来喂鸡,随手往院子里撒一把粮食。然后,洗把脸便去厨房做饭了。
一天的生活正式开始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儿,家家都是如此。猪也“哼哼“羊也“咩咩”,毛驴也想凑热闹,伸长了脖子:“嗯昂!嗯昂!咴儿咴儿……”,那叫声可真难听!总感觉没有牛的叫声憨厚踏实,“哞!哞!哞!”像是喊妈一样亲切!
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大水缸,三五挑水才能装满。缸担满了还怕不够一天用,总是再担一挑放桶里。人吃饭要用水,猪也是一天三顿饭。驴饮一次水,都能喝多半盆儿。
大姐二姐都会担水,一街两行的丫头小伙,只要是辍学在家的,都得学会担水,帮父母分担家务。一路担水的行人,川流不息!要是谁家的水桶漏了,担到家就只剩半桶了。一个大清早,路上沥沥拉拉全是水。
井口打水的声音更是动听,叮咚当啷!三五个桶一齐下井!“咕噜”一声!水桶翻了个身喝饱了,赶快用力拉上岸。千万要当心,别碰着身边人的水桶了。万一碰上了就完蛋了,连水带桶都沉到井底了。
捏一把冷汗,还得求人帮忙捞水桶。那可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里再急也没有办法啊!
后来,为了防止水桶掉井里,我们去挑水时,总是带一根绳子,用绳子把水桶栓牢,比用扁担打水保险多了。

(4)
小镇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清晨开始就热闹非凡;它诉说着小镇上的人们勤劳朴实,从清晨便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随着学生们放早学,陆陆续续的往家走。一街两行卖菜的商户,已经干净利落地摆上了地摊。卖猪肉和卖羊肉的,也都拾掇干净上肉架。随时欢迎你的光临!

吃过清早的饭,我们背着书包走在街道上;感觉卖菜的突然来了一批又一批,菜摊子摆得长长的;从街十字路口,一直摆到我家门口。
好像是欢送我们上学的红卫兵,有穿绿军装的白菜萝卜,还有那火辣辣的红辣椒,就像军帽上那灿烂的五星红旗。

我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加快了去学校的步伐。仿佛叽叽喳喳的小鸟,也在为我们歌唱。突然感叹,生在小镇上真好!我们有机会上学,有机会读书,是多么幸运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啊。
(5)
中午放学了,肚子饿得叽哩咕噜,匆匆忙忙往家赶。这时,卖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也有点焦虑!已经开始准备收摊子回家了。还有那赶集的叔婶大娘,把买好的菜和大半袋子麦麸皮,刹在自行车子的后面。
时不时的总有人向母亲讨个扎口绳,特别是年关逢集时期,人多又热闹!我家的院子里站满了自行车,母亲总是提前准备了,好多长短不齐的扎口绳。以免谁带的不够用了,或者从家走得太急,而忘记带了。
卖菜的大多都是附近李洼村的,和我们都是一家子。那些赶集的也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亲人们。能把自行车放在我们家的院子里,感觉那是我们一家人脸上的荣光!
有的买两头小猪仔儿,装在麻包袋子里乱弹腾。前面车子把上挂的还有菜篮子,满满实实的一车子。赶集的人总是会笑着说:“赶一回集儿不容易,哪儿像您就在家门口,想买个啥都方便。”
她说的是实话,乡里人地多庄稼种的也用心,十天半个月赶一回集。母亲总是笑着回道:“方便有啥用?有钱了买,没钱看人家吃。”母亲说的也是大实话,我们家经常是晌午错去买菜,净挑些便宜货!
热闹的集市在一声声的道别中,渐渐退去…。母亲不会忘记寒嘘几句:“吃口饭再回吧!到家都啥时候了?”不管是卖菜的还是赶集的,回答基本一致:“农村饭两点半,一会儿都到家。”
岁月的长河渐行渐远,不知道带走了多少欢闹,如流水般冲走了多少故人;就像这渐渐退去的年集,留下的只是一声问候与叹息!和人们无穷无尽的回味……

(6)
疲惫的我们仍要前行,虽然中午有点犯困,但是,还要背起书包去上学。马路两边有点脏乱,烂菜叶子儿,还有破化肥袋儿。不知道是谁家的老母猪,带着它的小猪仔,哼哼唧唧的、正在津津有味的拣烂菜叶子吃呢!
乡村的小镇就是这样,不缺鸡羊和狗,还有牛马骡子。一不小心,谁割的大肉,就被狗悄悄跟踪叼上一口!总会招来一顿臭骂!集市一散,家禽倒是活跃起来,老公鸡带头母鸡随后,趁着太阳还未下山,寻觅食儿。
下午的时光,总是一晃就过去了。特别是冬季,放学天都快黑了。我们常常绕近路走,想快点到家。总是从面粉厂附近,走小路穿过清真寺。抬头望一眼,清真寺上面的那轮月牙,感觉神圣又庄严!
夜幕降临,整个小镇渐渐恢复平静;街道里光秃秃的,像是掉光了叶子的大树;只剩下那长长的身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有几家还未打洋的代销点,半开着门儿射出一道灯光,显得格外刺眼。
牲畜也都歇息了,比人睡得还早。只有狗总是卧在门口,稍有动静便“汪汪”两声!天空倒是显得亮了许多,星星也一声不吭地泛着微弱的光。月亮总是怕人寂寞,偷偷地爬上树稍。看谁在思念故人,它就钻进谁的梦乡……

(7)
电影院里也只有在接近年关的时候,才会放演几场电影。让辛苦了一年的百姓,也娱乐一下身心。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也有了一个温馨约会的港湾。未过门的媳妇也会被男方邀请,借此机会培养一下感情。
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用完伤心只有分离…,写着写着竟然想起这首歌。他们可能不会想到,当年那个青涩的我,在默默窥视着他们的爱情;甜蜜的笑脸儿,温馨的画面,还有新婚不久的小夫妻;我默默地、在感受着他们的幸福,总是不敢靠近。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所有的美好总是瞬间,像流星般从天空划过;还来不及许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年轻力壮的少年郎,转眼之间就白发苍苍。曾经围着小镇,轧马路的男男女女,有的已经做了爷奶。爱情的甜蜜,早已失去了保鲜期;被生活的琐碎,打磨得没了棱角。能相守一生、白头偕老的,算得上是神仙伴侣了!
这就是故乡的小镇,随着我们的青春年华,早已消失在了远方…。

作者简介

李道景,社旗县郝寨镇人,平时喜欢音乐文字、写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达声声】想起儿时吃水难/马誉炜
水缸(散文)
在农民方家过年
消失的乐园——邓家井下篇
家乡的老井
天旱不下雨的句子,老农民多么希望下雨的说说短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