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家沟匠人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吉家沟匠人


作者 | 吉占国、吉瑞钦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吉家沟是匠人窝,各色匠人都有。教书匠、看病先儿、阴阳先儿、木匠、泥瓦匠、蔑匠、石匠、铁匠等等。

吉家沟的教书匠队伍庞大。老教师以吉维栋为代表,他教书40余年,桃李满天下。
记得他1963年,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模范教师,到北京参加表彰会议。后向全校师生介绍北京见闻,听得大家津津有味,更对他表示无限敬意。
光荣了一辈子,退休后他每天读书看报,还提笔练书法,无犹无虑日子过得很快活。时不逢运,文化大革命他成了牛鬼蛇神,退休了也不得安生,时不时勒令其到县上参加批斗会。每次被批斗孙子拉着架子车把他送到虎头山顶,回来再去虎头山接。因受到精神折磨,本来精神旺盛、身体健铄的他,不到70岁就早早地走了。
现在教师行业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广泛爱戴和尊重,吉家沟的教书匠也越来越多,有的子承父业,也当上了人民教师。现在仅吉家沟从事教师行业的就有几十人。
洛阳市偃师市邙岭乡吉家沟村吉氏宗祠
吉家沟的看病先,论其数量和声望,在方圆附近都是出了名的。医生赵喜,吉学沛的散文对《赵喜》已有所介绍。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老医生吉维云,他不但擅长中医,小儿推拿医术更为精湛。小孩无论是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疑难杂症,他只用指头少许蘸点自己配置的神秘药水,在小儿男左女右的手掌、五指穴位处,揉揉、捏捏、推推、拿拿半小时,一天一次,连续三天,保准病好无恙。不用吃药打针,非常受小孩及家长们的欢迎。
吉天信医治生疮肿浓、跌打损伤最为擅长。平时不管是本村或外村病人上门,他都热情接待,免费为病人医治,或花小钱治大病。平日医务室病人少时,他总会背上手术器具下田间巡诊,碰到刀伤破口就地医治。医德医术方圆有名。
后辈吉宏是吉家沟医务室的招牌医生。他本来考上了北京医学院,后来因政审不合格又被取消录取资格。医学院没上成,更坚定了他自学成才的决心。从此,他拜师学艺刻苦钻研,医疗水平逐年提高,名声也越来越大,每天登门就医的络绎不绝,大都是奔他而来。
吉家沟村子虽小,仅中西医生就有20多名,还有老中医吉元亨、吉宝贵等。尤其是老中医吉元亨,其医疗技术更为精湛,当时方圆名声显赫。河南省主席刘茂恩还专门带其夫人刘雪雅和胞兄亲自上门向其求过医。至今,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老百姓当年送给他的“妙手回春”匾额仍然还保存完好。
接生婆李云先更是家喻户晓,她亲切近人无论是村内村外随叫随到,从不收分文报酬。吉家沟大部分新生婴儿都是她亲手接生。
村里的这些老医生一生不为名利,为当时农村缺医少药、救死扶伤,解了燃眉之急。
蔑匠,大家比较陌生。因为竹子生长南方,北方很少有篾匠。吉清仁的篾匠技艺非凡,只见他手拿蔑刀竹子在他手里如玩杂耍,不伤手不扎刺,片刻工夫又粗又长的竹子就被划成了又窄又薄竹片,然后再编成筐或者篮等竹制成品。
吉运成是石匠。谁家盖房造屋都要请他帮忙。他一锤一钎,一会儿工夫就会把不成型的废石、丑石变成方方正正、光滑漂亮的门墩。
提起木匠,无人不夸吉元五、吉魁林。论木匠手艺最属吉元五高,他经历了清朝、民国和现在三个朝代。他做出的木活从不用铁钉,卯榫严丝合缝经久耐用。他不仅有一手木匠绝活,雕刻技艺也非常高。
过去大户人家盖房讲究,房子砖墙、门窗都要雕刻上花卉鸟虫、珍禽猛兽,他雕啥像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同活物一般。盖房上大梁危险时时都会发生,他总是爬上爬下高空作业,手脚麻利。
不幸的是,1930年吉元五领着一帮人上大梁不幸意外发生,大梁歪倒把人砸死,吓的他外出躲避不敢回家,最后经过官司赔赏损失才算了断。从此日子过得清贫如洗,一辈子翻不过身。
梅家是吉家沟木匠世家。梅滚兄弟四个三个木匠,下辈叔伯弟兄10个都是木匠。那时有手艺人都不允许单干做私活。吉家沟4队木匠人多,为了给生产小队增加收入,曾组织他们到洛阳拖拉机厂做办公家具,工程完工生产队结帐领钱,他们只记工分。
改革开放后,彻底摆脱了大锅饭。梅运通到陕西耀县做木活靠精巧木工手艺发了财,现在在镇上开了一家具店当上了老板,一家生活顺心如意,一双儿女都是大学毕业,现在一家在陕西落户,彻底成了陕西娃。
泥瓦匠在吉家沟不司空见怪。现在出门打工的大部分从事建筑行业,泥瓦匠就更多起来。如今的泥瓦匠再不是过去只会小打小闹盖简单的农村土房土屋,全建成了高楼大厦。像吉丙跃、吉正新,成了建筑工程师,在工程建筑上能独挡一面。吉建军、吉建湖弟兄俩,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成立了自己的建筑施工队。还有的走出国门到安哥拉给外国人盖楼建厦。
几十年前,洛阳建筑公司的吉占国带领自己小兄弟,硬生生把偃师火车站给矗立了起来。以后每逢人们提起,都会说这是吉家沟匠人建的。偃师火车站成了吉家沟匠人的招牌和名片。

吉家沟匠人吉占国参与建设的偃师火车站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铁匠,吉家沟的铁匠在方圆附近,不但数量多而且名声大。祖祖辈辈以铁匠为生的太多了。过去国家一穷二白,机械化程度低,农民主要靠那点薄地谋生,生活非常清苦,最怕遇到天灾。一旦遭年馑,只有忍饥挨饿的份,所以农村信奉“学门手艺不压人”的古训。大人看打铁不错,等孩子渐大就托人让其跟师傅学艺,于是村里的铁匠就日渐多了起来。
有了铁匠手艺,只要大忙一过,或者遇到天灾歉收,就会在自家院子支起炉子叮叮当当敲打起来,或者背上铺盖去外谋生,好赖饿不死,还能有个活便钱。
铁匠学徒一般三年,没工钱只管吃喝。学徒耍不得奸猾,每天赤胳膊挽袖抡大锤,十八根肋子乱动弹,师付的小锤打那大锤打那,小锤高,大锤要狠使劲,小锤低,大锤要轻打,小锤快大锤跟着快。一天下来, 胳膊肿得老粗,吃饭端不住饭碗,手指捏不住筷子,晚上睡觉浑身疼痛翻不过身。为了学手艺啥苦都要吃,啥罪都能受。不辛苦学不来手艺。吉双来、吉秋来兄弟俩,1942年在山西、陝西打铁出了名,他俩所打产品供不应求,还有很多人慕名上门求购。
  
 吉家沟铁匠铺打出的部分生产工具
外出打铁不是都顺风顺水,受当地人歧视、欺负的事情时有发生。吉秋来早年在甘肃合水县火神庙村里打铁,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跟着打铁,还养活不了全家。最小儿子刚十岁出头,就给一姓白的地主家放羊。
一天,地主家的马和骡子相互厮咬,骡子从家里跑出跌到沟里摔死。白家硬说这事与秋来儿子有关,非要让赔他家的骡子。当时一匹骡子就是小户人家的全部家产,他们那能赔得起。
白家在当地有钱有势,秋来被逼无奈,只好去找县长吉清源,县长是吉家沟人,论辈份得给秋来叫叔。县长外出巡察,秋来就在县长必经之路上等。
当县长经过时,秋来不顾随从阻拦,一头迎上去。这时县长骑着高头大马,看到秋来赶紧下马,叫秋来骑上,县长牵着。此事传出,姓白的地主再也不敢提赔骡子的事了。当地人对秋来也刮目相看。 
民国时期,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不通火车,社会又比较动乱,拦路抢劫的比较多。为了行程安全,外出打铁一般都结伴而行,路上好有个相互照应。
有一年,吉武臣他们一帮子几十个人去山西打铁,走到一偏僻沟壕处遇到一伙强盗,持枪的站在高处,下来几个人逐一搜身,吓的他们浑身如筛糠谁也不敢反抗,乖乖地把盘缠让劫匪搜去。
外出好说,因为身上只带路上盘缠钱也不多,回来的时候身上装着一年辛苦的血汗钱,就需要格外警惕和小心。
有一年,双来在山西打铁,临近年关外边帐迟迟收不回来,错过了结伴回家的日期,要完帐只好独自一人往回赶。他一路沿黄河边走,山坡上有人在割草。
突然,一人手拿镰刀从山坡上跳下来,拦住双来的去路,威胁着让他把钱掏出来。过去人穿的是长袍马褂,双来很客气地对劫匪说,我有钱但都在内衣里,我的手冻僵了解不开扣,要劫匪帮助解。乘劫匪解扣之机,双来就势抓住劫匪的脖子按倒在地,抡起铁锤般的拳头,朝劫匪屁股上一顿狠揍,直打得劫匪嗷嗷大叫求爷告饶。


解放后,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铁匠只有老老实实在家务农,一手铁匠手艺无用武之地。上世纪70年代,村里为壮大集体经济,将这些铁匠又重新组织起来,盘了二三十个炉子。从此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热火朝天,打出的耙子、铁锨、锄头等各种农用工具,全部由县农资生产门市部销售,吉家沟铁匠美名又传遍全县。
如今,随着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发不了财,也饿不死人的铁匠行当了,铁匠越来越少,铁匠手艺也渐渐失传。

作者简介

吉瑞钦,河南洛阳人。当过兵,戴过大盖帽,从事过农业、林业以及统计调查等工作。

1988年至1989年宁夏大学中文系带薪进修两年。曾为巜内蒙古林业》通讯员、《宁夏日报》特邀记者、《中国信息报》记者,银川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通信兵《连队艺》发表处女作《我们哨所三个人》。

1989年开始陆续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近50万字,其中有多篇作品获奖,并收集于《银川文学丛书散文集》《银川晚报副刊作品精选》等。电视片《农村侦察兵》,获“1987年全区获奖好新闻”二等奖。

散文《吉家沟》获“2018年度世界文协吉春文学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铁匠 #铁匠手艺 ... 展开
谁是湘潭老铁匠铺的最后传人?
最后的铁匠摊
?国外铁匠世锦赛 全都是大师级的手艺
纪实《老手艺的新知音(三):最后的铁匠》
打铁匠的传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