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永修:唐河农民方清亮的汉画情结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唐河农民方清亮的汉画情结



作者 | 赵永修

原创 | 乡土中原

早就听说唐河县有个汉画像石收藏家方清亮。当走进方清亮位于该县源潭镇的家里,着实让笔者震撼了,给人的感觉好像走进了一个汉画馆,只看到屋子里、走廊边、地下室里摆满了汉画像石,有的实在无处放置,只好重叠起来。

在这些汉画像石中,每一块的图案都美轮美奂。观赏着这些汉画,似乎把我们带到了 两千多 年前的汉代,与古人进行着和谐的对话,同时也对方先生在汉画收藏和传拓技术方面所做出的成就心生感叹。

左二是方清亮。

方清亮1958年9月出生于南阳市唐河县源潭镇。改革开放开始时,他正好高中毕业,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还不太好,他也想出去闯荡一番。

在走南闯北之后,1978年,他在新疆打工期间,因为住在一位姓叶的老乡家里,而老乡是一位摄影师,他便跟着这位老乡学得了一技之长-照相。

后来方清亮回到了老家源潭,一方面能够照顾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自己的照相业务,开辟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1986年,在有经商头脑的父亲的建议下,方清亮回到源潭镇贷款租了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照相馆。

经过几年的打拼,方清亮的照相业务逐渐发展起来,业务量迅速扩大,成为唐河北部有名的摄影师,他也因此赚了不少钱,成为当地先富起来的那一少部分人。这个时候,方清亮在源潭镇上比较繁华的地带建了800多个平方的两层楼(包括地下室),他的摄影业务正在蒸蒸日上中。

读到这里,读者也可能会感到惋惜和遗憾了,因为我要记述一下方清亮在人生路上的一次大转折。令人们想不到的是,方清亮致富之后并没有继续积累更多的财富,而是以一己之力投身于对南阳汉画的收集、研究和保护、传播上。

南阳汉画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数量、造型及历史、美学价值都是首屈一指的,历来被国内外收藏家所追捧。南阳汉画馆是国内最大的汉画像石博物馆。

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推崇南阳汉画像,盛赞其为“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沈雄大。”他曾多次出资委托台静农、王冶秋搜集南阳汉画拓片。台静农、王冶秋托南阳地下党杨廷宾、王正朔、王正今、董作宾等搜集南阳汉画像石拓片。他们曾走遍南阳、新野、唐河、方城、南召、邓州等地,共搜集到汉画像石拓片241幅。

鲁迅先生计划将这些拓片结集出版。而令鲁迅先生感到遗憾的是,因为病情加重,直到先生逝世,他的愿望也未能实现。阴差阳错,一直到先生逝世51年后的1987年,北京鲁迅博物馆终于出版了鲁迅先生搜集的南阳汉画像拓片集。
方清亮的祖上曾收集有少部分汉画像石。十几年前,方清亮的弟弟方清刚告诉方清亮说,让他把能搜集到的汉画像石收集并保护起来,免得散落于民间的汉画像石受到破坏甚至流落海外,为国家为南阳的汉画像石保护尽一份力量。方清刚是一位汉画像石收藏家和研究家,在郑州工作,由于工作比较忙,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委托哥哥方清亮把这一重任担当起来。

对此,方清亮也早有这种愿望。方清亮也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由于一些人们对汉画像石缺乏认识,对它的文史价值缺乏了解,有意或无意中将珍贵的汉画像石做成了猪牛的食槽、柱础、铺路石等,甚至为了蝇头小利而卖给文物贩子,给这些不可再造的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挽救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已刻不容缓。

据方清亮介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9)与“东汉”(25~220)两个时期,合称两汉,历时400余年。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建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崛起。正是因为汉朝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至今,中国最大的民族依然叫汉族,使用的语言叫汉语,使用的文字叫汉字。

方清亮在唐河石柱山拓制岩画。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摩崖、宫殿、庙阙、祠堂、墓室等建筑物上的装饰性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春秋战国直溯三代乃至史前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精神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青铜器、南北朝石窟艺术以及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我国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区;三是川、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少量发现。前3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其中心绥德又位于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这些地区,都广泛分布着可供开采构筑墓室石材的山丘。

方清亮在拓制汉画。

南阳自古“既丽且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把南阳视为天下刘姓的始祖地,从而对南阳着意经营;整个西汉时期,被封在南阳的王侯有20人之多,著名的有冠军侯霍去病、博望侯张骞、新都侯王莽等。
东汉建国后,很多南阳出身的近亲和功臣得到重用,在32位开国功臣中南阳郡出生者占了13位,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军多出于南阳。“南阳帝乡多近亲”(《后汉书·刘隆传》)。东汉时期,与南阳豪族重臣联姻成为风尚,有五位皇后、一位贵人是南阳人,被封在南阳的公主有7人之多,另有25人被封为王侯。(参见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这使南阳获得了“南都”、“帝乡”的雅称,享有无与伦比的政治特权,也使南阳成为当时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规模都无与比肩的大都会。

政治地位的尊崇和经济的兴旺繁荣,也在画像石上铭刻下深深的烙印,表现出大气恢弘的风格和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南阳汉画像还具有国际著名的印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但就所处时代而言,南阳汉画要早一千多年。

方清亮认为,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他们的精神文化也亟待提高。由于他的弟弟从事汉画研究工作,再加上方家祖上就有收藏汉画像石的基础,就这样在2008年方清亮和汉画打上了交道。

方清亮在两岸四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会上展示汉画像,传授拓制技艺。

为了搜集散落于民间的汉画像石,方清亮走遍了南阳的山山水水,甚至涉足到南阳周边市及鄂北一带。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一些汉画像石在一些个人手里,人家不会白白地奉送给他。于是,方清亮只好出钱买过来。这些年来,方清亮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他无怨无悔。他说:“保护南阳汉画像石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钱花的值得。”

汉画像石毕竟笨重,不便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从而受到这一古老艺术的熏陶和启迪,制成拓片就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为了学习拓片技术,方清亮购置来全套工具,对着技术资料反复实验,仔细琢磨,由浅入深,还拜我国传拓大师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实践,终于能够拓出精美的汉画,并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术传承人。

如今在方清亮居住的院子里,到处都是跟汉画有关的物品,宣纸、原石、各种扑子。方清亮拿着扑子,在宣纸上轻轻扑打并上色,一幅威风凛凛的汉代白虎图很快就呈现出来。

他说:“这是缘分也很偶然,因为南阳汉画像好,吸引了我,我本人又是照相的,所以对造像艺术上也感兴趣。刚开始学的时候早上五点多就起来了,经常拓才能拓好,但是要达到精的程度,需要一辈子去学习。”

传拓技艺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让方清亮为之陶醉,拓片主要是在汉代出土的石画像上进行拓做,能生动再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现在是两大类,一个是画像石,可以拓成画拓片;另外是碑帖,它是字刻上的,写字的地方是白的,其它地方是黑的,这样字就出来了。”

方清亮不遗余力地展示汉画艺术,使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太平有象》、《汉龙王》、《鹤家欢》等作品多次在国外展出:“德国柏林,一个有学问的人去看,我教他拓,翻译给我说他说了,把他的儿子从波兰叫回来,也跟着你学学,按你们中国是属龙的,给我说明天给我儿子拓个龙。第二天果然他儿子就来了,因为喜欢中国这种文化。”

2017年,方清亮和家人一起将珍藏的六十帧拓片赠送给鲁迅博物馆,他说拓片艺术丰富了他的世界,每天都要拓上几个小时,经常和专家朋友们交流心得,不断超越自我:“所做的事感觉有意义,如果不是我搞拓片,我不可能走出国门,虽然我今年都60岁了,但是不服老,之所以这么努力,是想让世界更多人了解,叫他们欣赏这种汉画,更多地尊重它、学习它。”
方清亮在德国收徒。

方清亮在汉画像石的搜集、保护和传播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及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支持。源潭镇主要领导告诉他,镇政府准备在集镇上建一座展览馆,将他收集的汉画像石和拓片放到展览馆去,方便更多的人去参观,并与源潭镇悠久厚重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打造成源潭镇的一张熠熠闪光的名片。

唐河县人民政府领导也经常给予方清亮以鼓励和帮助,并已于几年前在县城主城区为他建立了工作室,使他的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当提到这一话题的时候,方清亮总是充满自豪,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

方清亮拓制的拓片被国家图书馆、韩国驻华大使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我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尼日利亚拉各斯孔子学院、尼日利亚中国商会总会、《冯友兰》专集摄制组赠送给哥伦比亚冯友兰的母校等权威机构收藏。其代表作《太平有象》、《汉龙王》、《鹤家欢》、《公孙龙》、《四灵》等于2012年11月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并收入《帝乡之花——中国南阳汉画120品》一书。
在2013年两岸四地非遗博览会上,他应邀现场演示传拓技艺,引起轰动。其作品《汉龙王》、《鹤家欢》被评为特别奖,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等主流媒体予以报道。
光明日报主办的《2013艺考报》刊登方清亮30余幅汉画拓片。《中华英才》海外版刊登方清亮作品《虬龙》、《朱雀》、《白虎》、《猩力》、《神人》。2014年应邀到澳门城市大学演讲。2015年应邀到德国、法国传承文化,并在德国收徒。2016年受央视诗歌晚会邀请展示汉画拓片,次日接受中央广播电台采访。,并受到文化部表彰。2017年应邀到日本大阪、京都等四座城市展出作品,促进文化交流。不再一一例举。

作者简介

赵永修,男,生于1953年10月,唐河县大河屯镇夏岗村人。1974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科,擅长作文教学,所辅导的学生作文有多篇发表于《南阳日报》、《作文指导报》等报刊,被作文指导报社聘为特约研究员。1980年代中期始从事业余创作,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获奖多次。2002年被县教委聘为新闻通讯员。曾编写《大河屯镇教育志》。2013年10月退休后,在《速读》、《南阳晚报》、《唐州风》、《石柱山》、《唐河文史资料》、《赊店春秋》、《宛东潮》等报刊及新媒体发表新闻、散文、民间故事等8万余字,参与撰写《大河屯镇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汉时期的建筑艺术
【红色记忆】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赵子文『党中伟』
河南南阳唐河县飞地“小郭庄”,跑进邻县社旗县
收藏汉画像石,收藏一部图像的两汉史
南阳汉画馆 许阿瞿观舞赏乐画像石与其他舞乐百戏画像石
史话石说——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精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