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忆,常忆炝锅面

今年春天,我带了几个朋友回老家,一来观光,二来品尝家乡美食。

这几个人为什么非得开车几百里跟我回社旗,一则是真吃货,馋。二则估计我的口才也可以,说的太好吃了,他们馋了很久了!

到县城我有点懵了圈了,虽说是父母之邦,我每次回家都是走外环直接回家了,县城不咋停留,停留也是目的地明确,或串亲或访友,很多年没有在城里闲逛过


突然把车开到城中心,我原有的自信瞬间崩塌,本来认为自己在这里上学好几年,老师熬走了好几茬,大街小巷都走过。这次我迷方向了!

只能怨开车的跑的太快,此公开车拐弯转方向都没给我打招呼,我咋知道这是到了哪外国?

还不能露怯,我主要带着几个人来吃炝锅面的,找到一家地道炝锅面,再去打卡胜地山陕会馆一转,下午就可以返程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儿,我要是没招待好,这个面子就掉地上摔个稀巴碎了!

我一边强作镇定指挥大家看一街两巷的古建筑,一边赶紧打电话找熟人咨询我们上次吃过的那家炝锅面具体在哪儿?

我忽然迷了找不到了,死要面子还不敢说自己压根就想不起来了。


朋友说了地方,我赶紧打开手机找高德地图,还好,我的自信心回来了,小德怎么指挥我怎么指挥,顺利找到那家炝锅面。

把车停妥当,把大家让进不大的饭店找个位子坐好,我长长的舒了口气,心里对高德地图千恩万谢!

为什么非得来这一家,根据吃过几次的经验,现在县城里的饭店很多都不好好发扬家乡特色,而是学着做了很多其他的,诸如兰州拉面重庆小面.

这些烩面拉面刀削面,基本谈不上正宗,无非邯郸学步,生意不知道咋样。

我说的那么好吃的吃了忘记姥姥家姓啥的炝锅面,正宗的就吃过这一家了。有点很久以前的味道。

之所以对炝锅面这么执着,也是因为那个一天到晚饿的前胸贴后背的高中时代,留下了巨大阴影吧!

那时候从来不担心吃胖,只要不瘦到飞起来就不错了!学校的伙食实在不忍多说,此处省略一万字!四个字,难吃死了!

那时候最大的改善生活就是到街上的小馆子吃一碗炝锅面了!


小馆子一般临着古旧的小街道,青砖地面,我梦里回去吃过千百次,从来不曾迷过路。

小馆子做饭的大锅对着大街,开着大大的窗口,一眼能看到案板锅台水池子。

到了喊一句师傅,来二两肉丝炝锅面!

只见掌勺的大师傅,开火捅炉子,把锅放在火上,倒点油,油热到冒烟,扔进葱花,肉丝,菜铲刷刷刷来回翻炒,还会有一团火苗忽地从锅里冒出来又瞬间熄灭,这些动作一气呵成。

再加入高汤烧开下面条,放青菜叶子。出锅时淋上麻油搁上点香菜,就是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炝锅面了。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容易饿,总是感觉能吃下一头羊,却是羊毛也吃不到的。

每次去吃炝锅面,我都想要四两的大碗面,想想兜里不多的钱,忍痛要了二两。

我的好友康同学和我一样,我们都是只要二两的,有时候会要一碗肉丝的一碗鸡蛋的,俩人来回换着吃,大师傅不嫌麻烦,一碗一碗给我们做。

现在想来如果是我,这样几毛钱的啰嗦生意我干不干,答案是,干!都是穷的掉渣儿都没多少渣可掉的人,多值得同情啊!

有次我和康同学又去吃炝锅面,碰到同班的华同学也在里边吃面。

我们去的时候她已经吃上了,康同学过去打了招呼,回来坐下的时候不无羡慕的说,人家有钱啊,吃的四两的!

这眼神儿,不亏是戴着眼镜的,一眼都看出是四两的面!

我俩小声议论了一下华同学为什么那么有钱,居然吃得起大腕炝锅面。

原来华同学在家是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孩儿,上边的几个哥哥有的已经成家工作了有的已经开始经商了,父亲还是退休的校长,这样的家世,当然吃的起四两的大碗面了!

我想着啥时候也能吃一次四两的大碗面呢?

机会竟然来了!

那时候,我其实每次从家带的钱并不少,我家也不是穷的吃不起四两的大碗面,有一个致命的原因是我喜欢买书,省吃俭用都买书了,有时候还出现过提前花光一个月的生活费的情况,我回家又不敢说增加生活费。


因为都是这个行情,一个月20块钱,我爹打听过了。有时候还会多给我几块钱,说回家的时候可以给奶奶带点儿点心。

我爹知道我的毛病,每次给我钱的时候都交代一句,花钱时候计划着点,别总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

我也很怕到月底没了钱,就想了办法,把钱换成一块两块的,分别夹在书里,这个方法能让我轻松支撑到月底

那次是到了期末,要把教室里的书全部整理一下带回家,我整理书的时候惊喜来了,一张崭新的两元纸币掉了出来。

也难怪,把钱夹在书里这个办法执行了快一学期了,难免有漏网之鱼。

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干脆把书从新有整理了一遍,几本厚书还哗哗啦啦又翻了一遍,奈何!惊喜只有一次!

一次已经足够吃一碗四两的炝锅面了!

同桌看到我忽然多出来两块钱也替我激动半天,赶紧约着一起去吃面!把书打成捆,放到宿舍!

我们俩急急忙忙出发了,路过学校的大食堂,闻着大食堂飘出的难闻的味道,看着一群同学在排队,我心里充满了同情!

后来离开家乡,出来上学工作,说起吃饭,回忆最多的是家乡的炝锅面,它价格亲民,汤香面滑顺,菜叶青翠欲滴,是那么温柔的滋养过我清贫的肠胃!

每次回家,最想吃的就是一碗炝锅面了,现在不分几两的面了,分大中小碗,那次去吃,因为提前点了一桌菜,面,大家都谦虚地说,中碗就可以了。

老板娘实诚,说,你们看看那个桌上,他们吃的就是中碗,大家一看,那也叫中碗,那分明是一盆面好不好?

后来听从老板娘建议,几个人要了一大碗,一大碗才十五块钱!老板娘周到的给了几个小碗让我们分着吃!

四个人吃的揉肚子打嗝儿!

故乡的炝锅面,又给咱们挣了面子,几位朋友都说,你们这里人真是实在!

作者简介:

张晓辉,社旗县兴隆镇罗庄村马庄人,妙龄大妈一枚,当年瘦小离家到大城市郑州谋生。热衷自主创业,匆忙半生,并无建树。白天忙生存,夜晚码文,感性和理性并存,一直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的苟且,但一定有诗和远方,一直坚信住什么房子不重要,和谁住一起更重要。坚持吃粗茶淡饭,过简约生活,写温暖走心的文字。


作者文章导读:

1、【亲情暖文】大伯

2、【他乡兴隆人】 那些年解过的馋,想想都能笑哭

3、那些年坐过的豪车

4、我的新年装,轰动过乡村时尚圈

5、那些年住过的豪宅

6、【清明专题】    那些年,那些花儿

7、母亲节专辑‖ 往后余生,把老妈当闺蜜

8、那时那年的高考,说多了都是泪

9、张晓辉‖我减肥路上的阻力,满满的都是真爱

10、张晓辉◇陪这位老人聊天,我发现了长寿秘诀

11、张晓辉‖那些暑假,放羊放牛也被放养

12、卖豆角卖鸡蛋,那个暑假我做了两次大生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故乡的温度
正味轩
杀馆子
老北京炸酱面,是将就还是讲究?
大碗臊子面卖7元,破烂小馆子顾客都是回头客,销量大面汤都黄了
炝锅面这样做太好吃了,一周吃7次都不腻,每次做一大碗都不够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