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
 
每年的正月十五谓元宵节或灯节,亦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春节的最后一个欢庆高潮。这天晚上无论是城市或农村,家家户户结扎彩灯,相互串连观赏,热闹非凡。

据说,元宵节源于汉朝。汉高祖死后,吕皇后勾结她娘家的兄弟及其侄子篡位,史称诸吕篡权。吕后死后,忠于刘皇朝的丞相陈平联合大尉周勃等人杀掉诸吕一伙篡权者,拥汉文帝刘恒为帝。当时正值正月十五日夜晚,举国上下点彩灯,悬社灯以示庆祝,欢庆粉碎诸吕篡权的伟大胜利。

此后,汉文帝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定为“元宵节",每年都要在这一天晚上张灯结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沿续至唐朝时,民间庆欢元宵节已达极盛。难怪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中这样写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稼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此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唐代元宵佳节灯火灿烂,游人兴高采烈,如痴如狂,络绎不绝,狂欢达旦情景的精彩画卷。可见当时的庆祝活动多么的盛大壮观。

从古到今,元宵节的习俗已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传统节日,每逄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民众都要举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一、闹花灯

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起源于西汉:西汉的武帝在元宵节前两天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送给他一张纸条,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五夜火,焰火通夜。”

汉武帝看罢纸条,吓得魂不附体,再也不能入睡,夜半就命太监击鼓上朝,汉武帝立即将梦中之事告诉满朝文武百官,并说长安城正月十五夜要遭天火烧毁,要求众大臣献计献策,采取消灾应对措施,避免天火灾难。

满朝文武官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并各有千秋,各执一词,各自为政,汉武帝一时也拿不定主义。

这时侍臣东方朔非常沉着冷静地说“:启奏皇上,小臣倒有一计,能保长安城安然无恙。”汉武帝一听,龙颜大喜道:“爱卿,快快奏来"。东方朔奏曰:“皇上容禀,火神爷降天火一般都在深更人静,人们入睡不备之时。我们可在十五日夜晚初更之时,提前在长安城内外,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皆悬挂红灯,燃放爆竹,点放烟火,造成长安城内城外火树银花,灯火辉煌,火球飞舞,炮声震天,再令全城男女老少穿街走巷,观灯,护灯,不让灯火熄灭,让灯一直亮到天明。这样以假乱真,可以让假象迷惑,瞒过坐在南天门督火的火神爷,以为长安城真的天火烧了一夜,真的烧毁了长安城。而我们则可以避免这场天火之灾。”汉武帝深知东方朔足智多谋,即传旨全国,按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这里夜里,全长安城灯火齐明,焰火凌空,结果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传旨以后的每年元宵夜,都要挂灯放烟火,燃放爆竹。

自此,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发展到唐宋时期,已达到了壮丽空前。南宋诗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写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車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元宵节灯会也日益隆重,场面也更加盛大壮观。在我国南方,制作花灯,更别居匠心,花样繁多,有纸糊竹扎花灯,有红、白萝卜雕刻而成的大公鸡、小白免、蝴蝶、金鱼、十二生肖形象及各种花卉灯。纸糊竹扎的,有传统的走马灯、荷花灯、孔雀灯、龙狮灯等。也有现代的火箭灯、飞机灯、体育灯等。

正月十五这天,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大门口、树梢、街头、巷尾、河岸、池塘边,处处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华灯绚丽,五光十色,美不胜收。而在我国北方,则有冰雕,冰灯观赏。经过精雕细刻的冰灯,冰人,冰山,冰兽等栩栩如生的活龙活现的形象展现,有力的突出了我国北方独有的瑰丽冰雕艺术情趣。

在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原大地,河南南阳一带,则流传着别居一格这样的习俗:十五晚上,各家用杂面蒸成灯馍(俗称“灯盏"),正中捏一小窝,插禾杆,棉花裹之,注满香油,以12个(闰年13个)放于神桌之上,象征丰收。在门墩、磨台、牛屋、鸡窝、牛车等处,亦放置灯馍,点燃后,到处呈现灯火通明,以示热闹吉祥,五谷丰登之意。等到夜深人静时,小孩们可以将别家门前等处燃毕之灯拿走,谓之“偷灯”,视为乐趣。

这里还有一个习俗,凡新婚者,正月十五这一天,岳父母必请女婿,闺女至自己家中度节,名称“躲灯”,实为赏灯。

二、猜灯谜

猜灯谜是随着元宵节闹花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艺活动。在古代,人们往往把谜语条贴在花灯上面。供人观灯时来猜,如猜中谜语,举办者将赏送礼品。南宋时就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人们将谜语写在花灯上,借以达到针砭时弊,讥讽歪风邪气的目的。到清代制谜猜灯谜已成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专好。当你阅读历史名著《红楼梦》时,你就不难发现,《红楼梦》中对贾府庆元宵,贾母,贾政参与宝玉和其姊妹们的制谜,猜谜活动的描写更显生动形象。

三、舞龙耍狮


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舞龙灯耍狮子的习俗,以正月十五起出灯,到十六日晚子夜前熄灯。古时的龙灯狮子分两种,一种叫“神龙”,一种称“神狮”,统称“庙灯”。古代农村周围二三公里就有一座庙,叫社坛庙,庙灯是为庙组织的活动,迷信色彩很浓厚;本庙区的庙灯必须在本庙区表演,必须途经本庙区居民户户门庭前,往往当庙灯经过各自门庭前时,各自首先在各自门庭设香案,摆祭品,放鞭炮,作揖打躬迎接,待迎接仪式结束后,“神龙”“神狮”才开始起舞。

舞毕,户主要打发红包,赠香烛,放鞭炮欢送。庙与庙之间的龙灯,狮子还常常进行表演比赛。比阔气,赛舞技。每条龙灯都有大鼓,大锣,大钹,大号和龙牙彩旗助威,狮子则另有小乐队伴奏。龙狮共舞,锣鼓喧天,一会儿金龙倒海,一会彩狮出林,龙逐火珠,狮滚绣球,场面非常震撼壮观。

建国后,舞龙灯耍狮子的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改掉了旧的迷信习俗,完全是以娱乐喜庆为目的。人们大多都是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避邪给来年带来和平安康的好日子。

四、吃汤圆

元宵节晚上除吃饺子外,还吃元宵,即汤圆。元宵节吃汤圆,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甜甜蜜蜜。

正月十五吃汤圆,民间是有这样传说的:唐代大将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为击退外来侵略,经常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不了汗马功劳,可从来没有在家安安乐乐地度过一个春节。

公元765年,他领兵镇守绎州,单骑进入攻击长安的叛敌首领口纥兵营进行劝降,说服了口纥首领反戈助唐,平息了叛乱。这时又正值春节,又未能在家过年,当他得胜凯旋回朝到达长安时,已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唐帝李豫满心欢喜,决定设盛宴做点特殊风味的奇异食品来招待屡立战功的郭子仪大将军,并传旨御膳房照办。什么奇异食品,厨师们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怎么做呢?接到“圣旨"后,厨师们吓得个个头上冒汗,这可是皇王圣旨,做不出来就等于违抗圣旨,是要被杀头的。

后来有一位老厨师在剥熟鸡蛋时受到了启发,心想:皇上经常吃御膳宴,用料不外乎鸡、鸭、鱼、肉、山珍、海鲜……之类,这些东西恐怕早就吃腻了,奇异食品可能就是奇异口味,无非改改口味,食品花样再翻新一番就行了,如果把白糖,红枣,核桃仁等拌上香油做馅子,用糯米粉包起来,做成圆形,象征团团圆圆之意,然后下锅煮熟,皇帝从来没吃过这些东西,一定会感到口味新奇,保证皇上喜欢,只要皇上喜欢,参加宴会的人都会跟着喜欢。

于是,在老厨师的召集下,厨师们七手八脚,一鼓气做出了上千个雪白雪白的小圆球。

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唐皇帝在皇宫举办盛大宴会,邀请郭子仪进宫赴宴。宴会开始后,厨师们把煮熟的圆球蛋端上桌,皇帝一看,碗里一个个圆溜溜的白蛋蛋,比鸡蛋小,比鸭蛋圆,从未见过,也从未吃过,急忙用筷子挟了一个往嘴里一咬,里面有红,有黄,又甜又香,连声赞道:“果真是奇异食品,别有风味,请,请……"

又面带笑容对郭子仪说:“老皇兄,你保国有功,这是我命御膳房特意为你做的奇异食品,说实话,这些食品今天我也是第一次尝到,老皇兄,请吧!”

皇帝越吃兴致越浓,边吃边说:“如今大唐盛世,国土完整,政通人和,百姓家家团圆,安居乐业,所以今天咱吃这奇异食品应该叫‘唐圆’。”

皇帝此言一出,参加宴会的武文百官顿时沸腾,齐声高呼:“此言极是,谢主龙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此以后,皇帝正月十五吃“唐圆”的事一传一,十传百,传遍了祖国大地,传遍了大江南北。

从此,过元宵吃“唐圆”就成了传统的习俗。因为这种食品是水煮的,而且带汤,有些人家还喜欢汤里面也加点蜂蜜或红白糖,故后来人们称谓它“汤圆”。

现代元宵节的娱乐活动,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特点,同时又弘扬了精神文明。元宵节成为我国除春节之外的又一个普天同庆,万民齐乐的节日。
 

作者简介:魏从廷,网名辰辰,河南省社旗县人,南阳市优秀教师,现已从校长岗位退休。70年代与文学结缘,有百余篇作品发表于市级以上文学刊物,报刊杂志及新闻媒体,并多次获奖。其中有作品曾在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大奖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并被编录《世纪烛光》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元宵节''
【QQ空间旧文】元宵ABC之A
木版年画中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今天又过元宵节
香港人怎么过元宵节?
上元:你的名字叫诗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