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鳖的人工养殖新技术
鳖的人工养殖新技术
       目前,人工养殖鳖的品种有黄沙鳖、杂交鳖、中华鳖、山瑞鳖、台湾鳖和从美国进口的佛罗里达鳖,主要养殖品种为黄沙鳖、杂交鳖和山瑞鳖。鳖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从10m2的水池至1hm2的池塘均可养殖。家庭小水体饲养鳖,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饲料来源广,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在城乡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及零星的小块土地,都宜建池饲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致富产业。

1 水池建造

饲养鳖的养殖池,面积从十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池深1.21.5m。养殖池一般分2种,即土池和水泥池。土池利用低洼地、小水坑改造而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缺点是排水不方便,水环境变化大,保水性差。水泥池多用砖石砌成四壁,混凝土铺底,排灌方便,保水性好。建造时池底铺成锅底形状,排水口设在池底最低处(有利于池底污物的及时排出,对养殖池水的水质调控起到重要作用),池面下50cm处设溢水口,池面砌飞檐,以防鳖爬出水池逃逸。在池顶搭建棚架,夏天盖遮阳布阻挡太阳直接照射水面,冬天盖塑料薄膜保暖。建好池后每周用清水浸泡池子1次,共泡2次。

2 放养前的准备

2.1 水池消毒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泼洒水池,用量为生石灰75100g/m2,漂白粉20g/m22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2 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透明度2040cm的河水、水库水、井水、溪流。

2.3 掩蔽物

鳖喜阴,有钻穴栖息的特点,所以池底铺垫除去石头的软泥或中沙供鳖栖息。

2.4 水面植物

用竹子围水面一角,放入水葫芦,覆盖面积为全池的30%,为鳖提供蔽荫场所。

3 苗种放养

3.1 苗种质量鉴别

放养的鳖苗应以出壳710d,规格58g左右为宜。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畸形,体色鲜丽,体表富有光泽,无伤、无白点,无悬浮水面现象,翻爬及游泳迅速。

3.2 放养密度

饲养鳖苗的方式分为常温饲养和加温饲养两种。常温饲养的鳖苗生长期较短,很快进入冬眠,因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入秋后加温饲养鳖苗,由于技术条件和温水供应量的不同,放养的密度不尽相同。一般放养密度参见表1

1 鳖苗放养密度表

时间        体重(g/)    放养密度(/m2)

78         58             2025

910       1025           1520

1112       5070           1015

翌年12   100120            78

备注:在微流水的条件下,放养密度可增加20%

3.3 苗种下池

放鳖苗前,须确认消毒水池药物毒性已完全消失。鳖苗如经长途运输,要用浓度为30g/L的盐水浸浴510min再下池。苗种下池后,每50kg饵料拌25g土霉素,每天喂2次,连喂3d,以增强鳖苗抗病力,预防疾病。

3.4 苗种培育

为保证成活率,购回的鳖苗规格在550g之间的必须在小水池进行培育,不能直接放入大池或池塘。小水池面积几平方米至十几平方米,一般水深3040cm,此时可投放水葫芦,池底2/3面积铺垫软泥或中沙。这一阶段主要以水蚯蚓、人工全价配合稚鳖料投喂。

4 成鳖养殖

成鳖养殖目前有自然养殖法和加温养殖法。根据市场需求,绝大部分养殖户现采用自然养殖法。虽然该法受水温影响大,年生长时间短,养殖周期长(养到商品规格需2),但养成的商品鳖肌肉结实,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商品价格高。

鳖苗当年经过几个月的养殖,体重基本超过50g11月份水温降到20℃时停止摄食,水温降到12℃时钻入泥沙中冬眠,第23月中旬,水温达到15℃时开始复苏,4月上旬水温22℃时开始摄食,然后逐渐转入正常生活。此时,鳖苗已长成幼鳖,须进入成鳖池进行养殖,成鳖池面积20m2100m2不等。放养密度根据水池面积大小决定,面积在2050m2的,放养密度为23/m2,面积在50m2以上的,放养密度为56/m2,视养殖条件、技术水平酌情增减。成鳖池一般水深70100cm,此时水面投放水葫芦,池底1/3面积铺垫软泥或中沙。这一阶段主要以人工全价配合成鳖料、鱼、动物下脚料投喂。

5 日常管理

5.1 巡视

每天早晚、投饵前后巡查鳖池,观察鳖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上午投喂前清除食台残饵,清洗食台。及时捞出鳖池中的死鳖、病鳖。

5.2 投饵

鳖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可全程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在40%45%之间。投饵须做到四定原则:①定时,摄食季节每天80090017001800投喂。②定位,每次固定在水池某一地点投喂。③定量,每日投喂的配合饲料量占鳖体重的2%3%左右,鲜活料占鳖体重的5%8%左右,根据水温、天气和实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投饵后23h吃完为宜。④定质,所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营养丰富,不投喂变质饲料。

5.3 水质管理

①水位长期保持稳定,不大起大落。②池面1/4面积种植水葫芦,净化水质。③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40cm,注意更换新水,先排后进,保持水质清新。每次排换原池水1/51/4的水量。也可采用微流水方法,新水从池面流入,旧水从池底排出,控制日换水量为池水的1/20。④每15d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为2030g/m2,主要起到消毒水体和提高水体pH值的作用。

6 越冬管理

鳖的抗寒能力较强,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冻死,但是适当保温越冬可以提高鳖苗的成活率和产量。越冬的方法主要是池面盖塑料薄膜大棚,池底铺垫10cm左右的细软泥沙。10月初至12月中旬以前、翌年3月中旬至4月底,盖棚后水温保持在22℃以上,鳖仍摄食,日投饵次数由每天2次改为1次。12月底至翌年3月初则打开薄膜使水温降下来,让鳖自然进入冬眠。这样,减少了冬眠时间,增加了生长时间,大大提高了鳖苗成活率。

7 疾病防治

鳖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些疾病,以下是常见疾病及具体防治方法。

7.1 腐皮病

50g左右的鳖易患该病。病鳖四肢、颈部、裙边的皮肤糜烂脱落,患部组织坏死并产生溃疡。该病主要由气单胞菌引起,死亡率不高,约为10%左右,但由该病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如红底板,烂颈病)的死亡率则很高。防治:(1)降低水体透明度,防止鳖互相厮咬。(2)全池泼洒强氯精15.0ppm,连用3d(3)全池泼洒呋喃唑酮10.0ppm(4)投喂磺胺类药或呋喃唑酮,每kg鳖体重喂0.2g,连喂6d

7.2 疖疮病

鳖感染此病较多,死亡率较高。发病初期背甲或腹甲上有一芝麻大小的黄白脓白,然后浓点逐渐扩大,有花生粒大小,病灶处隆起,用手挤压有腥臭味黄色内容物,严重时穿透背甲,引起并发症,最终造成死亡。部分鳖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病灶会逐渐收缩愈合,最后留下一个凹陷的疤痕,但会影响鳖的品质。防治:(1)池底不应用含大颗粒的沙石作为底质。(2)定期泼洒强氯精,每周1次,用量为1.0ppm(3)定期投喂土霉素,每月1次,每千克鳖体重喂0.15g,连喂6d作预防。(4)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

7.3 累枝虫病

该病为寄生虫病,各种规格的鳖常年可感染此病,肉眼可看到鳖体四肢凹处、脖颈、背甲附着着绒毛状的丝状虫体。该病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由该病引起的继发性疾病(腐皮、白斑、疖疮、红底板、大脖子病)可使死亡率大大增加。因为鳖体表皮被虫体破坏后,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导致各病的发生。防治:第1d1.0ppm的硫酸铜和0.4ppm的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第3d和第7d用同样浓度的铜铁合剂各泼洒1次,基本上可全部杀灭。

7.4 萎瘪病

患此病的鳖基本上是稚鳖和幼鳖,患病后100%死亡。鳖体全身柔软,身体瘦弱萎缩,全身骨骼外凸,裙边薄而下垂。防治:(1)投喂适口饵料。(2)同池鳖苗规格不应相差太大。(3)不宜和抢食凶猛的中华鳖或鱼混养。

7.5 气泡病

患此病的鳖全是稚鳖和幼鳖,发病时间多为春夏之间,病鳖脖颈、四肢皮肤胀起透明气泡,鳖体偏瘦。该病主要因为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引起。防治主要采取换水和更换底质。

7.6 红底板病

患此病的鳖大部分是成鳖,发病时间多为夏秋之间,死亡率高。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块,严重者溃烂。背甲、腹甲出现糜烂状的增生物,溃烂出血,病鳖口、鼻发炎充血。解剖病鳖,可发现舌呈红色,咽部红肿,肝呈黑紫色,肝脏、肾脏严重病变,肠充血、无食物。病鳖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短,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防治:(1)预防采用每15d全池泼洒强氯精1次。用量为1.01.2g/m3(2)每千克病鳖可用2×105IU的硫酸链霉素进行注射,每天1次,3d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可治愈少部分病鳖。(3)投喂新鲜饵料,及时清除残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鳝养殖用水池,池塘,稻田养殖哪个养殖效益高
山东微山县鳜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黄沙鳖高效养殖技术
青蟹养殖病害防治及养殖技术要点 _渔业_山东三农网
塘鲺苗种培育技术
怎么养青虾预防青虾疾病_畜禽药水产药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