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源农药印楝的发展与应用

植物源农药印楝的发展与应用

  一、植物源农药印楝的发展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以来,就与病虫害进行着不懈的斗争。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治螟治蝗;公元前300年左右开始应用农业技术和矿物药剂防治害虫;1600多年前就开始搞以虫治虫;在第6世纪对选择抗虫品种、轮作和种子处理方法也有了认识。用植物来杀虫,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20世纪40年代,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仍是防治害虫的有力武器。随后有机合成药剂大量问世,由于其具有防效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限制较小、适宜于大面积使用等优点,被大量使用。农药的发明和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被称为农业生产的一次革命。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约1.8~1.87亿hm2次,施用农药的面积为1.53亿hm2次左右,挽回国家粮食损失200~300亿kg。如有机氯农药曾在中国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产量一直占中国农药总量的50%左右,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现DDT、六六六等一些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和生物体内具有富集作用、残留积累,以及若干有机氯农药的高毒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人们才意识到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一是害虫和病原菌不断产生抗性;二是化学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大量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主要病虫再猖獗,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三是污染大气、水域、土壤等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了“公害”;四是由于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增强,农药的施用次数增多,用量加大,防治成本提高。这些问题已引发了严重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寻找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品,农药科学工作者开始努力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药剂,朝着超高效、无残留、无污染的新目标奋进。在这一转变中,人类寄希望于在自然中寻求天然的抑制有害生物的物质,而无公害植物源农药则引起这些学者和专家的兴趣。1996年许多国家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作出承诺:“21世纪初,植物源农药要占全球农药总用量的60%”。这足以说明植物源农药将是未来农药生产的发展趋势,已拥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极广阔的市场前景。

  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人类从2000种植物中已筛选出97种以上的植物,害虫食了它们的提取物表现有拒食、驱避、阻碍生长发育、忌避产卵、不育以及触杀、胃毒作用。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其重点已不再是从植物体寻找能够对害虫产生触杀或胃毒作用的毒性物质,而是寻求植物产生对害虫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如有拒食作用、阻碍生长发育、抑制蛹发育和羽化、不育作用,包含干扰雌虫性信息素分泌、干扰交配、驱避产卵以及影响卵巢发育的次生化合物、它们既能有效抑制有害生物,又对高等动物安全,对益虫和天敌昆虫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符合人类发展现代农药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由这些特异性次生物质制作的植物源农药是一类“环境和谐相容农药”。

  植物源农药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烟草、印楝、除虫菊、苦皮藤、万寿菊、银杏等。据调查,在世界上大约1600种有杀虫作用的植物中,印楝是最有前景的。印楝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潜力的杀虫植物,以其应用范围广、杀虫效果显着、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和易提取等特点,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重视的杀虫植物。

  印楝属楝科,原产印度和缅甸。树体高大,枝叶茂密,花白色,甜香,果实黄色,长约2cm,果肉味甜,果核内含1粒种子,3年至5年生为初果期,10年生左右为盛果期,每株产果可达20~50kg,结果期长达200年以上。一般生长在海拔700m左右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印楝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缅甸等干旱地区。在20世纪20年代作为干旱地区防治沙漠化树种被引种至非洲等地,20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它具有杀虫功能,以至印楝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重视的杀虫植物之一。目前,对印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提取物的防虫治虫效果试验、繁殖栽培技术、植物农药及医药保健品的研制生产和利用。印楝产品生产(主要是印楝农药)还处于起始阶段。美国的印楝农药生产发展最快,产品最多;其次是德国、印度、澳大利亚。

  印楝在中国无自然分布。1986年由赵善欢教授从非洲多哥首次引入中国,在海南万宁县试种获得成功。1995年中国林科院昆虫所赖永祺研究员从印度引入印楝种子,试种于干热河谷地区元江、元谋两地,到1999年,印楝已开花结果,种子具有正常生活力。引种结果表明,印楝在中国干热河谷地区引种已获成功。很多地州引进印楝试种,至1999年底,在云南省玉溪、楚雄、红河等地种植面积约233.33hm2。云南省已将印楝列为植物资源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在产品加工方面,云南、广东等地已开始筹建印楝农药生产厂。

  二、印楝杀虫的有效成分和性质

  印楝全身都是宝。在印度,印楝是着名的“乡村医药”,用其防虫治病有近千年的历史。研究发现,印楝含有60多种药用成分。

  印楝杀虫的有效成分是以印楝素为主,其分布于印楝种子、树皮、树叶等部位。印楝种子是制备无公害植物农药,防止化学农药污染的最佳原料。印楝素主要为三萜类物质,与类固醇、甾类有机化合物等激素物质结构相似。印楝素对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抑制功能,而且不伤天敌,对高等动物安全。因此印楝素被公认为开发最为成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源农药,是最适用于作物整体管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一项植保措施。用3%印楝素稀释1000~3000倍液,可用于防治蔬菜上许多难于防治的重要害虫,如温室白粉虱、小菜蛾、蚜虫、叶螨等。

  印楝提取物除了对害虫、害螨具有抑制作用外,也对植物病原菌、线虫有抑制作用,印楝制剂(TRilogy和Triac

  90EC)用于防治果树和作物的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

  三、印楝提取物的杀虫作用机理

  印楝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在结构和成分上与昆虫体内许多激素类物质相似。当害虫吸食这些印楝活性成分后,自身体内激素平衡被破坏,内分泌系统运转失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失调,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功能紊乱,以致生殖功能丧失,不能繁衍后代,最终使昆虫群体数量下降。例如,印楝活性成分Azadirachtin、Salannin和Nimbin都具有三萜类物质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与昆虫体内的某些激素荷尔蒙结构相似,当这些活性成分进入昆虫体内后,许多昆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类物质的产生和释放被抑制,作为替代品,这些“模拟的荷尔蒙”参与了昆虫的新陈代谢活动,使昆虫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四、印楝杀虫作用的主要方式

  印楝提取物抗虫活性成分多,而且结构不相同,在不向情况下对不同种类害虫的抗虫作用方式也不同。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使害虫对植物产生厌恶和排斥感

  例如,稻株用3%印楝油超低容量喷雾后,其上褐飞虱成虫的降落数量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嗅觉忌避作用,昆虫拒绝与处理后的稻株接触。

  2. 阻止或降低雌虫产卵

  印楝油、印楝叶和种核提取物对某些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如棉铃虫、丝光绿蝇和豆象的雌虫产卵有驱避作用。

  3. 阻碍害虫取食与正常发育对鳞翅目害虫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莱粉蝶幼虫的口器上有对印楝素敏感的感觉器,其拒食原理为印楝素不断激活了昆虫下颚栓锥感器的厌食神经原,而且还抑制了引起食欲的神经原的信号发放。

  用不同浓度的印楝衍生物处理幼虫,能导致幼虫蜕皮延迟,蜕皮不完全(畸形)和蜕皮时死亡。如将印楝素(0.75mg/kg体重)注射到美洲大蠊的一、二龄若虫体内,可见若虫蜕皮畸形。浓度更高可使若虫全部死亡。研究还表明,印楝提取物可抑制和破坏害虫成虫、若虫、卵和蛹的生长发育。如印楝素对某些半翅目昆虫可单独表现出保幼激素或蜕皮激素方面的效应,将印楝素通过血液饲料导入吸血蝽四龄若虫体内,用同样的方法导入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可见其能抵削印楝素的作用。对其机制的研究表明,印楝素首先影响昆虫的中枢神经及其内分泌系统,干扰某些调节蜕皮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传递介质,干扰大脑神经肽的生成,从而抑制了昆虫的生长发育。

  4.使昆虫成虫产卵力下降并使卵不育

  用6%的印楝油处理稻株,白背飞虱和二点黑尾叶蝉的产卵量大大降低,且所产的卵不能孵化。对印楝素干扰产卵的毒理研究表明,把印楝素注入羽化后2~10天热带飞蝗雌虫的体内,卵包囊的生产受到抑制。这主要是印楝素阻止了保幼激素的产生,从而阻止了脂肪体内卵黄蛋白的合成和卵的生成,也有可能是通过激素控制,干扰了卵黄原蛋白的结果。此时正值卵子发生末期,处理雌虫的卵巢中蜕皮激素浓度比对照大大的下降,这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受干扰的结果。因此,印楝素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了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卵黄原蛋白的产生,从而减少了卵的生成量。

  此外,印楝提取物还可通过毒杀成虫、若虫,破坏昆虫的交配及异性间的联系,引发昆虫新陈代谢的变异及抑制害虫几丁质的形成等,从而降低虫口密度。

  五、印楝的加工制作

  最普通的古老的方法是从植物体内提取直接对有害生物具有抑制活性的次生物,一般称为“土农药”。现代应用高科技手段提取、加工、检测、注册成为企业标准的商品化农药。如美国Thermo、Trilogy公司生产的AzaitinX1Plus3EC(3%印楝素乳油)。

  六、印楝的多功能用途

  印楝可提供医药、农药、肥料、土壤改良物、化工原料多种用途,它的叶子和种子除具有杀虫杀菌功用外,还有抗皮炎、牙周炎、利尿等作用,可用于制备治癌、抗炎、驱虫药物。在印度几个世纪以来,印楝枯饼一直被用作土壤增肥剂,由于含氮量高,可部分代替氮肥,且含硫量高,有熏蒸消毒作用,对一些土壤害虫有杀虫驱虫效果。将它施于花圃、菜地,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一些研究证明,有印楝枯饼和有机肥的混合肥比单独使用有机肥能使作物产量提高一倍。

  七、印楝的安全性

  从上面的描述,已可看出其安全性。尽管如此,按农药管理的要求,在办理登记注册过程中,仍需完成毒理学医学资料及生态资料。

  尽管印楝本身十分安全,但对于生产企业,从收购印楝果实到干燥、贮藏、提取、加工成剂型的过程中,对可能影响产品毒性的几种易变因素必须严加控制。如提取物的自然类别,种核提取中三萜类、柠檬素类的比例,污染的提取物可能产生的黄曲霉素,以及溶剂的毒性等。

  对环境生态方面的测定表明,印楝素对天敌昆虫茧蜂、七星瓢虫、蜘蛛、蚂蚁、蜜蜂、鸟类都是安全的。

  八、印楝产业化前景及建议

  世界上大约有1600种有杀虫作用的植物,印楝杀虫谱广,杀虫效率高。它通过影响昆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新陈代谢,改变昆虫体内激素平衡,破坏了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此外,它还通过影响昆虫变态和使昆虫不育等多种方式杀灭害虫,对环境无污染,对害虫天敌安全,且害虫不易对它产生抗性,完全符合综合防治的要求。因而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未来许多合成农药的理想替代品。印楝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其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美国印楝农药生产发展最快,产品最多,获利最大。而中国引种印楝的时间还不长,研究不够深入,也还存在种源混乱,无统一发展规划等很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各科研部门、科技工作者应广泛加强联合,协作攻关,尽早开发和广泛应用植物源农药印楝,这将会为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保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能杀虫的植物,你认识几个?
生物农药的种类与应用
与自然共生的朴门技术|害虫防治:管理吸吮害虫
植物源农药价值远被低估,看全球商业化最成功的植物源农药
干货来袭
《走进农药》生物农药印楝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