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姜栽培技术

生姜栽培技术

 

生姜又名薑、姜、黄姜、蘘荷科。生姜以肉质根供食,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外,还含有姜辣素、姜油酮、姜烯酚和姜醇等,因含有特殊的香味,可做香辛调料。亦可加工成姜干、糖姜片、咸姜片、姜粉、姜汁、姜酒和糖渍、酱渍,除此以外还可作香料和药材。姜有健胃、除湿、祛寒的作用,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发汗剂和解毒剂。

1生物学特征特性

  生姜不用种子繁殖,而用姜块繁殖,所以没有主根,属浅根性作物。生姜种植以后,从幼芽的茎部发生数条不定根,其上发生若干条小侧根。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还可从姜母和子姜上发生若干条肉质根,这些肉质根也具有一定吸收能力。生姜的茎分地上茎及地下茎两种。

  1.1地上茎:生姜的地上茎直立,高60~100厘米。地上茎中有的品种分枝数少,茎秆粗壮,称疏苗类型,有的品种分枝数多,茎秆较细称密苗类型。

  1.2地下茎:生姜的地下茎称为根茎,既是产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根茎的形成过程是:当种姜发芽出苗后,逐渐长成主茎。随着主茎的生长,主茎基部逐渐膨大,形成一个小根茎,通常称为“姜母”。姜母两侧的腋芽可继续萌发出2~4根姜苗,即一次分枝,其基部逐渐膨大,形成一次姜块,称为子姜。子姜上的侧芽继续萌发,抽生新苗,为第二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二次姜块,称为孙姜。如此继续发生第三、第四、第五次姜块,直到收获为止,便形成了一个由姜母和多次子姜组成完整的根茎。在一般情况下,生姜的地上部分分枝越多,地下部分姜块也越多,越大,产量也越高。生姜的叶披针形,互生,叶片下有革质的叶鞘包着茎部,叶片与叶鞘相连处有一孔,新生叶从此孔抽出。生姜要求温暖的环境条件,在16℃开始发芽,22—25℃条件下发芽较快,30℃以上发芽虽快,但芽子细弱。茎叶生长期以25~28℃为宜,白天最好保持20—25℃,夜间保持18℃,昼夜有一定温差,有利于物质的积累,15℃以下姜苗基本停止生长。生姜生长喜阴不耐强光,姜苗在高温强光条件下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叶片中叶绿素减少。但连续阴雨,光照太弱对姜苗不利。生姜发芽阶段及根茎在土中膨大需要黑暗。根茎的形成与日照长短要求不严,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为好。生姜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良好、便于排水的土壤。在沙性土中栽培,生姜发苗快,保水保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产量也较低,但所产的生姜光洁美观,含水量少,质粗味辣,姜的晒制率高。粘性土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产量也较高,但含水量多,质细嫩,味淡,姜干晒制率低。生姜喜微酸性土壤,以pH5-7的范围内较好。生姜属浅根性植物,吸水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生姜对肥料的要求以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居第三位。

2生姜的栽培技术要点

2.1选用优良品种:根据植株形态和生长习性,姜可分为疏苗型和密苗型两种类型。①疏苗型: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叶深绿色,根茎节少而稀,姜块肥大,多单层排列,是目前出口的主栽品种,如莱芜大姜、莱州大姜等品种;②密苗型:长势中等,分枝多,叶色绿,根茎节多而密,姜块多数,双层或多层排列,如莱芜片姜、浙江红爪姜等。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销对路的品种。

2.2合理安排栽培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生姜生产,一般春季播种,霜前收获。由于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须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确定姜的播种期应考虑以下几个条件:①根据发芽所需的温度,应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②根据姜的生长习性,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需有135—150天的适于姜生长的时间;③要把根茎生长期安排在气候最适宜的月份,尤其是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有一定日数的最适宜温度。

根据烟台的气候条件,生姜一般于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发芽慢,播种过晚,则生育期缩短,降低产量。烟台属于滨海地区,春季时常出现“倒春寒”现象,在温度持续回升过程中,突然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天气,使刚播种后的种姜受冻,影响出苗和产量。因此,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前,在田间覆盖地膜或在播种沟内撒一层碎草,提温、保墒、防寒。

2.3优选种姜、培育壮芽:应在前一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上选留种姜。收获后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无腐烂、无损伤、未受冻的姜块做姜种贮藏。姜在播种前应先进行催芽。幼芽是幼苗生长的基础,培育壮芽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壮芽的形态特征是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的形态特征是芽身细瘦,芽顶细尖。

培育壮芽的过程是:①晒姜困姜:播种前1个月左右,取出姜种,用清水洗净泥土,选晴天,将姜种平铺在室外地上晾晒1~2天,夜晚收进室内防霜冻。通过晒种,可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并减少姜块中的水分,防止腐烂。晒种1-2天后,再把姜块置于室内堆放3-4天,姜堆上盖上草帘,进行困姜,促进种姜内养分分解。经过2-3次反复晒姜困姜后,便可催芽。姜易受姜瘟病、炭疽病等重茬病害危害,所以在晒姜困姜的过程中,应严格淘汰干瘪、瘦弱、发软、肉质变褐色的姜种。②催芽:催芽的方法有许多,如火炕催芽、温室催芽等。土炕催芽:就是利用农村的土炕进行催芽,先在炕上铺一层麦秸,厚10厘米左右,麦秸上再铺2-3层纸,将姜种一层一层地平放在纸上,堆放厚度60-80厘米。种姜排好后,让其散散热,然后再铺一层10厘米厚的草,最上层加盖棉被保温。催芽温度可通过土炕加热或揭盖覆盖物来调节;  温室催芽:先在篓筐内四周铺放3-5层纸,将姜种头朝上一块一块摆放于蒌筐内,堆放3~4层,再盖上3~4层纸,把蒌筐放入温室内,保持适温催芽。不论采用哪种催芽方法,温度均应掌握在22~25~C之间。温度超过28%,虽发芽迅速,但芽瘦弱、徒长;温度低于20~C,芽虽粗壮,但发芽时间长,影响播种。一般待姜芽生长至0.5~1厘米时,即可按姜芽大小分级、分批播种。

2.4整地施肥:生姜发芽期由种姜供应营养,幼苗期生长缓慢,需肥较少,“三股权”以后需大量养分,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88%。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以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氮(N)、磷(P205)、钾(K:O)的吸收比例为1:0.5:2。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生产1 000千克生姜产品,需吸收氮(N)5.76千克、磷(PzO,)2.54千克、钾(K2O)11.47千克。施肥时应根据生姜需肥规律、土壤总养分和肥料效应,按照有机肥与无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生育期长,必须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风化土壤,翌年春耙细耙平。结合翻地,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 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或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 000千克、草木灰150千克做基施。基肥施入后整地,可做成平畦,也可开沟待播。采用沟播,沟距为50—55厘米,沟宽25厘米,沟深10~12厘米。

2.5播种:应选择晴暖天气播种。①掰姜种: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75-10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保留1个肥胖的幼芽。结合掰姜种,应再进行一次精选种芽,剔出芽基部发黑、或姜断面变褐的姜块。②浇底水:姜出苗很慢,土壤缺水会影响出苗,因此一定要浇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③排放种姜:底水渗下后即可排放姜种。有平播法和竖播法两种。平播时,将种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竖播时,种芽一律向上播种。④覆土:随播种,随用细土盖在姜芽及姜种上,播完后覆土4-5厘米厚。覆土太厚,地温低,发芽慢;覆土太薄,则表土易干燥,影响出苗。⑤播种量:每(亩)用种量为400-500千克。种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壮、产量越高。因此,种块应尽量大些。⑥播种密度:一般每(亩)保苗5500株左右。

2.6田间管理

2.6.1追肥:生姜很耐肥,在生长期中追肥2-3次。追3次肥的可在冒芽、“偷姜”及拆棚时进行。追2次肥在“偷姜”及拆棚时进行。冒芽及“偷姜”期间施肥的目的,在于促进地上部分生长,拆棚时施肥主要是促进姜块膨大。一般每(亩)用硫酸铵25~30千克或人粪尿 l 500-2 500千克。根据传统经验认为,栽生姜以菜籽饼或豆饼肥效完全而持久,尤其是饼肥。追肥的种类还与产品用途有关,如用来作干姜的,在生长期中应多施草木炭;用来作为菜用嫩姜,则应多施氮肥。无论何时,生姜忌用新鲜黄粪和马粪,否则病害严重。

2.6.2灌溉和排水:在播种后出苗前要保持干燥,以提高土温,加速出苗。从出苗至收获前,土壤不宜过干,以免影响产量。在梅雨季节应该注意排水,立夏以后,特别是立秋至秋分,生长最快的季节,每天灌溉一次,灌溉时间应掌握在天凉、地凉、水凉时进行,以浇深浇透不积水为原则。

2.6.3遮阳:生姜喜温,不耐强光和炎热,夏季必须适当遮阳,才能生长健壮。遮阳方式有下列几种:①间套作遮阳:宜兴将百合与生姜套作,利用百合植株为生姜适当遮阳,也可在丝瓜棚下种几行生姜。②搭棚遮阳:江淮流域在6月中旬以后,应及时搭平顶棚遮阳。棚高l米左右,顶上夹放麦秆或油菜秸遮阳。棚架不能过低,麦秆、油菜秸等遮阳物铺得不能过密,否则植株容易徒长,地下茎瘦弱不能丰产。处暑至白露间气温已凉爽,应及时拆棚。③插姜草遮阳:在山东及苏北地区用此法,按东西行向种植生姜,在行的南侧距姜行15厘米左右开小沟,插短芦苇、树枝或麦秆等,交互编织成花篱状,高40-50厘米。插姜草和拔姜草的时间与搭棚、拆棚时间相同。此法适于苏北、淮北地区。

2.6.4中耕、培土:生姜中耕除草很重要,姜农称“九锄棉花,十锄姜”。生姜每月要中耕一、二次,常和灌水、施肥、培土结合进行。小暑和大暑之间撩沟培土能降低土温,有利于姜块的形成,最好分次培土,每次培土3-6厘米,以防姜块外露,降低品质。经过培土的姜块皮薄、节长、品质好。也有采用地面铺草来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度。

2.7病虫防治:生姜生产中常发生、造成生产损失较重的病害主要有姜瘟病、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是姜螟。

2.7.1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在各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该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地下茎或根部。一般在贴近地面的地下茎先染病。肉质茎受害,初成水渍状,黄褐色、无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腐烂,仅留皮囊,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恶臭的汁液。根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黄褐色,最终腐烂。地上茎受害呈暗褐色,内部组织腐烂,仅留纤维。叶片受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直至全株下垂死亡。防治措施是:①农业措施:从无病田留种或精选姜种;因生姜瘟病原菌可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病的重要途径,对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2-3年以上才可种姜,其前茬应为新茬或粮食作物或葱蒜茬最好。而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特别是前茬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不宜种植生姜。②种姜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5 000倍液浸种48小时后播种。③药剂防治:出现中心病株后,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47%J~I瑞农可溶性粉剂750倍液或50%代森铵1 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250毫升,隔10-15天一次,连续3-4次。

2.7.2叶枯病: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叶上初生黄褐色病斑,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全叶变褐枯死。防治方法是:①农业措施:与禾本科或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l:200波乐多液喷洒姜株,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7.3斑点病:姜斑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斑黄白色,棱形或长圆形,长2-5毫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故又名白星病。防治方法是:①农业措施: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7.4炭疽病:姜炭疽病也属真菌性病害,危害叶片,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出现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玉斑,后向下、向内扩展椭圆形或棱形至不定形褐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数个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呈现小黑点。防治方法是:①农业措施:避免连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收姜时,彻底清除病残物。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2.7.5姜螟:(玉米螟)5LnL{钻心虫,其食性很杂,以幼虫危害地上嫩茎为主,还可转株危害。药剂防治方法是:可用52.25%农地乐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 000倍液喷雾,lO天一次,连续2~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生姜的栽培
什么样的姜可以当做种植姜-天涯问答
生姜栽培种植技术与品种类型
生姜的田间管理?
以下就是生姜高产栽培技术详解,赶紧来看看
生姜的主要栽培技术,你都知道吗?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