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军:关于专车发展的两个问题和几点建议 丨 聚言


日,一篇名为《曝专车新规下周公开征求意见》的文章(以下简称《意见》),我阅读后思绪万千,为职能部门的专业程度感到捉急,同时为专车的健康发展而担忧。

就文章内容“《意见》规定,专车驾驶员必须通过考核,获得专车《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且车辆需登记为预约出租汽车,变更性质为营运车辆后,强制8年报废。”浅谈自己的观点。

1关于《意见》的两点问题

一问职能部门:专车为什么要获得行业从业资格证?

出租车驾驶员都有从业资格证的,他们都是职能部门培训出来的,服务如何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和我一致:对于现有出租车的服务并不满意。那么已经可以说明现在的培训是失败的。


既然是失败的为何还要继续干预?难不成也想把专车指导成现在的出租车服务质量?让专车今后的命运和现在的出租车一样?何不放手让专车运营公司自己制定?让他们自己在市场竞争中规范游戏规则岂不更好?

二问专车性质:专车定性营运车辆后,强制8年报废这不是间接毁灭专车?


必须明确的是,运营车辆使用频率率高、车辆损耗大,可能由此对乘客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那么,除了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之外,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2对于未来专车发展的几点建议

严控专车服务水平

专车司机必须接受专车公司的从业资格培训、考试,没有通过培训考试的司机将会受到关闭司机端惩罚,直至合格方能开通司机端,如果服务中发生有责投诉,根据专车公司的相应规定做出惩戒。


当然,如果是类似拒载、中途抛客、侵害乘客、偷盗乘客物品等性质恶例的服务投诉,司机将纳入诚信体系黑名单,并信息共享至全部拥有运营资质的专车公司,使其终身不得从事专车工作。

有比8年报废更聪明的办法吗?

其实,完全可以参照现有专车公司的奖励机制,来制定专车的运营机制。


可以规定私家车性质的专车每天最多只能接受、完成4笔业务,完成4笔业务后司机终端将无法再做专车业务。但考虑专车公司毕竟是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特性,会针对一些活动车辆供应的商务配套。区别于私家车性质专车,租赁公司专车的司机端不受限制。

为什么这么设计?因为租赁车使用寿命(8年)是有限的,必须让租赁性质的专车利益最大化。而私家车不限制车况会恶意透支,也会对乘客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更重要的是,专车的理念是共享经济,如果对私家车专车无限制,还会给道路、环境带来巨大损害,让原本压力巨大的道路资源更加雪上加霜。

对于专车运营公司的一些建议

由于私家车专车业务次数受限制,为了保障市场供应,专车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租赁车辆团队支撑,可以是以租赁公司签约形式,也可以通过谈判入股租赁公司,获取话语权。


同时私家车专车须每月给行业交纳象征性的管理费,如果出租车每月是50元管理费,建议私家车由专车公司统一代办,向私家专车收取每月5元管理费。毕竟专车发展离不开行业职能部门的支持与管理。

同时职能部门对出租车牌照变更为专车性质给予政策倾斜,给予出租车公司一个分流机会。同时职能部门应该对专车公司需要租赁车牌额度给予有力支持,防止现有租赁公司对专车公司提出漫天要价的合作,最后受到损害的还是司机和乘客。

合理运价定价权,保证市场经济


专车公司可以有运价定价权,保证市场经济。专车可以在供需突出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运能,但运价上浮必须有合理上限,否则会使乘客利益受到损伤。

同时专车公司必须对供需矛盾调价机制有干预,应对个别突发状态。比如地铁故障突发状态时,专车公司应当调配所属专车进行客流疏散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

作者小结:

上述观点、建议均是本人用专业角度的分析与见解,希望能抛砖引玉。同时想对Uber、滴滴们说,如果你们自己制定专车游戏规则,我非常乐意免费贡献自己专业智慧给予支持。希望专车成为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最好的示范,最终让乘客、司机同时获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车用户必看!滴滴打车出了事故,由谁负责?
如果你还没关注广州查了Uber,那未来5年你可能会“寸步难行”
实务干货 | 滴滴打车出事故,谁者之责?
资源整合:只潜伏到黎明前
专车实现正规化运作是必然结果
“专车”:能否发挥鲶鱼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