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为一场电影,他认准了大学的专业;因为贫穷,他成了能干的全才;没有他就没有华为的今天

我今天特别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传奇人物,也希望看完他的事迹之后,能够对我们有所启发,虽然我们达不到天才的高度,但是他的成长历程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他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确实活成了传奇,他的经历完全可以作为电影或电视剧本搬上银幕,不用虚构就可以吸引观众。

他就是以前华为公司2号人物(工号002,任正非是001),曾经的华为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郑宝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为公司能有今天,他绝对起到了关键作用。

郑宝用出生于1964年,和那个时候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们家很穷。

他家里有多穷呢?

在上高中的时候,每次回家,他都要步行13公里的路程,来回一趟要走两个多小时。

走这么远的路不怕,关键是太费鞋子了,因为家里条件差,他买不起鞋子。为了让一双鞋子能够穿得更久一些,他干脆选择了来回上学十几公里都光着脚走路,就这样背着鞋子走了整整两年,脚底板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后来,当有人问起郑宝用:你的脑袋瓜子为什么就这么好使呢?他幽默地回答:“可能是因为我读高中时,每次回家往返两个多小时的免费脚底按摩吧!”

我觉得他的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正是因为那个时候赤脚上学的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品质,让他可以在以后华为公司的科技研发之路上走得坚定而又扎实。

赤脚的穷孩子学习上毫不含糊,聪明好学的郑宝用,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尖子生。那个时候,他们学校一级八个班,1-4班是农村学生,5-8班是城市学生。晚上很晚了借着厕所灯光学习的,绝大多数是1-4班的农村孩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郑宝用。

1980年高考成绩揭晓,才16岁的郑宝用以数学99分、物理99分,化学97分的优异成绩考了全市第一名,全国的大学任他选择。

那个时候,可能清华北大还没有争抢生源的意识,也没有招生人员专程来找他这个市状元。少年的他,一直以来也不知道要选择哪所大学,更谈不上喜欢什么专业。

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认定了要选择的方向。

在高考之前,有一次,同学约他去看电影,就是那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当时这部片子刚刚拍完开始公开放映。

我还依稀记得这部电影的名字,但是具体情节早已经忘光了,不过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知道了“激光”这个名词。

看完电影,郑宝用对影片中那个神秘又神奇的激光感到异常兴奋,进而做出了决定他一生命运的关键选择——学激光专业。

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在那本写满大学的书上到处搜寻有激光专业的大学。于是,华中理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成了他必然的选择。

我突然明白了华为公司这么长时间以来为什么格外钟情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原来渊源是在这里。

在大学里,聪明的郑宝用学得还是比较轻松,这无疑要归功于他高中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当然,勤奋与聪慧集于一身也是重要原因。

在大学里的郑宝用依然贫穷,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人请家教,也没有贫困救助制度,所以,他就琢磨着,怎么才能在业余时间挣点钱,减轻家里供他上大学的负担。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突然意识到,激光学这个专业虽然高大上,但是对于打零工做兼职来说,却很不实用。

于是,郑宝用为了多挣一些生活费,开启了自学模式。他先是自学了计算机专业,为的是能够帮人修电脑做兼职。

紧接着,为了学会维修家用电器,他又自学了自动化专业。这个物理天才,学啥会啥,他精通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学校电路出了问题,老师会来找他咨询。

同样的原因,他又自学了电力学专业和无线电专业。

郑宝用开始并没有什么在大学里的人生规划,但是却在摆脱贫穷的动力之下,广泛涉猎并自学完成了多个技术专业。这让他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全才,也为他今后在华为施展理想抱负做了最好的准备。

因为做兼职的原因,他经同学介绍,认识了华为公司的小老板任正非,那个时候华为就是一个小公司(1988年,注册资金两万一千元)。

郑宝用后来读了清华的博士,还没毕业,任正非就慕名而来,请郑宝用加入华为。

那是在1989年,那个时候的堂堂清华博士,要加入一个小公司,任正非确实有些异想天开,郑宝用开始也很犹豫,他的同学们也不理解。

那么,任正非是怎么打动了这位全才郑宝用的呢?

除了软磨硬泡,任正非还在郑宝用宿舍住了好几天,和他彻夜长谈,看来任正非是求贤若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电话作为当时最时髦的工具,很昂贵。

国营企事业单位装一部办公电话,动辄都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任正非想在这个行业有所突破。

最后,是任正非这句话打动了郑宝用:

宝用,我来找你,是想和你一起干一件大事,让中国人能够用上自己的产品,把世界列强赶出去!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同样充满爱国激情的郑宝用,开始热血沸腾:他相信任正非说的确实是一件中国人应该做成的大事!

如果能够成功,我们中国人能用上自己研发的通讯产品,甚至可以走向世界,一定能为为国人扬眉吐气。

事实证明,郑宝用没有跟错任正非,任正非也没看错郑宝用。他们在此之后做成的大事越来越多,也真正走向了世界,为中国人长了志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郑宝用和华为的故事更是精彩纷呈、好戏连台。他被任正非称为华为的“宝宝”“技术天才”,任正非说最好华为能够有100个郑宝用,还说他一个人顶10000个。并且,在华为的几个关键时刻,正是郑宝用的坚持,才让华为一步步走向壮大。

以下是从网上找到的郑宝用的个人成就:

作为华为的总工程师,郑宝用为华为开发出了第一款小型模拟交换机,并取得了市场的巨大成功。此后,他一直从事通讯产品的研究、开发,担任多项程控交换设备的总体设计,短短几年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多项研究均被邮电部评为"同类机型中技术处于领先水平"。

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经邮电部认定为"在国内外同类机型中处于技术先进水平"。国家科委1995年6月批准将C&C08大容量光电一体化局用交换机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

该机型推向市场以来深受用户欢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民族工业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已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1995年就创产值13亿元。继C08程控交换机之后,郑宝用在C&C08一体化网络平台、用户光纤接入网、TW宽带交换机、SDH传输设备、数字微蜂窝和移动通信领域组织和团结青年科研人员向新的技术领域进军,并取得新的成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 聪明的人,如果勤奋努力,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业。但是,如果要做成一番大事业,还要有坚定的志向和使命感在身,要具备坚毅乐观的品格,还要有识人善任的伯乐,有时代大潮带来的机遇,这一切,郑宝用都有了,所以,他成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正非:郑宝用的字写得奇差无比……
AAA任正非是如何巧妙招揽到早期的左膀右臂的?
任正非求他, 加入华为, 成为二号人物;二救华为的他, 有多厉害?
华为二号人物:曾是农村穷小子,放弃清华博士,为啥?
华为总工程师郑宝用
华为数字交换机,第一次在义务开局,安装的过程险情不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