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香园论坛

发热是儿童中的常见症状,但是在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也包括细胞计数)是很重要的依据,但是国内尚缺乏百分比的参考范围。一般均以成人标准来划分,非常不规范,也不科学。因此,芒果非常认同丁香园邹丽医生的观点,国家应尽快建立儿童血常规的参考区间。

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 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发布,规定中国成人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但是目前针对于儿童群体血常规的标准尚未建立。一般血常规检验报告上列出正常值参考区间,但都是以成人标准来划分,并不适用于儿童。

不同年龄段的血常规有所不同。根据《儿科学》(第9版)造血系统的总结,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且随着年龄有不同的变化。 因此,不能用成人血常规标准来衡量儿童血常规

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 

尽管血常规项目很多,但是临床上通常首先关注血红蛋白,其次才去看其他参数。由于胎儿在宫内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生成素 (EPO) 合成水平高,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但因胎儿尚在子宫,其检测可行性不大。

出生时红细胞数约 5.0×10^12/L~7.0×10^12/L,血红蛋白量约 150~220 g/L(170 g/L 左右),未成熟儿与足月儿基本相等,少数可稍低。生后 6~12 小时,因进食少和不显性失水,血液稍浓缩,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常比出生时稍高。由于出生后呼吸的建立,动脉血氧饱和度由 45% 增至 95%,致 EPO 合成明显减少,加之胎儿红细胞寿命短,同时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容量迅速增加,出生后 2~3 个月红细胞、血红蛋白达最低水平,红细胞数降至 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 100 g/L 左右。3 个月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着 EPO 的合成增加而恢复,缓慢增加。在婴儿期红细胞计数约维持在 4×10^12/L,血红蛋白在 110 g/L 左右,约于 12 岁时达成人水平。

白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白细胞成分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主要成分,两者在白细胞中占比>90%。但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较高,约占 0.65,淋巴细胞约占 0.30; 

出生4~6 天两者比例大致相等; 

1~2岁时,淋巴细胞约占 0.60,中性粒细胞约占 0.35; 

至 4~6 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

6岁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血小板——基本与成人类似。

血容量——较成人比例高。

小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儿童约占8~10%。

参考资料

1.儿科学第 9 版

2.不同年龄段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dingxiangyu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常规28项详细解释
快速上手儿科血常规,不同年龄儿童的参考值
儿童血常规常见的“四个误区”
手把手教你读懂小儿血常规
血常规不会看结果?只需要看懂这3类数据就足够了
血常规化验结果,应该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