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塌桥遇难者平均52岁:为生存而生存的人,​活下去就是幸福

高楼大厦,霓虹流彩,是谁铸就了这一世繁华?

他们似蜜蜂般勤劳,像蚂蚁一样卑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工。

天津公布了塌桥事故遇难者名单,8人中有4人来自山东,1人来自黑龙江,还有3名本地人,最大58岁,最小44岁,平均52岁。

50岁已知天命,在农村都能抱孙子了。

可是,当这些顶梁柱轰然倒塌,他们的家人将陷入何等悲恸。

这些被压弯脊梁的农民工,他们把一生血汗和精力,都贡献给陌生的城市。

其中的辛酸艰难,被他们化解在苦涩的汗水之中。

上大学时,同学老家是江苏南通人,那儿有建筑之乡的美誉。

有次陪他到一个工地看望打工的同村乡亲,穿过繁忙的工地进入地下室,昏暗中看到住着几十上百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可是再过一年,这里就翻天覆地,变成亮丽炫彩的写字楼和综合商场。

而这些民工则卷起铺盖,奔赴下一个工地。

人们关心的是这些楼盘的产权和价值,没有人会记得这些民工的名姓。

把楼建好,把路铺平,把电架亮,把网疏通......

做完这些就够了,对城市来说,他们只是匆匆过客。

每天傍晚,附近的民工有些会到超市买点菜蛋肉,拎上一大桶白酒,兴高采烈地返回宿舍。

属于他们的夜晚到了,没有家人陪伴,只有工友间醉为欢。

喝酒可以排解寂寞,也可以解除疲乏,一觉醒来又是新的劳碌。

也有的民工只是蹲在马路边或店铺前,蹭着公共网络,无聊地看着小视频或电视剧打发时间。

时间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他们也在一天天变老。

现在,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民工,仍然是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为主。

他们从20来岁开始打工,几乎干了一辈子,这二三十年也正是社会发展最迅猛的时期。

做了一辈子打工人,走过无数地方,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

城市留不下,农村很陌生,肉身被掏空,灵魂无寄托。

更可怕的是,这些重体力劳动危险系数也比较大,谁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到来,或伤或残或亡都是命里定数。

曾经看到一个短视频,安徽那边有个人在外面打工遭遇意外去世,安葬时家中小儿抚着棺材懵懂无知,白发老人欲哭泪已干,真得让人辛酸。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不求大富大贵,安安稳稳居然也很奢侈。

有一句话被问了无数遍,你幸福吗?

其实,这是十分浮躁的问题。

为生存而生存的人,活下去就是幸福。

再过一二十年,当这些已经压弯脊梁的农民工真的干不动时,他们的归宿在哪里?

当苍老的农民工退出历史舞台时,不知是否有人能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

这一世繁华不是凭空而来,没有万万千千普通人的血汗,根本支撑不起那所谓的雄心壮志。

逐渐老去的农民工,仍在勉力支撑。

明天会是怎样,谁都不知道。

斯人老去,舞台大幕正在垂下。

未来可期,明日繁华何人能扛?

我可能是个悲观主义者,然而我用悲情的刻刀,反复书写着怜悯与善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在社会边缘的人们---民工
【世态】10张民工们的吃饭照片,哪一张让你忍不住掉泪了?
实拍建筑工地农民工们的伙食,为了省钱看着让人心疼
工地上的“夫妻井”,揭露了无良的房产商
农民工:包工头说好300到500的工资,结算时看到工资以为发错了
“民工”一个即将消失的群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