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天十分钟跟徐子读诗词(94)】



      知道咱们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是什么吗?知道是谁编写的吗?就是上面这部《四书集注》,他的作者是朱熹老先生。就是这位老先生,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从元朝开始,就成为了朝廷认可的科举考试的制定教科书,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科举考试废除,使用了有差不多600年的样子。牛吧?

这老先生是谁呢?说起他啊,真是不得了啊。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一个不是孔子生前亲传弟子而被尊放在孔庙里面享受后人祭祀的人,位列于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几百年来受到儒教祭祀。是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种荣耀,别人想都别想啊。


       这朱熹老先生,是江西人,宋代出名的江西人可真多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黄庭坚、朱熹、文天祥等,各个都是大人物,人人都有大学问。朱熹也不例外。他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死后谥号“文”,所以后来人们叫他朱文公。他19岁考中进士,做官是清官,百姓都喜欢,做学问有成就,皇上都听他的课。不过呢,他的“理学”思想有时候也显得不太近人情,对咱们老祖宗们的生活也产生了些负面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也让朱熹老先生有时候显得不可爱,甚至不近人情。有这样一个故事:


说台州有个知府叫唐仲友,这个人呢,喜欢一个名字叫严蕊的歌妓,这个本来不算什么,关键是这个唐大人反对朱熹的学说,这就让朱熹很不爽。他给皇上写奏折弹劾唐仲友,罪名之一就是有伤风化,跟歌妓不清不白,生活作风有问题。还让当地的官员把严蕊抓了起来,严刑拷打,想让严蕊诬陷唐仲友,作伪证。没想到这严蕊虽然是歌妓,但却是个“女汉子”,重情重义的好人。就是在差点被打死的情况下,都不承认唐大人有不好的地方。这件事情后来传得沸沸扬扬,连皇上都知道了,皇上说你这是“秀才生闲气”,意思就是你吃饱撑的啊,人家恋爱娶媳妇跟你有什么关系啊,就把朱熹调到其他地方去当官了。后来岳飞的后代岳霖释放了严蕊,问她以后打算怎么办,严蕊就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年的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这件事情也说明有时候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先生(理学也叫道学)真是让人无语,

虽然朱熹老先生有时候很讨厌,但是他的很多诗还是挺不错的。这里你要记住一点,宋朝很多的诗歌都是“哲理诗”,借着诗歌来说道理,这种诗有的很难看,没意思,有的很好,比如下面这首: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水很清澈明净)。鉴就是镜子。


【古代的铜镜,背面的花纹挺好看的。】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上的光和云的影子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问它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呢?这里主要注意这个“渠”字的意思,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当然也可以是它或者她。咱们中国有句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意就是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开关的门不会被虫子蛀蚀。


【流动的水就是清澈。】

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它的源头是有活水不停地流来的。源头活水后来就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这就是宋朝说理诗歌的特点,到最后告诉你一个道理。再举个例子,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说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王安石说的“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又是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都是浅显易懂的好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熹 经典诗词6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一生喜好枯燥的理学,但他这句趣味哲理小诗你肯定听说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每日修身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