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说: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我们应该怎么办?

昨天朋友圈有传言说上海的中考以后会做如下的调整,据说近期会开会公布:

其中最重大的变化是加入了历史和政治,本来让人匪夷所思,但今天看到这个材料之后,就想明白了!

国家教材委员会决定,强化语文、历史、道德和法制三科,这三科的教材统编统审统用,国家统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用一本教材。

历史、政治看来真要回归上海的中考了,语文的地位也再一次被被提升。

为什么呢?

因为日前,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外语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语文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第二,进行思想教育,语文的思想教育任务不亚于政治;

  第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语文是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为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部决定语文课要增加写字课,毛笔字,现在小学都开了写字课。当然问题也存在,缺乏老师,今后高等师范院校也要开毛笔字。其次增加戏剧,增加古诗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咱们来梳理一下领导的意思:

外语考两次,也就是多了一次机会,这次不行,再来一次,比如说本来一个人考了150分,另一个人呢,考了130分,这之中20分的差距按原来的制度是固定的了。但现在可以考两次了,通过复习,第二次另一个人也许考了140分,这就让差距缩小了,区分度变小了。

数学难度降低又是什么意思呢?假如说大家都考1+1=2,都是满分,你跟别人也没有差距了。难度越低,区分度越小。靠数学拉分,也是不可能了。

于是确定你和别人之间差距的就剩下了语文学科。而语文学科里面,能够拉开分数差距的,恰恰正好是国家目前正在提倡的,无比重视的——传统文化部分。

从考试来讲,传统文化部分无非包含诗词默写、诗词曲鉴赏和文言文分析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正是学生最薄弱的一点。正如俗话所说,学生有三怕,一篇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你最怕的,确实是最重要的!是最先要解决的。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咱们看看即将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内容的变化:

在这套教材中,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比原有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比原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教材都变了,考试不变,那是不可能的啊!

有人会说,这点传统文化的部分能够占多少分数呢?我们以上海的高考的试卷为例,150分的试卷,作文70分,其他的里面,传统文化部分的分值已经超过了50%。最近上海某区的模拟试卷中,真正的现代文阅读的试题是35分,传统文化部分的分值是45分,重要不重要,你自己算算看就知道了。

也有人会说,这也不难啊!那请你自己想想。咱们活了这么多年,要说做现代文阅读,只要认识字,总能理解一点,起码能得到一半的分数。但是我想很多人都有个体会,诗词默写,你没背过那是真不会写吧?你蒙也没用啊!一篇古文放在你面前,字都认识,但一点都看不懂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吧?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部分来说,不会就是不会,没学过,你就是个睁眼瞎,得零分也是可能的!

也有人会说:那到时候学一学不就行了吗?说得真轻巧啊!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啊!没有长时间的学习积累,语文这东西临时抱佛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学科,有明确的知识点和精准的得分点。也不像英语学科,重点考察语法与词汇量。

  中文作为母语,孩子们有着天生的语境,所以语文着重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长期阅读积累,而书面表达能力要靠长期写作积累。对于语文学科,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那应该怎么办呢?

一句话就是,从小开始进行长期的积累。

我们可以列一个简单的学习路线图:

幼儿园开始进行简单的识字,同时接触一些浅显的传统经典,像《三字经》、《百家姓》等。

一二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古诗词,不但要背,更要理解。《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不需要全背,但要进行名篇的选背、理解。同时有余力的话,可以接触下《幼学琼林》等经典了。

三四年级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识字的任务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那么,就要开始加码了。不仅要学习古诗词,更要按照古人所提倡的“知人论世”,去了解古代作家的生平,了解他们的为人、性格等,这更有利于今后去鉴赏其作品,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同时,要开始加强文言文的学习。通过短小的文章,去掌握常见的实词、句式等。

五六年级开始,尽量去读名著,尤其是原著。全面或者局部的了解原始的作品。

初中开始细读经典。《世说新语》、《论语》等都要提上日程了。

初二初三乃至高中,如果你前面的基础打好了,就去学习《古文观止》,此书一通,文言无忧!

按此路线学习语文,绝对会取得好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司长: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而语文重点在于书写!
共读不孤读 | 一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第一周
1—9年级新语文教材中135首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三下语文教材 ▍三年级教材里的日...
【问道语文课】|| 2023秋季统编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再修订版(重磅)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全解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