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序言 | 明天更好
明天更好
文/邹佩
“我不知该怎么办了,特别焦虑,压力特别大,你能理解那种感受吗?”我声音沙哑、情绪低落地打电话对朋友说,情到深处时,眼泪悄然落下。
“哈哈,就为这个呀?没关系,你不用怕,有我呢。有什么不懂随时向我咨询,我教你。”他在电话那头笑了笑继续说,“一篇好的稿子都是被修改了上百次的,没有被枪毙过稿件的记者不是一个好记者,你这才改了多少。”
是的,我是做新闻的,是一名记者。更准确地来说,是一名实习记者。从2月12日入职到2月28日的今天,我在新闻行业整整待了14天,后面可能还有很多个14天。具体我不敢保证。
2019年2月12日,大年初八,应人民日报海外网能源频道郭总编的多次聘请,我决定换个环境,跳出待了六年之久的稳定清闲的国企,到媒体行业转转。
一直觉得自己很酷,酷到周五下班后凭感觉买机票回家收拾东西拉着箱子能说走就走;酷到能把满脑子的新奇想法一一实践;酷到快30岁的人了还相信自己不是池中之物,国企快万的工作还折腾得要转行。
我本科毕业于西电的通信专业,真真确确的工科生,可和满是计算公式的理科相比,我更偏爱文科,尤其是和文艺沾边的东西,比如文学,比如新闻工作。所以在经过很多个日夜琢磨和探究之后,我决定过来,一起在新闻界“玩玩”。我在来之前也深思熟虑地想过,这个转行和跨界的幅度有点大,不过我想我应该问题不大。
果然,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网能源频道就职的第一周便吃不消了,不懂专业术语,不懂新闻的分类,更不懂何为刊例价。我诚惶诚恐,小心翼翼。
在上班第一天,我连夜赶出来的策划方案被总编一口否定,第二日,我再一次加班加点地修改方案到凌晨,直至该方案通过;第三日,总编要我写一篇人物特写,在接到任务时,我对我所知晓的信息有些疑惑,便向总编请教。但很快,我又发现我不懂的专业知识多如牛毛,也就更觉得压力大了。
总编无意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甚至让我怀疑起了自己,“你让我头疼,你还是没明白?”
“您放心,明天中午前我一定将稿子发给您。”我有些不自信了。
那日正好是周五,到家后的我开始查阅资料,越查越觉得自己是个庸才。以前任何稿子都敢接、都敢写的我在那一刻竟是那般的惶恐不安,便也开始自惭形秽。我咬了咬牙关,躲在被窝潸然落泪起来。
“新闻学里边儿,学问大着呢,现在呀,你就得花上比别人努力100倍的功夫来学习,别人在学校里都是学了四年甚至八年都没有研究透的学科,你想几天时间就搞清楚,这怎么可能呢?你也不要心急,慢慢来。一篇好的新闻稿,就是三分写,七分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你要想清楚你应该如何采访,如何提问,这些都是有技巧的,这个你在以后的实践中会总结到。”朋友见我太着急,便耐心宽慰道。
第二日是周六,早上赶八点去采访了一位画家朋友,采访完后,便去了曲江书城继续写稿。为了更好地完成总编交给的任务,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写了两种不同版型的稿件,写完后,又打电话给几位资深媒体朋友寻求指导,直至我再无法修改,才将这两种稿件发予总编。
下午三点过,总编打来电话,提了些许问题,要我再次修改。我只得咬着牙噙着泪继续改稿子。说实话,在没做新闻工作之前,我一向都是一个信心满满的人,我传递给身边人的都是乐观、积极、向上,我带给很多人的是一种坚忍不拔、不服输的正能量。我从未看不起自己,从未怀疑过自己。可那一天,让我一度地对自己产生质疑。我拿着电话对总编说:“您稍等一下,我现在就改。”总编觉察到我的声音有些呜咽,便开始安慰我,鼓励我,为我打气。
一周后,我慢慢上了手,工作干起来也得心应手多了。晚上在公司加班学习到半夜,饿得胃疼,我一边用手揉着胃,一边做着笔记,同事汪婷见我用功学习,便把自己收藏多年的相关书籍也带给了我,并在工作中耐心为我解惑。
也许是我虚心的学习和谦卑的态度过了头,我在第二周的时候就已完全适应媒体工作,并能心手相应。要质量,那我就给质量,要效率,那我就给效率,总编见我又回到了那个自信满满、热情洋溢的状态,不由得连连称赞。但我深知,我学到的只是皮毛,要幸福就要奋斗,我还得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不管是我的本职工作,还是我的写书工作,亦或是我在美学、茶学等各个学科上的学习和探究,我一直都本着一种尊重生命,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我不想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虽然到今天为止,我并没有做出多大成绩,也没有让很多有梦想的人把梦实现,即使仍有很多人因为我备受鼓舞,也都还在努力追梦。但我知道,凭着他们这般勤奋和坚持,努力和聪慧,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各种梦想,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因为我都实现了。
2018年,对我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也是带有遗憾的一年。丰收的是,我的散文集《青春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行走》在全国比较多的高校成了学生们的青春成长手册;在很多个城市成了上班族迷茫期的一剂良药;在一部分管理层的办公室成了四五十岁大叔忆年轻时候自己的一壶茗茶。还让我更幸福的是,有逃学于外的学生在我的劝说和开导下,考进了我所在城市的大学;有失恋的姑娘在我的鼓励和影响下,很快走了出来,活成自己;有婚姻不幸福的读者在我的文字和情感里,找到了问题根源,并将问题很好地解决。
遗憾的是,我认为《青春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行走》这本书个别地方还不够成熟,但有朋友宽慰我说,“不管怎样,这就是你的青春,这就是你青春里发生过的故事,这里有你的用情,你的用心,你的用力,所以最终你活成很多人想要的模样。”想想也是,这样想,便也不觉得惭愧和自责了。
这本《明天更好》和上一本相比,我融入的情感、投进的精力更多,笔法和思想也更成熟,毕竟我又长了一岁。读的书、走的路多了,见的人、经的事多了,便也不自觉地成熟了。本书中,有我及身边人的励志故事,有春花秋月的灵动,有对生命绽放的敬重,有行旅中的人与景、人与情的交织,我用最深情的文字,讲述着那些最质朴鲜活的故事,分析着忽明忽暗的人性,抒发着和煦饱满的情感。我只是想,为所有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翠绿欲滴的世界。
但在,在定稿之际,我并不轻松。
说心里话,我们一直心存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不敢奢望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但绝对是真情相注;我不敢在经典大作前班门弄斧,但绝对是亲身感触;我不敢让读者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但绝对是一碗营养颇多的果蔬粥。
所以,书目的挑选是斟酌再三的,书的内容是修改屡次的,书的名字是饱含深意的。明天更好四个字,不仅是我对自己明天的期许,更是对尊重生命的所有追梦人的真挚祝愿。
也许我并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但我敢笃定的是: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一定是个怀揣斗志的人。不管你是少年,还是青年,甚至中年、老年,你一定都是个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人。
我应该猜得没错,对吧?
最后,我还是想用本书的书名—《明天更好》,来为你祈祷,为你带来点点星光,照亮你前往明天的路。
感恩所有人。
——邹佩
2019年2月28凌晨于西安
关于新书
《明天更好》收录了我的46篇优秀作品。本书中,有我及身边人的励志故事,有春花秋月的灵动,有对生命绽放的敬重,有行旅中的人与景、人与情的交织,这些都是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全心投入。
我用最质朴鲜活的故事,忽明忽暗的人性,清新隽永的文字,和煦饱满的情感,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翠绿欲滴的世界。
该书由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老师,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老师,著名作家、咸阳市作协主席杨焕亭等老师倾情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家评论在线||林喜杰:读明杰的诗集《人生三部曲》有感
亚凌随笔:叩问轻重
你是我今生故事里的人【情感美文】
王安忆再写都市绵绵情缘 第B04版:文娱 20170706期 济南时报
一酷到底
凉风有信与湛蓝 | 晨曦| 岁月静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