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成这两种习惯的人,随时都有爆发力!可惜很多人轻浮不自知,犯了大忌……
userphoto

2022.06.21 北京

关注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395戳上方蓝字关注


一个人平常要养成稳重,养成安静的习惯,这样才能随时有爆发力。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000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现在,一提到“自由、奔放”等字眼,很多人感觉非常时尚前卫,并大加赞扬。

殊不知,它的另一面却是肤浅、轻佻,不庄重。

再加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人做事轻浮,不求稳妥,不计后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无妄之灾。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句名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为什么大家对这句记忆深刻,认为很美?就是因为这完全符合琵琶女的身份,庄重典雅,美得自然。

所以,一个人庄重不轻浮,稳妥不急躁,就会让人喜爱敬重,就容易成事。

最重要的是,它是道的本质,是一个人积极行道的体现。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着往下看。

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道德经》中,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重是轻的根本。一个人学会了稳重以后,偶尔放松一下、轻松一下,还不至于失态。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场合、对象、时辰的观念,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他一辈子都会很辛苦。

别人看他很奇怪,他自己也觉得很痛苦,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其实,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而是给别人什么观感的问题。

比如,小孩子到别人家里去,就好像在自己家里面一样,看到东西就拿,喜欢什么就吃什么,随便在沙发椅上面跳……最难过的就是他的父母。

这个时候父母不好意思说他,但又实在觉得很丢脸,弄得主人也很尴尬。

这就是稳重跟轻浮,给别人的不同感觉。

平时在家里训练他稳重,偶尔出去轻松一下,到了海边跳一跳,到了山上大声叫一叫,这都无所谓。

平时在家里面就非常轻浮,出去叫他怎么控制得了自己呢?

“静为躁君”,“静”就是安静,“躁”就是急躁。

只是说急躁,大家可能很难去想象是哪种状态,去野外看一看放风筝就好理解了。

如果风筝断了线,就稳不住,不知道会飞到哪里去。在于人,就叫作不安。

急躁的人,是安静不下来的。心里头七上八下,眼睛东张西望,满脑子都在想来想去,手脚无措。

“君”,在这里指的是一股能够约束的力量。

安静对于急躁来讲,是有控制力量的。急躁控制不了安静,安静控制得了急躁。

所以,一个人平常要养成稳重,养成安静的习惯,这样才能随时有爆发力。

这样的人才叫作可静可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正常人。

2
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

一个人不自爱,就容易引起他人看不起,因而不可不慎重。

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合理的态度,便是自爱的一种表现。

应该庄重的时候,如果显得轻佻、搞笑、好像小丑的模样,当然就没有足够的威严,令人不加以敬重。

这时候自作自受,就不应该责怪他人缺乏修养。

曾国藩在其著名的识人之作《冰鉴》中说到:负重高官,鼠行好利。

就是说,一个人走起路来如同背了重物,非常稳重,那么此人必定有高官之运。

走路若像老鼠般步子细碎急促,两眼又左顾右盼且目光闪烁不定者,必是贪财好利之徒,不主贵。

所以,品性不端,就很难有庄重的气质。

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被别人所尊敬,也不会厚德载物,进而有大的发展。

3
道重身轻,君子要随时行道

老子说:道重而身轻,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这里的“辎重”,不是指物质方面的,而是指德行,就是道的意思。

重跟轻是相对的,静跟躁也是相对的。它们是互相比较的,只是程度上有差别,但不是绝对的。

重,是往下沉的东西。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稳重。

而轻,是浮上去的东西。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太轻浮了。

这里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说重是轻的根本。而是说,你重,才可以应用轻;你轻,就很难去应用重。

比如,一个很重的东西,要把一个很轻的东西吊起来,吊多高都可以。

一个很轻的东西,去吊那个重的东西,怎么可能呢?自己反而被它搞倒了。

重,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德、很稳重。而轻,是代表一个人失德,我们叫作失态、失礼。

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中国人跟外国人的不同在哪里。

外国人不管什么情况,爱笑就笑。而中国人则要看场合适不适合笑,就算可以笑,也不能笑得很大声。

所以我们常常觉得,好像中国人比较保守。实际上不是,我们是比较内敛。

再看看现在的中国人,比哪个国家保守呢?反倒是失去了内敛的功夫以后,比谁都

糟糕。

比如我们中国人到国外去,人家都是欢迎的,但是人家也都害怕:你是走动的财神爷,但不应该把我们这里搞得一塌糊涂啊!

所以,“君子要终日行不离辎重”。

大家可以去看看老子,孔子。他们二老,年纪这么大了,急急忙忙到处奔波干吗呢?

相信他们二老会不约而同告诉你:我们在自讨苦吃。

其实,这两大圣人都是自讨苦吃。但是,自讨苦吃下面还有四个字,叫作自得其乐。

一个人如果一遇到苦就觉得苦,那就不要辛苦算了。

光是乐,乐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就是浪费资源、浪费时间,也干扰别人。

人出去就是要行道,要布道,因此不能离开道,不能一出去就吃喝玩乐,忘记了自己是干什么的。

可惜的是,现在太多的人就是这样。

总之,道重而身轻,我们最好关心自己的行为符不符合庄重的道理,而不是一味索取身体上各种轻浮的快感。

行事浮夸,行为举止不够稳重谨慎,就会吃尽各种苦头。

所以,心思沉稳之人,行为举止不会浮躁轻狂;内心焦躁轻浮之人,才会行事浮夸,不够稳重谨慎,最终吃尽各种苦头。

因此,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涵养、稳重、举止高雅端庄的人,就要从修炼内心,改变仪态开始做起,这样自己的福气也会越来越多。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免费领资料 
曾师精选图文合集200+篇

八大板块,数十个小类
涉及易经儒释道职场家教婚恋
历史人物传承班内容精选等多项内容
持续更新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一个道重身轻的人,有着巨大的爆发力,有成王的潜质
曾仕强:道德经【第30篇】怎么样才能够做一个王道的人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静为躁君,掌控人生之根本——《道德经》第26章
吕洞宾秘注《道德经》——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