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4个因素,会让无数人终生烦恼痛苦!化解办法在这里……
userphoto

2022.11.28 北京

关注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554戳上方蓝字关注


为富不仁为什么可怕?因为它会扰乱人心,败坏风气。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30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

而在道家来看,这个“着相”就是“象执”,人生各种痛苦、社会乱源,都来源于此。

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四大乱源,这是无数人痛苦的来源。

当然,老子也给出了“圣人之治”的妙方,以及求道的关键,帮我们破除“象执”,成就人生的大自在。

1
四大社会乱源:名、利、欲、知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百姓争的就是那个名。你说要考进士才能够当官,他就拼命去考进士;你说要有才德才能够被重用,他就拼命去追求才德。

这种现象历朝历代都有,表面上是忠臣,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大奸臣;表面上公正无私,私底下却自私自利。

所以老子一针见血指出,整个社会,如果崇尚贤人,崇尚有才德的名,就会造成很多虚有其名,根本无才无德,却装成有才有德的人,使得整个社会都朝这个方向去竞争,然后搞得其他事情没有人做,这对整个人类是不利的。

几千年来,无数人都是为了功名,为了考名校,为了拿博士,为了这个为了那个,不顾一切,甚至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抛弃。

没达到目的都开始骂,造成很多无形的压力,使得我们的生活不正常。

老子这句话,要好好去思考。“名可名非常名”,不能崇尚任何的名号,否则大家就会盲目地、不顾一切地、不择手段地去争。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之所以有小偷、有强盗,就是因为你家有奇珍异宝,他们才会动你的脑筋。

可是,为什么一块石头会变成艺术品,一件古董会有天价呢?就是因为有人贵难得之货。

看到某个东西,觉得它很贵重,就把它的价钱炒得很高,本来没有什么的,马上就变成奇货可居,然后大家不顾一切去抢夺。

拿不到的,干脆变成盗贼去抢。就算没有行动,最起码也产生一种叫作抢、偷的不正常的心理。

  •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里,“见”要念xiàn。人只要表现出自己喜欢什么,很多人就会屈从。

比如一家公司,为什么突然间干部通通去打高尔夫球了?就是因为老板喜欢打高尔夫球。为什么突然之间大家都去钓鱼了?就是因为总经理喜欢钓鱼。

上面的人,只要表现出自己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都乱掉了。

什么叫作欲?“欲”是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千万不要把欲解释成欲望。

老子没有反对人有欲望,老子自己没有欲望吗?我都不相信。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有基本需要。

基本需要是我们本能的、本身的需要,这不叫欲。除此之外的才叫欲。

老子举了以上三句话,告诉我们社会的乱源就是崇尚贤名,即“名”;就是贵难得之货,即“利”;就是把你自己基本需要之外的欲望强烈地表现出来,即“欲”。

名、利、欲,是社会的乱源。“知“就是争名夺利的心智。

老子说: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不敢为”的意思是不敢胡作乱为,整句的意思是说使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不敢胡作乱为。

我们现在鼓励大家要有聪明才智,要创造,要有作为,甚至还要表现得跟别人不一样。

这些全都错了,还搞得全社会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不但民不聊生,连官也不聊生。

因此,这个“不敢为”,将来也是个重点。现在很多人都是不敢为,其实这才是高明的。

2
圣人之治

可是,名、利、欲、知这四样,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这些东西就客观存在,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圣人要怎么样来治理这个社会呢?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其心”,要把心里头那种贪念虚掉,甚至不要有。

但是现在人很可怜,比如在家里面,小孩子根本没有贪念,可是大人处处教他贪念:他的玩具比你的好,去跟他要;你看我有个新的玩具,你想不想要?

所有的小孩的贪念,都是被大人给引出来以后,害他一辈子痛苦。

心,含有欲跟知的功能。所有欲望,都是从心里头产生的,所有的知识都摆在心里头,然后你才知道这个、知道那个。

其实,你知道怎么样做炸药,知道怎么样上网去买毒药,可是知道这些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拿来教小孩,岂不是祸害无穷?

“实其腹”跟“虚其心”,刚好是相对待的。

你要让他的肚子填得饱饱的,满足他基本的欲望,然后你才可以去疏导、去减少他的贪念。

我们从现实层面来看,一个人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反而比较单纯,因为他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温饱就感谢天地了。

可是有了钱以后,就开始不虚心了,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神气得很。

所以,“虚其心”“实其腹”,这里面有很多巧妙的地方。

政府要让老百姓温饱,我们今天叫作小康,然后还要实施教化。这教化是无言之教,而不是下命令,不是规定。

政府要教化百姓让他们把那些喜欢奢侈、爱好虚荣、贪得无厌的心理慢慢虚掉。

今天大家都在说很多人“为富不仁”,为什么“为富会不仁”呢?这不是富的问题,而是不仁的问题。

我们常常觉得好像圣人都叫我们不要有钱,这是不对的。因为富没有关系,但是不能不仁。

为富不仁为什么可怕?因为它会扰乱人心,败坏风气。

很多人讲钱是我赚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其实这样就是伤天理,因为所有人看到你,就觉得自己不如你,然后他就想抢劫你,说不定哪一天还想杀你。

就算这些都没有,他也会羡慕你,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这样对谁都不好。

《道德经》所说的“圣人之治”,在“虚其心,实其腹”之后,接着说:“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里的“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不是愚民政策呢?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立大志”,可是老子却说要“弱其志”,这是为什么呢?

“弱其志,强其骨。”“强其骨”比较容易,就是叫他强健自己的体魄,多劳动、多保健,少动歪脑筋。

但是,我们今天都鼓励你要有意志力,你要立志等等,这就变成了争强好胜,整个和谐社会都被破坏掉了。

你为啥鼓励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呢?不过是把你自己的一些虚荣心建立在小孩的痛苦上面,这是爱他还是害他?

3
突破“象执”,才是求道的关键

名、利、欲、知,其实都是一种现象,是道的作用。然而,关键在于突破象执才能进入道体。

道是什么?老子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他用这句话来问道,非常有意思。

这个吾,不一定是老子本身,因为老子是集大成的。

我们中国人,很少有我的概念,所以这个“吾”就是我们。

“我们找来找去,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他的爸爸是谁,它的根源在哪里”。

这句话是说,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现象,都是道的作用,但是真正道的本体在哪里,我们不知道。

“象帝之先”,“象”就是《易经》里面八八六十四卦的卦象,就叫象。

“帝”是最原始的,就是太极,一画开天。很多人解释“象帝”,解释来解释去,都没有找到根源。

其实,老子这句话说“吾不知谁之子”,就是要去找根源,结果你不去找根源,只在象跟帝上面转半天,当然转不出来。

“象帝”,就是八八六十四卦那些象的最原始的那一画,就叫太极,太极就是有的开始。

“象帝之先”,是说道在这些象的前面就有了,所以叫作先天。

道是先天就存在的,象是我们后天才看到的,如果这样来解释先后天,一点也不玄。

每个象的背后,都有它的道在里面,只是我们迷惑在这个象里面,跳脱不了这个象,破不了象执,自然进不了道体。

“象帝之先”,就是说道是先于象而存在的,那就叫无。“道冲”,是有,但是有是从无生出来的。

道虚才有作用,如果道一满,就没有作用了。

总之,人生痛苦、社会乱源,都在于“执象”。

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道的作用。偏执地外求于象,远离道体,就抓不住事情的本质。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终极目的,不过是通过借助外象内求于心,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已。

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多少人终其一生,都难以跳出红尘“象执”的怪圈,还在迷失沉沦。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传承班著述汇编




曾师优质核心粉丝圈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不起的道德经3——返璞归真才可益寿延年
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控制自己的欲望,认识自己的无知,成为自己的主人
披褐怀玉
开说《老子》2
(6)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胡诌之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