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富贵荣禄,而是这一样!大部分人都在白白浪费……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805戳上方蓝字关注

孔子在伏羲、周文王的基础上,发扬《易经》精神,悟出四个字:叫作天理良心。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伟大的思想魅力。

曾仕强教授曾说:《论语》是学做人做事的必读经典。因为几千年来,人性从未改变。这也是《论语》经久不衰,永远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原因。

今天,我们分享曾教授讲授《论语》的11句箴言隽语,致敬教授正本清源的智慧解读,愿你有所得。
1、《论语》正是孔子为老天代言的范本。

我们要提醒大家,《论语》第一篇《学而篇》应该正名为“学天篇”。

“学天篇”是说,做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向大自然学习。人既然不能离开大自然,就必须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找到做人做事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才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总是述而不作。其实述而不作,准确的应该是述天不作。

意思是,孔子只是老老实实地把天所垂之象引申、推广,他没有任何自己的创作。如果孔子自己有所创造,他早就被后人超越了。

2、什么叫《论语》?论那个言字旁换成车字旁,就是车轮的“轮”字。

《论语》就是用嘴巴讲的轮子,它有两个意义:

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则。不读《论语》,怎么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二、是以身作则的最佳榜样。要以什么作则,把《论语》拿来看,照《论语》去做,就以身作则了。

3、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把“时”提出来了。

人活着什么最要紧?时间最要紧。钱并不是最重要的,钱少点儿没关系,富贵地位也没关系,最怕的是没有时间。

所以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说“我没有时间了”,老天一听到信息就知道你命该绝了,就把你收回去了,要说“我很忙,时间不够用”,老天一听就让你多活五年。

时才是一。任何事情,“时”一到,如果不出手就错过时机,后悔也没有用;“时”未到,做了也是白费力气,还不如安安静静地休养。

4、孔子的话是随时在变的,不要以为孔子的话就是圣旨。

比如有些人说孔子很少讲占卜,其实不是。孔子碰到年轻的学生不会跟他讲,因为讲了他也不懂。但是如果碰到那些比较有生活经验,比较老道能够听懂的人,也会跟他讲占卜。

大家不要把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当成不能更改的定律。说什么就是这样,没得商量之类的话,没有这回事,它是有弹性的。

所以,你学了孔子的话,先把它们放在脑海里面,然后碰到事情的时候再把它打开,参照当时的状况,自己做好调整。

5、孔子的基本主张,是《论语·微子篇》所说的“无可无不可”。

很多人认为这是“乡愿”,和事佬,甚至圆滑世故,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圣人会这么肤浅吗?

孔子说的“无可无不可”,并不是见风转舵,脚踏两只船。随时见利忘义,投机取巧,绝对不是孔子所愿意见到的行为。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说一切事物,不一定有固定的可或不可,最好用合理来加以衡量,才能判定此时此地的可或不可。

换句说,应该可的时候,一定要可。不应该可的时候,一定要不可。这个判断标准就是遵守自然规律,一切以合理为准,随机应变。

6、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

孔子的道、德、仁、义、礼五大中心思想,在《论语》中说的次数最多的,便是“仁”。

仁在《论语》中所占的分量很大,可以说《论语》是一部仁学。但是孔子并不看重字义的界定,专在“仁”的意义上面做文章。

他所重视的,是在道德实践上,勉励大家透过实践“仁”的工夫,来亲自领悟“仁”在具体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产生的效果。

仁必须合义,义便是公正合理,所以爱人爱得公正,厌恶人也要厌恶得合理。公正无私的好恶,便是仁者。

7、做人第一步先做君子,然后你才能做大人。

《论语》里面“君子”出现得非常多。做人第一步先做君子,然后你才能做大人。没有君子,你根本不可能做大人。

君子是基础,他的基本条件就是以德为本。

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应该非常重视做人、做事基本态度的培养,而不是教他多少知识。

因为品德良好,才能越大越受人欢迎。品德欠佳,才能愈大愈危险。

8、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于天地之中,如何与万物共处,才能获得安宁?

孔子提示我们一个思虑的方向:反求诸己。

意思是不要向外求,因为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求人人不理,不如反过来求自己。因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要负起完全的责任,怎么能够推给别人?

9、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改变。

我们中华民族的学问是自上而下的,古代圣贤已经把现在以及未来的事情都讲清楚了,我们只需要以此为典范,认真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可以了。

冷静下来,细心思虑,用心体悟,其实《论语》它并不是我们记忆中所说的家常便饭,它实实在在,是孔门论道的结语所集结成书的人生宝典,而且大部分都是针对人性而发。

由于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是现代人重读《论语》的意义之所在。

10、做人,终其一生,都要全心全意致力于四个字:天人合德。

孔子为什么叫集大成,就是因为到了他,已经把所有话都讲完了。

孔子在伏羲、周文王的基础上,发扬《易经》精神,悟出四个字:叫作天理良心。

天理是天,良心是人,所以天人合一,天理跟人心一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就叫天人合德。

这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事规则,更是我们一生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价值。

11、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是心灵保障。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对人束缚太重,绑得太死,那样做人太辛苦,其实错了。

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是心灵保障。只要照孔子的话一步一步去走,什么时候死都不必在乎,都会心安理得,这才最了不起,而且只要用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

孔子学说的重心在“人”,并不在“神”,所以不重视宗教,而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学说的精神在“行”,而不在“说”。所以读《论语》,最好把论语的道理,实践于日常生活之中。

只有真正做一个论语人,才是确实了解《论语》的人。

本文内容:曾教授箴言汇编



曾师仙逝两周年,一起献花纪念 


2018年11月11日,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84岁的曾仕强教授完成了自己的人间使命,耄耋以终,回归大道。

时至今日,敬爱的曾教授离开我们快两年了。大师虽逝,懿德永存。

生命的伟大在于身后不灭的丰碑和集体永远的传承!而传承最好的方式就是师法其志:

正本清源复兴中华道统文化,让教授的智慧永远传承下去!我们一直在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贵索求不违仁——《论语》悟读【69】
论语讲案|第一篇学而之第16章
学习论语心得的心得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论语》没有那么难
7
儒家的贫富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