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很多人就栽在这里……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053戳上方蓝字关注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林语堂曾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是最伟大的悠闲者。

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能把人生中方方面面的事情安排得妥帖周到。

既能努力力争上游、勇往直前,也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这让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中国人的这套处世智慧,包含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独特相处之道。

那么,这套智慧都包含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分享5条。

1

未雨绸缪,预先盘算

中国人经常有新的愿望,而且盘算得很长久。

比如在职场上,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人事变化,就会引起许多猜测,各自打算盘。

因为中国人习惯未雨绸缪,事先预测,做好准备。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遇事才能够从容不迫。

中国人往往耳聪目明,对周围的情况十分敏感,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联想到很多。

所以,往往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点消息走漏出来,大家都会暗自盘算起来,为自己的将来及早做准备。

长久如此,就养成了中国人喜欢预先筹划的特点。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凡事预先筹划?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 第一,放长线钓大鱼。

看得长远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好的报酬。

比如预先知道有大鱼,而且不容易钓上,必须把长线预先放得远远的,以待大鱼游过,慢慢钓起。

  • 第二,掌握先机。


事情的征兆常常模糊而不明显,等到一切明朗化已嫌太迟。

要在模糊当中看出端倪,才能够及时掌握先机,以免晚了一步,徒然悔恨。

  • 第三,预卜未来。

既然先机难明,不如设法预测未来。

比如我们都喜欢占卜,对未来的可能变化都很有兴趣,主要是为了掌握先兆,以便放长线钓大鱼,有丰盛的收获。

中国人普遍警觉性很高,当然也可以说成怀疑心很重。

遇有风吹草动,马上要提出对策,充分掌握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心无恐惧,当然可以悠然自得。

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中国人主张凡事尽力而为,但是并不能保证成功。

孔子尚且感叹“遇不遇者,时也”,可见生逢其时,或者生不逢时,对于成功与否,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大家嘴巴上说算命、看相不科学,是迷信,实际上偷偷地遍寻高明,要求指点。

知识程度越高,官职越重要,好像越相信上天,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不管信与不信,对于占卜、算命、看相、测字、求神问卜,请求上天启示、菩萨开悟、高人指点,都相当有兴趣。

民间信仰的主旨,也在求天保佑。

那么,中国人所说的上天,是不是迷信呢?答案依然是“不好说”,因为要看你怎么说。

实际上,中国人心中有“天”的存在,意在求得上天与人之间的一种感应,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去因应,就一点不是迷信。

所以,我们一定要抱持一种正确的态度。

  • 首先,要明白天命不改。

该得的,一个也少不了;不该得的,一个也多不了。

天命既然不可改,唯有听天由命。最要紧的,是一切凭良心,以求好心有好报。

  • 其次,凡事要尽心而为。

深信心想事成,凡事成功与否,决定在心。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必须尽心尽力,才有成功的希望。

万一失败,也用不着气馁、伤心、丧志,得以问心无愧。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同样含有谋事在天,成事在人的意思。

中国人相信小事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大事则谋事在天而成事在人。大事天定,人只是承办而已!

3

深藏不露,量力而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明哲保身,深藏不露。

认为有能力不一定表现,还经常喜欢伪装成没有本领。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总觉得中国人神秘、奸诈、不实在的原因。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保留实力,不强求出头?为什么长辈总会告诫年轻人尽量少表现,是明哲保身之道?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 第一,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越出名,遭遇的麻烦越多。那些锋芒毕露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同样越有能力,承担的责任越重,所要承担的事情也就越多。如隐藏实力,凡事才有量力而为的可能,省力省事。

  • 第二,不要夜郎自大。

中国人对那些自我膨胀,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的人,大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背后则嘲笑其夜郎自大,不自量力,表示十分看不起。

  • 第三,慎防人上有人。


自己的本领高强,也要慎防人上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所以
深藏不露,以免泄露自己的实力,招来更为强大的破坏力,对自己不利。

当然,深藏不露并不是不露,而是站在不露的立场,来求取合理的露,以免露得过分或不及,对自己有害。

有能力必须合理地表现,但是凡事量力而为,才能恰到好处。

4

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中国人做事,完全“看着办”,一切随机应变,并无一定的模式。

随机应变,好像是中国人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

我们的处事原则,不外乎论关系、套交情、看情况。

而关系、交情和情况三者,时时都在变动,所以中国人讲求适时应变,以求得此时此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时机变动,方法和态度都要随着调整,中国人看似毫无原则,变来变去,其实是见机行事,最终达到圆满的结果。

要实现圆满的结果,就要掌握随机应变的原则:

  • 第一,时机未到时,不妨以逸待劳。

时机不利时,要“守”、要“待”,叫作“度小月”。

时机有利时,趁时而动,及时而为,可以事半功倍。保留精力以待不时之需,不要乱动、蠢动。

  • 第三,时刻保持警惕,慎防情况变化。

时机改变,原本会成功的,也可能变成失败而功亏一篑。

把握最后关头,才能确保万事顺成。哪怕是一路顺风,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 第三,预先作好备案。

聪明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能临危脱逃,以免被擒。

处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应该事先想好各种应变之道,最好再加以沙盘推演,才能在时机变化时,高枕无忧。

5

无欲则刚,知足常乐

人之所以不够刚强,常常委屈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主要是因为自己欲望太多,弄得一点骨气都没有。

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以致为名为利,一辈子痛苦。

如果减少欲望,自主的程度便会增高,这样的人,当然刚强得多。

随遇而安,知足也就常乐。

中国人能够过着毫无压力的生活,和这一种观念有密切关系。

中国人知足常乐的表现,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种:

  • 第一,叫作不敢为天下先。

俗话说,人不当头,木不当轴。再结实的木头,当轴心也承受不了多久。

人要当头,责任马上加重,压力也就随之增大;中国人不为天下先,凡事退让一步,才能自保。

  • 第二,叫作不以胜败论英雄。

这次挫败,下次可以再来。一时成败,实在不必计较。

何况功没过存,所有功劳最后会被人一笔勾销,所以中国人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 第三,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作功没过存。功没,表示没有人会记住别人的功劳。过存,告诫我们别人会长久记住我们所造成的过失。

中国人主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居于功没过存的事实依据。

凡事,知道不必争一时,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乐天知命,对胜败处之泰然。

既然已经尽力,问心无愧,虽然失败也无所怨责。自然能过得更快乐。

 

有人说,学会处世,是人生的第一学问。

而学会的另一层含义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是于日常生活中去用,变成自己的习惯和思维,不断提升自己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那些感慨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朋友,无非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没有去践行。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好书推荐

了解中国人习性

发挥中国人智慧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点击下图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为人,360度处世
精妙话语,人生智慧
人生感言3000句,修身处世大道理(211--240)
【修身与处世】之二十二
《传世处世秘笈》
6条处世智慧,让你超越身边90%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