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语:7天就能学会,为啥没能普及?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撰稿: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提起世界语言,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英语,但是在历史中,还真有人发明了一个叫做“世界语”的语言,那他为啥放着这么多现成的语言不用去发明一门所谓的“世界语”呢?世界语的发明者,以及这门语言背后有什么故事,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世界语的发明者是一个犹太裔医生,名叫柴门霍夫。

他生活在19世纪后期的俄占波兰,他出生的小镇有四个民族的人居住,日尔曼人,波兰人、犹太人和俄罗斯人。这四个种族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尤其是语言不同,所以他们经常互相产生偏见和仇恨。

◇ 柴门霍夫(1859-1917)

柴门霍夫认为正是语言不同,人们才不能互相交流,偏见和仇恨因此产生,而柴门霍夫从小接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博爱仁慈是解决人类互相仇视问题的终极方案。

可是,别说四海之内了,就在他生活的小镇子里,四个种族的人都因为语言问题恨不得把彼此给捅了,这怎么能行呢,所以当柴门霍夫在上中学时,他就试图创造一种人类共同的语言,以使不同民族的人可以好好地互相交流。

后来柴门霍夫先后到莫斯科和华沙学医,毕业后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他一直学习外语,先后掌握了十二门语言,这些语言涵盖了欧洲各国的主流语言,也包括拉丁文这样的古代语言,在此基础上,柴门霍夫于行医之余,致力于在这些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构造一门简单易学的新语言。

◇ 工作中的柴门霍夫

他对这个新语言的期望是必须简单易学,构词语法必须尽可能简单,在此基础之上,世界上的人们才愿意学习它,用它解决语言不通的隔阂。

于是,柴门霍夫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以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和罗曼语族的单字为基础,将文法尽可能地简化,使书面文字和发音完全互相符合,创造出了一门新语言,这门语言大量借鉴了已有欧洲语言的样子,比如说“你好”,念saluton,跟法语的salute,杀驴是一脉相承了。而它的“好的”,写作Jes,跟英语的Yes很像,诸如此类。

 世界语名词都以“-o”结尾,名词复数都以“-oj”结尾,名词作宾语时则再加上一个“-n”变成“-on”或“-ojn”。它的形容词都以“-a”结尾,而所有从形容词派生而来的副词则都以“-e”结尾。

1880年代,柴门霍夫以“希望大夫”为笔名,出版了介绍自己新语言的相关书刊。他的这门自创语言一开始被翻译成“希望大夫语”,这个名字传到中国之后,最开始按照音译被翻译成“爱斯不难读”,后来被翻译成“万国新语”,而柴门霍夫发明这个语言,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交流,最终消除隔阂,达到世界和平,所以最终一个约定俗成的翻译,也就成了“世界语”。

世界语诞生之后,柴门霍夫用了约十年时间将外语文章译作世界语,同时也直接用世界语创作散文与诗歌。在这个过程中,世界语很快就流传开来,起初只是在俄罗斯帝国疆域内以及东欧地区,之后延伸到西欧、美洲、中国和日本。早期的世界语者是通过通信和杂志交流的,后来就有了“世界语大会”,通过这样的形式,会说世界语的人越来越多。

◇ 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相比于其他语言,世界语太好学了,有传言说“七天就能学会世界语”,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这样的一门语言很快会成为主流语言之一。

美军曾经出版过“世界语军用喊话手册”,还规定演习的时候如果遇到抓俘虏的环节,必须用世界语喊缴枪不杀,因为美军高层认为将来的敌人很有可能就是操着世界语的一群人。而在中国,当时一度流行汉字拉丁化的风潮,语言学家钱玄同和文学巨匠鲁迅就曾经主张干脆用世界语代替汉语,反正“爱斯不难读”嘛,真要这么实行了,扫盲工作就大有希望。

◇ 在中国,1938年5月成立了“延安世界语协会”。

◇ 中国举办地世界语大会

不过,世界语也在那个时代非常招一些人的恨。这肯定让政治强人不满,因为他们要让大家听他们的,那就得让人们觉得自己的民族最牛,自己的领袖最伟大,为此就得煽动民族仇恨,还得信息封锁,让老百姓不知道世界上别的国家咋过的。

那这世界语创立的目的就是让全世界方便交流,这不处处跟政治强们对着干嘛,所以在一些典型的封闭国家,世界语被严厉打击。

这当中最典型的当然是纳粹德国,由于柴门霍夫是犹太人,纳粹德国对世界语的迫害更是变本加厉。

◇ 柴门霍夫的小女儿Lidia Zamenhof (左)死于纳粹大屠杀

纳粹这样子,另一个苏联也没好到哪儿去。苏联刚建立的时候还想着解放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非常欢迎世界语,甚至他们还有自己的世界语协会。

然而到了1937年,斯大林搞大清洗的时候搞出了很多的所谓外国间谍,那你说着一种很容易跟国外人士沟通的语言,那成为苏维埃的叛徒败类的机会,不久大大增加了吗,所以不但苏联的世界语协会遭到取缔,登记在册的世界语者还惨遭流放乃至屠杀。

◇1931年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世界语联盟会议,图中的这些会世界语的人未来的日子并不好过

◇ 比如欧内斯特·德雷仁(1892-1937)曾任圣彼得堡世界语团体“希望社”社长、创立第三国际世界语部。大清洗时,他被扣上“创立领导反苏恐怖组织”、“以该组织帮助破坏和恐怖主义工作”和“德国间谍”等指控,在几个月内即被判处死刑并迅速枪决。

整个斯大林时期,苏联都禁止使用世界语,直到1956年斯大林去世之后,禁令才得以解除。

等到20世纪后期,几经战乱,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渴望愈发强烈,世界语再一次被视为能够达成世界和平的语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1954年推介以世界语作为国际沟通媒介,而且很多门户网站,比如谷歌,也都提供世界语的版本供大家浏览,谷歌的智能翻译也在2012年提供了世界语翻译的服务。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17年为柴门霍夫年

不过,对世界语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受众不多。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世界语创立时理想太高尚,什么促进人类和平,普通小老百姓哪关心这个,别说七天学会世界语了,七个小时都不愿意搭进去。

所以直到现在,世界语全球的使用者估计也不超过两百万人,也没有任何国家说把世界语当成官方语言的。而全球能把世界语当成母语来用的人就更少了,估计也就两百多人,这其中就有著名的金融大鳄索罗斯。而直到今天,说起“世界语言”,大家的第一反应也就是英语,而不是世界语。

可以说,世界语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发明语言的尝试,其动机不可谓不高尚,但语言的实质本身也就是日常交流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自然是要遵循当地的习惯,一代代传下来。而发明出来的一套语言就完全没有这个底子,所以,这样的世界语即使简单易学,去学习它的人始终也不多,它最终也没能成为世界主流语言。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世界语
世界语创立日,揭开这个“冷门”通用语言的神秘面纱
镇江往事:“世界语”和镇江的一段渊源
让欧洲弱肉强食的各族人民和平共处不易,但是这位生在波兰,通晓俄语的犹太人柴门霍夫做到了!
134年人类理想回顾:1887年7月26日世界语创立日纪念日 | LinkedIn
世界语为什么流行不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