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海通航:苏联也出了个“隋炀帝”?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9分钟

常看我们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俄罗斯对于寻找出海口有一个执念,所以把自己找成了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不过这些出海口都离的比较分散,相互联系要绕的很远,为此从沙俄时代开始,他们大搞基建工程,把能去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和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里海的航道连接到一起。

因为五条航道都经过莫斯科,所以莫斯科也被称为“五海之港”,那么这5条航道是怎么形成的,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五海之港”莫斯科

俄罗斯面积广阔,国内基础设施不发达,想经营运输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航运,恰好俄罗斯国内有很多河流,其中流向里海的伏尔加河被称为俄国的母亲河,为了运输需要,在沙皇时期,俄国就开凿了一系列的运河和水库,这些工程被统称为“马林水系”,通过这些水系伏尔加河可以直通流经圣彼得堡的涅瓦河,涅瓦河出去就是波罗的海,这样里海和波罗的海就率先连在一起。

等到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掌握国家政权,成立苏俄,此时圣彼得堡的内部势力错综复杂,有保皇党,有布尔什维克反对派,还有白军,一些想密谋推翻苏俄的外部势力也活动在圣彼得堡内外。

◇ 十月革命油画

布尔什维克一看,圣彼得堡不是咱们待的地方,得到相对偏僻民众相对好管的地方去,同时这座城市又不能太落后,想来想去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莫斯科。

苏俄政府迁都后刚刚站稳脚跟,就开始琢磨前朝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新首都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本朝的交通很依赖船运,不过俄国的几个出海口都极为破碎,从黑海到波罗的海走陆路只有两千公里,但走水路需要4000多公里,途中还要经过好多国家,很不安全。一战时期土耳其封锁了黑海的出海口土耳其海峡,德国封锁了波罗的海,导致俄国的两支舰队全变成了湖军,可用的出海口只剩下北冰洋的摩尔曼斯克,而黑海和北冰洋又没有河道连接,乌克兰土地里长的小麦没法运出去外汇,沙俄帝国就只能坐吃山空,等着二月革命把他赶下王位。

另外再看新首都莫斯科,虽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莫斯科就不那么受重视,现在让它行使首都的职能,多少有点力不从心,不说别的,光是首都几百万人喝水,莫斯科就供不上。

◇ 五海通航航道网示意图

为此等苏俄成功吞并其他国家变成苏联后,高层就开始计划修运河,解决饮水问题和交通问题,按照苏联高层的设想,莫斯科要挖一条水道连接伏尔加河,以打通到里海和波罗的海;伏尔加河再挖一条水道通往顿河,顿河的出海口是亚速海,同时顿河也能通到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港;北边再挖一条沟,让北冰洋的边缘海白海跟波罗的海连在一起。

自此里海、波罗的海、亚速海、黑海、白海都能实现互通,这就是莫斯科“五海之港”的名称由来。

1931年,最北边的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工程开始修建,在营建之初,有经济学家给斯大林写信,认为白海航运并不频繁,为了这条运河投入劳动力和设备在经济上并不划算。

◇ 白海波罗的海运河,拍摄于1933年

◇ 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设中的管理人员

但他们小看了慈父的创意,建设运河的主要劳动力是那些古拉格劳改营里的囚犯,为了节省金钱,囚犯们只有原始的斧子、锤子,缺少炸药和机器,在面对挖土、炸石头这种大工程时,就只能用手推车和脚手架,几十万囚犯就这样几乎全靠人力完成了“奇迹工程”的建造,两年后运河完工,比预定时间还提前了四个月。

而奇迹的背后是苦役劳工们的血和泪,光是在白海运河项目的第一个冬天,就死了两万五千人,总共死亡人数更是难以估算。到后来囚犯都不够用了,斯大林又调来一批新囚犯,以至于后人严重怀疑斯大林抓人的原因就是让他们去免费修运河的。

◇ 修建运河的古拉格囚犯

◇ 修建运河的古拉格囚犯

苏联高层也知道他们这个做法遭遇的非议太多,于是找到了很多笔杆子来洗地,其中就包括大文学家高尔基,高尔基主编了一本跟运河工程有关的书,在书里大肆赞扬了契卡工作人员的伟大,但对劳工的悲惨命运一概不提,也是因为这篇作品让高尔基晚节不保,十年前他还能因为批评列宁被迫流亡海外,写完这本书后别人都说他是斯大林的传声筒。

话说回来,斯大林这种抓人修工程的政策非常成功,到1938年莫斯科通往伏尔加河的莫斯科运河也修建完毕,自此莫斯科已经能连接里海、白海、波罗的海三海,航运中心的地位初步形成。

◇ 1934-1937年正在修建中的莫斯科-伏尔加运河

◇ 第一艘驶入莫斯科伏尔加运河船闸的客船

二战爆发后,这几条运河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战争初期苏联的工业力量主要击中在西部,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苏联政府尽一切努力把工业设备沿运河迁到大后方。在列宁格勒围城战其间,送到前线的军事援助大部分都是从运河送进城内,要是没有这些运河,苏军大概率坚持不了那么久。

最后一条连接顿河跟伏尔加河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投入资金营建,当然主要劳动力也是由战俘和各类犯人组成的无偿劳动者,1952年修建完毕,伏尔加河到波罗的海的马林水系又在60年代得到一番修复,自此苏联“五海通航“的计划终于完成,莫斯科成为“五海之港”。

◇ 顿河-伏尔加河运河上的大闸门

这项工程确实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曾经需要走地中海、大西洋才能完成的运输工作,现在走内河就能解决了。1985年伏尔加河年运货量700多万吨,创造了历史记录,苏联也在伏尔加河沿岸建设了一大批造船厂,冷战时期苏联有200多艘潜艇都生产自伏尔加河上的造船厂,至今伏尔加河的造船厂仍然是俄罗斯的潜艇制造中心。

俄罗斯海军还建造过一款猎豹级轻型护卫舰,都在伏尔加河建造,其中两艘在里海服役,两艘出售给越南,可见他们出海真的是没问题。不过受河水流量和水深的限制,五海通航的大部分航道只能走一些小船,像莫斯科号那样的万吨巨舰是走不了的。

所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其他几支舰队都没有支援黑海,因为航道太狭窄走内河过不去,说到底这五海通航只是俄军在几个出海口间隔太远的前提下,做出的一个权宜之计,俄军真正想要的还是南边温暖的出海口,不过自俄乌冲突以来,黑海舰队伤亡惨重,乌克兰的反舰导弹和无人快艇已经把黑海舰队彻底关在了港口里。在这种要被人瓮中捉鳖的情况下,就算他们有再多的五海工程,也解决不了太大问题。

走外海土耳其还不让过。现在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沉没,代理旗舰马卡洛夫也受创,舰队里已经没多少大船了。所以在此诚心劝谏黑海舰队,趁着你们还能在黑海和亚速海航行,就赶快风紧扯呼,通过五海通航体系转移到别处才有可能生存下来,不然等亚速海被反舰导弹所覆盖,你们可就真的成瓮中之鳖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内陆建造的潜艇如何出海?
波罗的海、白海,俄罗斯的北方门户
俄罗斯的内河航运有多发达?
苏联建设的三大工程,俄罗斯至今受益
摄影,未来之路是什么?他告诉你!
图说----俄罗斯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