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佩荣:诗经里最动人的一首诗,讲什么?原来只为告诉你一个字
userphoto

2023.09.29 北京

关注

孝是最自然、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成为人珍惜生命、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
——傅佩荣

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国学教育,有人就问我,给小孩子启蒙,读什么经典好呢?

小孩子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你先给他念诗词,因为诗词有韵律、有情感,念起来朗朗上口,小孩子接触起来比较容易。

念诗词的话,当然首推《诗经》。

1

《诗经》最动人的一首诗

《诗经》之美,在于展现人间真挚的情感。

人间一切情感的源头,在于亲情,包括夫妻、父子、兄弟三种关系。

其中,父母的慈爱与子女的孝顺,自然位居核心。

说到《诗经》中最为动人的篇章,是哪一篇?

我一定推举《小雅‧蓼莪》。

每一个读懂《蓼莪》的人,都会被它里面所描写的那种亲情所感动。

《蓼莪》讲的是什么?

它描述的,是百姓劳苦行役,不得终养父母,于是想起父母深恩,不禁悲从中来。

2

那长得高高的,是抱娘蒿吗?

蓼莪全诗分为六章,首章写道: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莪”为蒿的一种,其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

这一句是在说:

那长得高大的是莪吗?

不是莪,只是一般的蒿菜。

可怜啊!我的父母,为了生养我而辛苦劳动。

我们古代的诗歌习惯是借物起兴,那是长得高高的是莪吗?

连植物都有“抱根”而生的,我一想起父母,就为自己无法终养他们而惭愧。

3

没了父母,家就不再是家了

第三章批评王道崩坏,小民痛苦,父母皆逝,让人彷徨,其中后四句是: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母已逝,我失去最后的依靠;

一出门就怀着忧愁,入了门又像还没有到家。

没有了父母,家怎么算家呢?

天子与国君不再可信,政府只知压榨百姓,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除了呼求父母,还有什么指望呢?

4

天下最难报答的是父母恩

第四章是重点,前后八句一气呵成,无限哀痛: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连下九个“我”字,体念至深。

意思很清楚:

父母生我养我,爱抚我照顾我,成长我培育我,思念我叮咛我,出入都怀抱我。

想要报答这样的恩情,连昊天都无法穷尽。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就算天地再大也没有我容身之处。

5

从《诗经》开启正道人生

中国人重视孝道,肯定“百善孝为先”,就是源自《诗经》这一类诗句的启发。

昔日唐太宗生日时,想到自己在这一天要承欢膝下而永不可得,就口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诗。

孝是最自然、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成为人珍惜生命、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顾念亲情,思念父母之恩,再由近及远推广出去,就不会偏离人生正途太远了。

儒家向来重视学习《诗经》,一方面推崇其“思无邪”的要旨,肯定真挚情感之可贵,认为“真诚”能引发向善的力量,由此可以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则聚焦于亲情,亦即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为出发点,推广到各种人际关系。

有关系则必生情感,喜怒哀乐若是发而中节,表示修养抵达理想层次,人生的快乐也将如影随形。

德行的修养需要一生的努力,而审美的意境却是随手可得的。

只要熟读《诗经》,不难享受这样的意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诗经》基于人间亲情
古诗词日历 | 《诗经·蓼莪》
诗经·小雅·蓼莪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最早在诗经中
【跟名师 学吟诵】徐健顺老师《蓼莪》吟诵解说
《诗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