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校行 | 人类只是变复杂,并没有更聪明

4月15—16日,傅老师做客由武汉大学崇简人文教育中心主办的「崇简人文大讲堂」,与300余位师生一起探寻《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与价值》。

傅老师以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整理撰成的《论六家要旨》为线索,对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六家的核心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厘清先秦主要思想流派的脉络,指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包含三种价值观:

● 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易经机体互动论;

● 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儒家人性向善论道家天人合一论

● 向着超越开放:成就圣人与真人

这些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员提问:

傅老师您好,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的时间段,学术上称为「轴心时代」,中国出现了孔孟老庄,西方也出现了哲学文明,未来会不会再出现后轴心时代?如果有,那么您讲的中国的文化理念,对后轴心时代思想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傅老师解答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准确来说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其中以四个人为代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以及犹太人的先知耶稣,并称为「四大圣哲」。

四大圣哲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他们共同关注于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自我的觉醒」。

印度有严重的种族阶级区分,释迦牟尼提出「众生平等」,这句话在等级森严的印度有革命性的跨时代意义;

希腊是城邦时代,每个人都属于城邦,苏格拉底站出来说「人不应该属于城邦,应该追求真理,因为人的生命具有独立性」;

犹太人是最特别的民族,耶路撒冷是他们心中的圣殿,但耶稣说,「朝拜不一定要在耶路撒冷,要以你的心去朝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在中国,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路边老百姓脑袋里的思维你没有办法夺走,明确强调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四大圣哲提出的观点是:人类社会事实上是由每一个个人所组成的,个人以前属于一个群体、城邦、阶级、种族或者国家,现在个人需要凸显出他生命的价值。

但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特色——他们强调凸显个人的自我觉醒和生命价值,但都没有得到那个时代的普遍肯定。

释迦牟尼的佛教虽然开始得到一些肯定,但千年之后整个被驱赶出印度;耶稣被族人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苏格拉底被诬告而死;孔子如「丧家之犬」不被重用。

为什么他们的思想没有得到普遍接受?因为人类的社会永远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发展,但四大圣哲异军突起,等于是突然出现一个高峰,一般人跟不上,而且到今天也还没有跟上。两千年来,人类的思想只是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并没有达到新的高度。

谈到未来的文化发展会怎么样,说实在的,需要这个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就我个人来说,现在的使命就是要找回孔子、孟子真正的思想

秦始皇开始有了帝王专制,南宋之后朱熹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朝、明朝被当做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700余年,所有中国人从启蒙开始,所念的儒家都是朱熹注解的儒家,但这不是真正的孔孟思想,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我完全不能接受。

所以我的目的只有一个,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这个文艺复兴是回到先秦时期。

学员提问:

老师您刚才提到了秦始皇,秦始皇为何弃儒家,选择法家?

 

傅老师解答

儒家思想提到政治有个原则:「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孔子孟子认为所谓的国家管理者一定要自身具备很好的修养,以尧舜做标准,不能胡作非为,要守规矩。哪个封建帝王能受得了这个原则?所以每个帝王都怕儒家,宁可弃儒家不用,用别的思想,譬如法家。

为什么我讲儒家绝不讲荀子?因为在我看起来荀子不能算儒家,他对「天」的看法,对「人性」的看法,跟孔孟分道扬镳,所以荀子后来教出两个学生——李斯、韩非,他们最后都成了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这种人你说他是儒家,我万万不能接受。

但秦始皇就喜欢法家,因为法家就四个字,「尊君卑臣」。封建帝王都喜欢这四个字,国君无限往上推升,大臣压低,老百姓负责交税,交税之后让我享受,哪个帝王不喜欢?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冉有,一个叫子路。有人问孔子,「孔老夫子,你这两个学生能不能算『大臣』?」孔子吓一跳,「我这两个学生怎么能算大臣呢,差的远呢,只能算『具臣』。」有专业能力的叫「具臣」,真正的大臣当配得起着八个字,「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我用正道来服侍国君,行不通就辞职,这是孔子所谓的大臣,也是儒家思想。

>>>他们这么说<<<

在这个KPI盛行的年代,要保持对于周遭环境及人文的细腻关怀和怜爱。

——《易经》班学员钟伟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听先秦诸子,是赞服,是欣赏,无隔阂;听《易经》,是惊喜,是叹服,因为过去并未体会到经中妙义,甚至还心怀偏见,在傅佩荣教授解析下,心中邪见涣然冰释。被老子、孔子这样的圣人赞誉过的经典确实非凡。一点感悟:传统经典并非远不可及,与其它经典一样,《易经》给人以迷信外衣的是迷信的人心,而不是经典本身。

——匿名听众反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听了傅佩荣老师的课,开始对国学少了狂热,多了理性;少了虚无,多了真实。复杂的问题真的简单化了,很好。

——匿名学者反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课后,傅老师和微信报名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国学寻美高校行<<<

「国学寻美高校行」是傅佩荣老师2017年的高校公益讲座系列活动的主题,傅老师通过身体力行的讲座,和高校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国学,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为师生答疑解惑。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哲,有三个出现在轴心...
国学与“做人”
《国学溯源》自序
儒家正心、道家静心、佛家明心
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书摘|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中西古今
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