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佩荣:为什么我的时间比别人多两倍?学会3个秘诀,你也能高效运用时间

出版界一位朋友建议我写一本“时间管理”的书,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我是工作效率很高的人。

我承认这是事实。多年以前,我除了在台大专任教职,平均一年讲座二百场,出四本书。

大家可能会好奇,我为什么能做这么多事?解释这种效率,我可以打一个比方:

假设做一件事需要十分钟,那么通常我们在事前会“犹豫”十分钟,在事后又“后悔”十分钟,结果总共花去三十分钟。

可见,我们大多数人做事,往往会花去原本所需时间的三倍。

01

减少犹豫与后悔的时间

我的做法很简单:事前不犹豫,事后不后悔。

于是,三十分钟可以充分利用,然后效率自然提高了。

不过,这种效率是长期自我训练的结果,以我的写作为例:

我在大学时代就练习翻译,主要是从英文译为中文,所需用心的是理解英文与表达中文。

英文提供内含与思想,中文则侧重形式与技巧。

翻译的目的是让不懂英文或没看到英文的人,可以理解原文的意思。

藉此,我养成了高度的同理心,就是很容易从读者的角度及眼光来看看自己所译或所写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英文哲学作品中的推理及铺陈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的运思习惯,形成了说理的特性。

我的文章以说理见长,其故在此。梁启超先生的“笔锋常带感情”,是我羡慕而无法模仿的。

我深信: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限制,才可发挥自己的能力。所谓限制,就是给自己画定范围,绝不去做太过勉强的事。

譬如,我在《皇冠》写了大约三年的专栏,后来还是婉谢了主编的美意,自动停笔。

主要原因是,该刊其他文章多半以抒情为主,使我在执笔时觉得有些压力,甚至成为苦恼的来源。

02

只做拿手的事且立刻动手

如果要做自己“能够做并且愿意做”的事,那么自然比较得心应手,甚至可以在工作中品尝乐趣。

所谓“举重若轻”,即是此意。世间之人,各有所长;分工合作,才可皆大欢喜。

我为自己所设的限制包括:不碰政治、不上电视、不应酬。即使是邀约写作,我也会避开不熟悉或未研究的题材。

换言之,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的秘诀。表面上,我是被动的,亦即是由别人提出邀请;事实上,我保有决定权,若无把握就谨慎拒绝,或者推荐更合适的人去做。

一旦答应,就立刻动手。理由是:既然答应了,就是职责所在,现在不做,将来还是要做;与其逼近期限再写,不如早些解决,以便不影响自己的作息。

有些报纸主编认为我是“快笔”,几乎可以“按时索卷”。晋朝袁宏的“倚马可待”并不难,难在他的文情并茂。

我做不到文情并茂,只能求其说理明白,并且不耽误别人编报的时限。

说做就做,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我的老师杜普瑞先生,在他的一本书的序言中提到:书中许多观念不尽完善,总想留待将来修订;但是人生苦短,有些事“现在不做,永远都不会做”(Now or never),那么还是放手去做吧。

世间没有完美。甲以为完美的,乙未必认同;今日以为完美的,来日未必认同。时间像流水一样,你做或不做某件事,它都是悄然流逝。

因此,想到就做,是把握生命、活得踏实的第一步。

03

平时注意培养实力

当然,立刻动手的前提是,自己的实力可以胜任这件事。所以,我们在平时最要注重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实力。

依然以我写作为例,写文章不能提笔就上,真正的工夫在于平时的观察与思考。

所以,我的预备功课并不轻松。

平时念书看到精采的观念,固然随手记下;阅读报纸与杂志时,也不忘取其可用的材料;甚至在看电视与电影时,也会默记重要的对白、画面与故事。

这些片纸只字在我提笔时,成为灵感的泉源,使我的思想获得具体的印证。

我的“思想”是作品的底基,是我三十年研读哲学的心得。

但是,再好的思想也不易获得大众的认同,除非我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印证的机会。

也正是在这种写作的过程中,我得以体认了哲学与人生互动的丰富趣味。

时间管理的具体运作,在于抉择之明快及正确。

就像下笔一样,每个语句都有多种表述方式。你能判断何者更好吗?要有勇气与抉择,并在发现误差时勇于改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功人士保持高效率的十二条秘诀
表妹的哲学:怎样才能让快乐多一点
自我管理的3个秘诀,轻松提高3倍效率
【充电】时间不够用?18分钟让效率翻番的秘诀请收下
3招教你识人看人
我花了3年时间,领悟这个时间管理秘诀,工作效率提升了8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