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25自己谋生尚不易,难当致富带头人

甘肃榆中县,北山中连川乡野韭川村,1997

农村有的地方能挣到钱,有的难挣钱

  邹蓝/文,图

   笼统鼓励百万毕业生下乡或回乡创业或当致富带头人,是理想主义的。学了点书本知识,他们刚毕业,在待业中或刚干了半年一年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都很缺乏,有些人自己能否养活自己都还是个问题,竟然下了乡就能当致富带头人?难就一个字。

    中国农村不是一统的。按照距离特大城市、省会城市、重要工商业城市以及普通城市和县城的不同距离,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出都不同。距离京沪广深等千万量级人口城市一百公里外的地方,蔬菜以及养殖都有很大机会。而省会城市和重要工商城市100公里外,依然还有些机会。但是普通城市100公里外,机会就很少了。而县城100公里外,机会就可能没机会;可能距离县城10公里有直接的商业机会(所谓直接,就是可以不通过中介)。

太远的地方,那就是传统农业的天下。而种粮如果没有补贴,而不是规模种粮,那基本无利可图。远郊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多都是一村一品或一镇一品的长期分工专业化具有无形资产可以依托的结果。

因此笼统说到农村乡土上挣钱,而不详细指引,是会有误导的。

京郊、沪郊、深郊(现在深圳理论上都没有农村了),广郊等,如果有户口,那基本上就是弯腰捡金条。种房子收房租,每月一个麦子黄。

长沙,武汉,成都远郊,估计还是有不少挣钱机会。但是弯腰只能捡到几块几十块钱。

至于榆林、昌图、杭锦旗、都兰、盐源、镇雄、大方等县或中西部县级市的远郊农村,弯腰都很难看到钱,还甭说捡钱的事。

 近来看到材料,大小城市近郊菜篮子大棚包括温室,现在闲置的越来越多,据说有的直接转成了家禽家畜饲养场。原因是投资失败,缺乏技术,人员断层,土壤恶化,失去对市场信心等,也包括正常退出。这五个原因,如果有针对性培训新下乡人员,或许可能有点办法挽救。我也注意到农业部长老韩批评基层政府乱禁养殖场。养殖场固然有污染,只是要规范,不能禁。因为这也是农人的生计。

纯农区,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的补贴,就是在发达沿海城市的近郊远郊,要挣钱也不容易。如果是偏远山区,都有移民下山的安排,还甭提就地生活的事,挣钱更不好说了。发展乡村旅游也不可能在那些地方。没天时地利,人只会传统种地而不会新技能,想不穷都难,想致富更难。让各省区市和地市级入职五年内的年轻公务员到贫困县与县乡公务员互相轮岗一年,体验和了解乡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定涉农政策可能更有针对性。

因此看到互联网媒体或平面媒体不时有如此标题,诱惑心活念念的年轻白领下乡去捡钱的标题,就很感慨:

80后女白领辞职回乡做“少庄主” 归隐田园。

是什么让两位高知高薪的白领辞职回乡当农民?

80后白领辞职回乡当创客 把“家乡味道”卖到全国各地

80后白领辞职回乡当“草莓大王”

3年没花一分钱!白领夫妻辞职回乡,爆改祖屋过自足生活

80后”白领辞职回乡当村官

白领辞职回乡创业,3年从驴倌做到身价上千万的大老板

90后高薪女白领辞职,回乡掀起一阵电商飓风

农二代!女白领辞职回乡开拖拉机

女白领辞职回乡当农民养青蛙 经常半夜赶蛇

女白领辞职回乡变“馒头西施” 日均销售3000余个馒头。

这里的“乡”很可能是城郊,或者是交通便捷之地,很少有可能是交通不便而比较偏远的山乡。

根据如此的小概率事件,最近有机构要动员千百万青年人下乡当致富领头人,其有效率大概跟媒体报道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差不多。当肯辛勤劳动而又在城市里打过工的中年农民工,以及在城乡间游荡的农二代都难以从乡村找到钱的时候,凭什么对乡村还不了解就主动或被动员下乡的白领,很容易发现商机就挣到大钱?自己致富无门的刚毕业大学生,竟然换个地方就能带领农民致富?

这里有一个鲜活的案例,贸然下乡,铩羽而归重新进城找工作:月薪过万白领辞职回乡养鸡,亏数十万后回城找工作。

故事的主要梗概,家庭养殖场加网络销售的模式,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麻烦是,请人需要成本,没挣钱就需要哗哗地付钱出去。有的工作留守在村里的中老年人还根本没法干。

青壮年几乎均外出务工,留在老家的,差不多都是50岁以上的人,养鸡、捡蛋等尚可,但要填写快递单、查看监控等几乎都不会。

农场距离可以发快递的镇上邮局10多公里(这个距离表明,该村比较偏僻,不在物流最后一公里覆盖范围内,而物流快递在乡镇大多只能延伸到乡镇以及大村子,否则自己成本就超了),来帮手的父亲和聘请的员工不会开车,骑车也困难。要是去乡镇上买个东西,早上9点搭车出发,停停走走,回来时,已是下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会写字的员工,经过无数次讲解,终于教会其填写快递单和发快递。

养殖场人手不够,老板只能顶上,原本想扩大农场养鸡规模只能暂缓,但不能扩大规模,产出就有限,也就没有更多利润。

筹备的钱很快花完,进展远不如预想。在开拓市场不力,而目标市场对于生态饲养的原生态产品也缺乏信任度。市场回报让农场无法扩大规模,每月的流水除掉人工、成本等综合来算,要亏两三千元。高效物流本来能降低成本,因为交通不便,物流相关成本无法降低。

幸好还没有遇到村霸或者刁难者。但是就留在乡村中老年劳动力的教育水准,也不适合加了电商模式的新式种植或养殖经营。

而满大街超市和小店里充斥的所谓生态土鸡蛋,也让人嘀咕,中国哪里来那么多土鸡下那么多的蛋,能充足供应全国大小商家?

这些疑虑不消除,生态种植养殖产品的生态溢价是难以实现的。而且不成规模,成本就高。而要有规模,合格的劳动力又是乡村里的短板。

因此,回乡创业,一两个因素没考虑到就有可能让事情搁浅。

毕竟,不是每个地方的乡村或山乡都有现成的黄金捡的。

 最近看到一篇有关乡镇干部的专题文章,如果动员青年学子下乡是到基层当所谓的村官,那可能就会忙死在事务中。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每个系统同时有时要叫下边干,工作要留痕,村委乡政府的每人天天12小时,997,一周七天可能都忙不过来这些形式主义的玩意。再加上没成家的待遇低,成家后收入低再顾不上家,前景黯淡都想调走,考走甚至想辞职的都不算很少。因而,少折腾,少翻烙饼,少点形式主义可能对乡村好。有事招呼就去服务,没事别去打扰。

或者省厅局,市局办甚至中央部委要最基层干的事,则应该带钱下指令,好歹让人干活又给了钱,也算让人家图了一头。

 最好让部委办,省厅局,地市局办办公厅办公室处长科长们到乡镇一级去代职一阵科员工作半年一年,就像当年军区司令副总长到基层部队当列兵体验基层部队工作于生活那样。体验几个月部委,省厅局和地市以及区县政府无休无止公文下达要求最基层做这个表格,做那个报告而疲于奔命,很少时间去做本该做的正职业务。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基层怎么回事,该如何协助指导优化基层的工作。

2019/04/14

题图,甘肃榆中县北山,中连川乡野韭川村。这里干好了只是不受穷。乡村旅游这样的事是无法考虑的。

留学400万,年薪40万,多少年回本?

互联网加,还是加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破解对策
【乡村振兴30问】问题20:乡村带头人队伍怎么选?
中国女白领辞职随老公到国外 买地自建房仅花80万
乡镇苦、乡镇累(说出了多少基层干部的心声!)
春节回家|销售额400多万!“深漂”女白领返乡养猪成“幸福乡村带头人”
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