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蓝||辽宁阜新:为何2万一套房子

辽宁阜新:为何2万一套房子

       邹蓝/文,图

因为煤炭资源采掘几乎穷尽,阜新这个辽宁北部与内蒙古接壤的城市,不得不推进城市经济转型。但第一次经济转型不成功,第二次可能不成功,起码是效果不彰,因为房子居然出现2万一套的。

        吐鲁番交河故城旁的葡萄晾房,2万一间的价位吗?

阜新因为2万房而第三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第一次关注阜新,是为我2004年刊发在母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三期的论文《论单一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多元化转型》调研和搜集资料。该论文的概要如下。

中国依赖单一资源的城市和地区很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受机制的影响而被市场边缘化后, 陷入了困境。类似这种情况,国外也有过惨痛的教训。

国外的和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改革实践表明,单一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要想持续发展,除了资金的支待外,还需要地区经济的多元化转型发展。中国依赖单一资源的城市和地区数量很大,大约数百个。按照所依赖的资源分类为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和非金属、贵金属矿等。这种以矿业或林业为单一资源型地区,多依赖于一两种特定产业。其中相当多的林矿地区,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专业分工影响,长期以来没有采取措施扶持地方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由于产业生命周期伴随风险的因素,其主导资源被替代或资源在耗竭的地方经济,其增长大多具有不可持续性的特点。若没有及时培育起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业来,即面临原有资源枯竭而没有替代产业能够接替的窘境。地方经济在内部缺少活力的前提下,失去外部市场的拉动,借助的外部力量也在消失。这使得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更加困难。很容易导致社会经济困局。在更多的单一资源型城市进人困境而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更大压力之前,探讨单一资源型林矿地区如何借鉴国内外同类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经验,从而避免陷人长期衰退,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这是学术话,大白话很简单,原来仅仅靠矿或林子吃饭的地区,一旦矿挖完,林子采伐光后,经济就没了支撑。财政和就业都要出大麻烦。因此,不早需要考虑多两三个能支撑就业和经济的行业来未雨绸缪,就必然会陷于困境。这就是产业多元化的转型的前提。

我最早关注阜新时,阜新在中央和省的安排下开始第一次转型。阜新政府这次转型的目标是让下岗矿工转为菜农,以利用阜新周边的丰富土地资源。调研了解后,我在这篇论文中判断,这个转型必然失败。我的理据是,阜新的无霜期短,露天种菜即便成功,供给本地市场有余,而供应辽宁沈阳锦州等城市则运费高昂,且要与沈阳周边的灯塔、新民,以及锦州周边的沿海农业区等地的蔬菜供给产生竞争,没有竞争力。

况且二三代矿工出身的下岗矿工,早已不熟悉农活。种菜比种粮食技术高,搞不好而赔钱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搞蔬菜大棚,虽然可延长无霜期,但是资金需求很大,管理技能技能门槛更高。因此无论如何,下岗矿工的资金投入种菜的风险很高而且很普遍。一旦出现大规模失败,负担还是在阜新市的财政身上。

后来看到阜新种菜效果不彰,再次转型搞风能发电。20094月新华社的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标题是:44座资源枯竭城市面临转型、煤都阜新将发展农业。到2019年看到如此新闻标题:阜新作为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顺利完成煤炭经济到风电转型。一转而再转,对第一次转根本不提了。而现在,阜新偏远地方56平方米的房子2万元一套。

浙江丽水,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的如此村舍,可能都不止2万一套。

看来多半的原因是人口在流失。而人口流失的原因多半是就业有问题。就业有问题,那么经济转型是否成功还要打个问号。若有机会真想去看个究竟。

2020/8/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振兴十年记:国外竞争对手从不屑到敬畏3
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因煤而立而兴,今“矿竭城不衰”
资源枯竭:最好与最坏的时代
辽宁阜新:多措并举助推经济健康发展
生动的实践 精彩的答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