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散文网精选集033】陈福永《父亲的唢呐声》

现代散文网

除了阅读别无他物


父亲是一位农民,可是他却农活干不来,因此遭尽乡人的鄙视;时局曾让父亲漂泊了大半辈子,但衣锦还乡与他无缘。

父亲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抗日的烽火中度过的,他给地主家放过羊、推过磨、砍过柴。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父亲仍一边放羊一边练习吹唢呐,村里的红白喜事上,少不了父亲的唢呐声。村里人说那叫“氛围”,红事的喜庆,白事的哀婉,全在唢呐声中吹的明明白白,父亲当然决不放过这样一展豪情的机会。此时他穿上汗衫,系一条红布在腰间,再将一条洋肚子毛巾扎在头上,随着腮帮子的一鼓一瘪、十指的此起彼伏,悠扬的唢呐声便响彻四方。此时若是有人夸奖,父亲就吹得更来劲了。

有一次“上九(老家正月初九各村的戏班集中到庙场比赛),听见父亲的唢呐声,看戏的人不是围着戏台,而是围在了父亲的周围,此后父亲的唢呐声在四邻八乡都出了名。可惜父亲艺术的种子埋错了地方,父亲凭它惟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他走村串城献艺讨粮,有一段时间竟完全沦落成了乞丐。

解放后,父亲成了建设青藏公路的一名工人,紧张的劳动之余,父亲的唢呐声就会响彻云霄间。同去的人现在见了父亲还半开玩笑的说:“现在还吹你的米呐呐吗?”父亲笑笑不作回答。他们也笑笑,尔后扔下一句:“当年要是没有你的唢呐声,我们都会变成疯子!”后来我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当年人们凭着一双手、两只脚修青藏公路,那种艰苦无法描述。可以想象,父亲的那一杆唢呐给了人们多少安慰,它既是战斗的号角,也是御寒的心衾,更是吹不尽的乡愁。


后来,像父亲这样的建设者有的成了国家的功勋;有的目睹了生离死别,找机会和理由回了老家。父亲属于后者。好多人不理解他,认为他傻,傻的没出息,对此父亲从不跟人理论,而是将自己建设青藏公路时的照片,象宝一样的保存着。

家庭联产承包后,父亲耕地粗一犁细一犁,没有“蛤蟆口”(耕地好的一种),种地更是粗枝大叶,往往是母亲跟在后边一边骂父亲,一边收拾残局。垛麦垛这可是庄稼人的大事,也是技术活,父亲不会,请人帮忙。那六月天,真是虎口夺粮时,没人来帮忙。在母亲的吆喝声中,父亲硬着头皮自己来,垛的麦垛三扭四歪,最后不得以还得拿来木杠子顶上,以防倒塌。家里农活做成这样,但只要那儿有打鼓敲锣的事,尤其是正月里耍社火,父亲比兔子还跑的快,为此母亲骂父亲“不务正业,是个窝囊废”。我们几个孩子也站在母亲的一边。父亲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对此父亲从不跟我们理论,一点严父的身影在他身上也找不到。


后来我们长大了,很少再见父亲吹唢呐,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下,抚摸他那本发黄的相册和翻看陈旧的黑白照片,好像抚摸他一生的足迹。有一次指给我看:这个人埋在戈壁或山脚,那个死在叛乱者的刀下,还有这个,被大浪卷进了洮河……尔后泪水填满他脸颊的皱纹。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心里有一道无人知晓的伤口。他常说自己是个幸存者,也是个幸福者。跨过了两个世纪,能活到现在,够知足的了。尤其是提起他的身体,父亲就来了精神,“上过高原的人,有几个能比上我?”


后来我工作了,略知一点唢呐的知识,在父亲面前提了提。父亲来了精神,叫我端茶。一罐子茶毕,他吹起了多年没有抚摸过的唢呐来,民间小曲、红色歌曲一曲曲吹下来,面不改色气不喘,让我汗颜。这一次我才真正明白了“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的内涵!

是啊,父亲一辈子平平常常,不太会种地,不会谋职业,被人瞧不起,看来他真是一粒播错了季节和地方的种子,而唢呐,让他忘记了尘世的荣辱,尊卑和苦乐。

作品征集

现代散文网出版散文集,现面向全国征集散文稿件

来稿邮箱xdswj2016@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梳眉
【诗歌部落】仇瑛 | 唢呐(外三首)
青藏公路[五言]
-> 青藏公路
唐永超‖散文:想念您!我的好父亲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赏析:那一刻,我长大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