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散文网精选集122】邓翰川《命理入味三般茶》

命理入味三般茶

文/邓翰川

        电影《心花路放》上映以来,愈来愈多的旅客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大理的散心旅程。他们大多希望在迷人的南诏风情中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找到灵魂的栖息静地。然而事与愿违,游人们似乎没能达成避世的心愿,却在品过白族三道茶的滋味后,开始重新感悟现实,用心体味人生。

        白族三道茶又名三般茶,是大理当地供奉佛事、招待贵宾的一种茶礼方式。相传许久以前,一徒弟向木匠师傅学艺数年,依然未能出师。一天,老木匠对徒弟说:“作为木匠,仅会雕刻手法,还学艺不精,你若能与我上山,找棵大树剧倒并扛回家,才算出师。”徒弟不服,随即跟师傅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便立刻剧起来。然而尚未等到将树剧成板子,徒弟已口干舌燥,想取水来喝,师傅不依。徒弟便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想咀嚼解渴。看到徒弟皱眉咂舌的模样,师傅笑问:“味道如何?”徒弟实说:“着实苦涩。”师傅笑道:“要学好手艺,不吃苦头怎么行?”待夕阳落山时,板子终于剧好,徒弟已经筋疲力尽,师傅便递给徒弟一块红糖,说道:“这叫先苦后甜啊!”徒弟吃下糖后,方觉精神振作,于是努力把板子扛回家中,至此出师。临别时,师傅为徒弟送上一盏茶,添上了蜂蜜和花椒叶,待徒弟喝下后饮茶,师傅问道:“是何滋味?”对曰:“苦、甜、麻、辣俱全。”师傅这才语重心长地说:“学艺如饮茶,必经先苦后甜之洗礼,才能好生回味啊。”从此,三道茶茶艺在大理逐渐发展,成为了待客贵礼。

        楠木茶几上摆放着三只小巧精致的瓷质茶盏,主人提壶依序添茶,客人逐一端盏啄饮,细品“三道茶”的真味。

        第一道茶只斟半盏,色泽暗哑,入口清苦,以舌尖吮之,可领略其青涩况味。这便是“苦茶”,寓意创业之初,举步维艰,尝一番苦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畏艰辛困苦,甘于埋头苦干,才能冲破黑夜,迎来黎明的曙光。宛若把岁月浸透于苦涩之中许久,方能慢慢酝酿出芬芳的茗茶。

        第二道茶曰作“甜茶”,以大理名茶“通感茶”煎制而成,其中添入红糖、乳扇、核桃仁等食材。茶汤八分满,甜而不腻,香气怡人,教人不由一饮而尽,仿若是对前期辛勤付出的犒劳。悉心栽种的树木终于开花,不仅教人感慨“幸得艰辛的引路甜蜜不至太寡”。激励人再接再厉,用心浇灌自己的理想红木。

        第三道茶由蜂蜜、粒炒米花辅以生姜、花椒等佐料调制而成,一饮而下,酸、甜、苦、辣、麻五味杂陈,令人回味无穷,故曰“回味茶”。恰如人的一生,经历过辛酸,拥抱过喜悦,吃过些苦头,感受过麻木,直至尝遍人生百味,才能通达“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的人生淡境,学会从容不迫的待人处事。

        品三般茶时,领悟茶之静,茶之逸,茶之真,不知不觉已超脱于喧嚣世外,在凡尘中与自己的内心坦诚相见。曾闻佛家偈语:茶禅只在个人的茶杯中——“头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只有经过了三道茶的洗礼,才能将命理心得倾注杯中,酝酿出最入味的茶汤。伴随着清幽的茗香,信徒洒脱前行。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载)家之殇(七)||刘根
木匠与学徒
从白族“三道茶”品味人生
老木匠的遗嘱
木匠学徒不易做,要讲“三勤”!
用心去,“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