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讨论]发热!我们有所知、有所不知......(脾脓肿)

病例讨论

发热!我们有所知、有所不知....

01

病  史  特  点

1、患者,女,84岁。

2、因“反复发热5天”于2018-05-16 19:31入院。

3、现病史:入院前5天,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达39.9℃,伴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至XXX医院就诊,急诊查胸部CT示“两侧支气管病变,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左心增大”,CRP:160mg/L,予以阿洛西林钠4g BID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入院前1天,患者凌晨4点左右体温升高,最高至38.6℃,予以退热后体温降至正常,白天体温患者正常。入院当天凌晨,再次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9.6℃,为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急诊拟“发热待查”收住入院。

4、既往史: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曾行心脏起搏器手术。

02

体   格  检  查

体温:37.5℃,脉搏:99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3/82mmHg,神志清,精神软,口唇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无畸形,气管居中,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侧呼吸音粗,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99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左上腹部有轻度的隐痛,其余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阴性。

03

实验室检查

2018-05-12  

外院全腹CT示:脂肪肝,胆囊显示欠清,胆囊管内小结石;胸部CT示:两侧支气管病变,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左心增大,请结合临床,右侧升主动脉旁结节状高密度影,淋巴结考虑。

2018-05-17  

血生化:白蛋白24.5g/L↓、肌酐135μmol/L↑、C-反应蛋白131.9mg/L↑、降钙素原2.17ng/mL↑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0×10^9/L、红细胞3.03×10^12/L、血红蛋白8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7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2%↑  

凝血谱:凝血酶原时间15.0秒↑、国际标准化比率1.2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9.6秒↑、凝血酶时间 16.2秒、血浆纤维蛋白原5.81g/L↑D-二聚体4770μg/L FEU↑  

尿常规+有形成分定量(尿液):尿液颜色黄色、尿蛋白1+(0.7)g/L↑、尿胆原1+(34)μmol/L↑、尿潜血2+(2.0)mg/L↑、尿白细胞酯酶500(LEU)/μL↑、尿白细胞996个/μL↑、尿红细胞65个/μL↑

 腹部CT增强扫描,胸部CT:胆囊切除术后。盆腔积液。左肺下叶少许渗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增大,心包少量积液。

04

初步诊断与诊疗方案 

1、发热待查  

2、2型糖尿病    

3、支气管感染?  

4、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心功能Ⅲ级

 1、心电监护

 2、完善常规各项检查

 3、留取各种标本进行培养

 4、经验给予广谱抗生素  泰能0.5 q8h 静滴

 5、控制血糖

 6、限制性补液

 7、对症支持治疗

05

病   情  变  化

体温变化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PCT

细菌培养

腹部CT

增强超声

06

讨     论

     脾脓肿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据估计,尸检中的发生率在0.2%至0.7%之间,死亡率变化从12.4%至27.6%。然而,影响脾脏脓肿发病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影像学研究的进展和免疫功能低下、创伤和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加。

     典型的脾脓肿患者具有发热、左上腹痛,伴或不伴脾肿大。早期诊断不易,极易误诊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晚期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可伴有左侧胸腔积液、当病因为脓毒症栓子时,可导致脾梗死。

    有文献报道,至少70%的脾脓肿是由其他部位的血源性感染造成;这种感染的最常见的主要来源如下:心内膜(心内膜炎); 尿道; 手术或创伤性伤口; 和阑尾(阑尾炎)。大多数文献报道认为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好氧微生物,特别是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但是也存在地理差异和人口差异。

      脾脓肿的治疗包括:应用抗菌药物、脾切除术或药物治疗为基础的经皮引流(PCD)术等,但最佳治疗方法被认为仍存在争议。

    通常,脾脓肿可通过CT扫描发现,病变可能被误当作脾梗死。近年来,超声检查在脾脏疾病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一项有价值的工具;它能够准确定位,监测病灶大小,以及回声模式中的弥散性改变。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里,超声造影(CEUS)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与传统B超检查比较,微泡造影技术增加了偶然发现脾脏损伤的显着性,可以用于确定脾脏囊肿、血管瘤、梗死或脓肿,甚至是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此外,CEUS还改善了脾创伤的成像,使其成为提高诊断可靠性的实用工具。微泡造影剂和超声波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成像技术面临的三个挑战:1)、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的电离辐射; 2)、由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中使用的碘化造影剂引起的肾毒性的可能性;3)、CT和MRI的成本相对较高。

Abscess. 

A: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showing a hypodense splenic lesion with a thick, irregular wall (arrows).

 B: CEUS showing no internal enhancement and an irregular wall in the larger abscess, with thickened, enhancing septations in the smaller abscess (arrows).

     标本显示脾肿大。在横截面上存在充满脓液(箭头)的囊状结构。

病例来源: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  张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脏病变(二)
脾脏正常解剖、功能及常见疾病
脾脏囊性病变的超声检查
病例分享:乏力、纳差、腹痛,CT见脾占位,常见病却诊断错了
【病例报告】自发性急性完全性脾梗死一例
脾脏也能扭转?!都是因为自由过了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