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

胡一莉  主治医师、医务科副科长(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

主治:伤寒

处方:

①属上焦湿热(36例)

       证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增,舌苔白腻,脉濡缓,治以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卫分证明显者用霍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新加香薷饮。

       气分证明显者用三仁汤。常用药物为藿香、佩兰、半夏、香薷、连翘、杏仁、厚朴、淡豆豉、黄芩各10克,大豆黄卷、银花、茯苓、生苡仁各15克,白蔻仁6克,滑石、泽泻各12克。

        若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见身热不退,午后热甚,神识呆痴,时昏时醒或似清似昧、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数。治以化湿清热、豁痰开窍,方选菖蒲郁金汤送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药用石菖蒲、郁金、连翘、淡竹叶各10克,木通6克等。

②中焦湿热证(7例)

       证见:身热起伏,午后热增,持续不已,脘痞呕恶,大便溏滞,舌苔黄赋.脉濡滑。

       湿重于热者,治以燥湿化浊,方选加减正气散;

       湿热并重者,治以燥湿清热,方选连朴饮;

       热重于湿者,治以辛寒清热燥湿,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常用药物为厚朴,淡豆豉、炒山栀、半夏、黄芩、杏仁、陈皮、大腹皮、知母、苍术各10克,滑石、茯苓各15克,生石膏、天花粉、芦很、薏苡仁30克,黄连4克,羚羊角0.5克。

      湿热化燥、伤络便血,证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绛脉细数,治拟凉血解毒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水牛角15克,生地黄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黄连4克,紫珠草12克,地榆炭、侧柏炭各12克。

③下焦湿热(1例)

      证见:身热口渴,尿频而急、热痛不畅、尿黄赤,口干,腹胀,身重而痛,治以泄热利湿,药用滑石、炒栀子、淡竹叶各10克,茯苓、猪苓、车前子各30克,瞿麦、萹蓄各10克、木通6克。选用氯霉素1.5克,或氨苄青霉素6克,或丁胺卡那霉素0.6克,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1日2次,或氟哌酸0.2克,1日3次。

疗效:本组94例。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并发症基本治愈,体温正常2周以上,嗜酸细胞及白细胞恢复正常)81例,好转(治疗2周体温正常或下降1℃以上,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白细胞和嗜酸细胞改善,并发症未愈)11例;无效(治疗2周体温下降不明显)2例;治愈好转率为98%。

按语:

       ①伤寒按中医辨证属“湿温”范畴,发病以青壮年为多见,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然秋冬季发病者也不少见,临床上但见湿热之证,即可以同法治之。本病变以牌胃为中心,弥漫全身,病程长,缠绵难愈。

       ②辨证正确,用药恰当,是治疗的关键。以临床实践来看,湿温病卫、气、营、血的证候界限难截然分清,多表现为湿热弥漫上、中、下三焦,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的病变。因此,我们以三焦辨证作为湿温病的辨证纲领,在治疗上,遵循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原则。在上焦肺卫,取芳香辛散,轻扬透泄,使湿热之邪从汗而解,但不可过汗,以免耗伤阳气。且大辛大温之药,极易助热动湿,使湿热上蒙清窍,内闭心包,发生神昏之重症;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应化湿清热,芳香开窍,痰湿一去,则热不独存。病在中焦,为湿热病进入中期,此时,体温增高,变化最多,极易出现并发症,治疗最为关键,辨证应分清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偏湿重宜辛温开湿与清热并举,不可滥施刚燥之品,以免化燥成温;也不可用苦寒,免伐阳气,使湿不祛而热渐退,转化为寒湿病。偏热重,宜清热燥湿.此时可见津伤之证但不可投以生地、麦冬等滋腻之药,宜选用滋而不腻之品,如芦根、天花粉、西洋参等。下焦湿热见大小便不通或排出不畅为临床特征,病在膀胱,以清利小便为法,病在大肠,导滞通腑,二者均应分清湿与热的偏重偏轻,而有侧重。但通下之法,忌用峻下猛攻之品,以免损伤脾阳,而致泄泻不止,甚至出现便血不止、肠穿孔等。

       ③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退热和减少并发症,防止复发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薄荷、银花、连翘、黄芩、黄柏、黄连、滑石、知母、木通等对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中药的作用是多向性的,加用西药,两者可起协同作用。临床表明,治疗组的退热天数明显低于西药组,并发症降低、伤寒复发为零。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有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
《温病条辨》对三焦治湿热法的研究
湿温治疗体会
去湿法辨异
三仁汤(《温病条辨》卷1)
祛湿剂之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