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会要》——张梦侬论治伤寒经验

伤寒

证候

         本病多发生于冬季,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背痛,脉浮紧,无汗,热虽甚,口不渴。

病因

         寒邪伤人必先侵犯太阳经,因太阳居三阳经之表,甚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下项循背脊两旁下行至足。故头项腰背皆痛,因伤寒则恶寒,阳气郁则发热,寒邪外束则无汗。

治法

      辛温发散。

方药

        羌活、杏仁、防风、紫苏、淡豆豉、陈皮、生甘草各10克,连须葱白3支,生姜3片。

用法

       水煎,分3次温服,被覆取汗。

方义

       凡为单纯寒邪所伤,太阳证候悉具者,前人多用《肘后》葱豉汤,或《和剂局方》香苏散,或张元素羌活冲和汤等代麻黄汤。本方系综合三方加减为剂。羌、防、葱、豉辛温散寒,尤以羌活辛温气雄,能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用之得当,较麻黄汤为稳妥。

按语

         伤寒从古以来就有广义狭义之分。在广义方面是将一切外感热病统属于伤寒之内,如《难经》所说“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这五种称为伤寒;在狭义方面即本条所述,单由寒邪所引起的头痛、项强、体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症适用麻黄汤的才定名为伤寒。而本条既称伤寒,为何不用麻黄汤方?只用羌活、淡豆豉、葱白等药。这是因为麻黄汤固为治伤寒病之的方,但药力峻猛,如审证不确,用之失当,则有大汗亡阳,使人虚脱之危险。故仲景以后医家,多改用葱豉汤、神白散、九味羌活汤、十神汤以及人参败毒散和参苏饮等方,以治伤寒感冒。因师其意,僭拟此方,常用于临床,也能获效,故录出以供参考。学者欲对伤寒深入研究,则可参阅《伤寒论》原书,但须注意,如非真正伤寒,本方亦不可擅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瘟疫门
医学入门 论伤寒
伤寒温病都是从外感入手的
中医古籍---《医学传心录》(四)辩证治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温病学有哪些说法值得质疑
伤寒六经见证治例(陶节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