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虫类药经验——水牛角

水牛角

(一)概述

【药性】苦咸,寒;归心、肝、胃经。

【功效】①清热解毒:善清血热,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热盛火炽的高热,神昏;②凉血定惊:主要用于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用量】人煎剂,取其镑片或镑丝15~30g,病情重者可用至30~60g,先煎;若冲服,则用其浓缩粉3~6g。

【禁忌】畏川乌、草乌。虚寒患者慎用。

金若敏经动物试验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水牛角与草乌合用后的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抑制条件下的升高白细胞作用、抗凝作用和止血作用、抗炎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单用有所降低或减弱。水牛角含有大量钙剂,因此在配伍时常发生某些对机体、对治疗不利的影响,要加以注意。①与强心苷合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使强心苷中毒发生率增高,应在用强心苷10日后才能使用钙剂;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禁忌,钙离子有正性肌力作用,不宜快速静脉注射。因此,水牛角制剂与强心剂可不作为禁忌配伍。②钙剂与去甲金霉索、四环素、土霉素同用可减少其吸收,血浓度下降50%~80%,若服上述抗生素,又需服牛角类时,两者应相隔3~4个小时。③与镁同用两者相互拮抗,与犀角、牛角制剂不宜同用,以免互相影响效果。

【前贤论述】

(1)《名医别录》:“水牛者燔之,治时气寒热头痛。”

(2)《日华子本草》:“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

(3)《子母秘录》:“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

(4)《本草纲目》:将其附于牛项下,用其“治淋破血”。

(5)《本草拾遗》:“牛有数种,本经不言黄牛、水牛,但言牛尔。南人以水牛为牛,北人以黄牛、乌牛为牛。牛种既殊,人药当别。”

(6)《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

(二)应用

1.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介导的破坏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水牛角粉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不易复发,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水牛角粉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正常,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从而使血小板破坏减少。在犀角地黄汤中以水牛角代犀牛角为主药,佐以黄芩、黄连等,诸药合用,既有激素样作用(但无激素副作用),又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止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作用。过敏性紫癜多由于时邪、热毒外侵,热毒郁蒸于肌肤,邪热伤及血络,血溢于肌肤所致,应为阳证;且小儿为纯阳之体,疾病易从热化,故以热毒熏灼血络,血热妄行论治,血溢脉外成瘀,同时加以凉血化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代犀角)治疗效果较好,避免了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和病情反复,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2.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认为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热毒内蕴化火,侵扰血分,耗伤营血,导致贫血;湿热毒邪搏结,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下注膀胱而致黄疸或酱油色尿。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清热凉血治疗溶血性贫血数例,疗效满意。

3.白血病高热及出血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及重症再障患者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质和量的低下,常合并严重感染而出现高热和出血倾向。经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除高热出血外均有舌质红、脉细数等热入血分的证候,使用牛角地黄汤加减治疗10例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4.脑出血 本病多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受伤,内生脑瘤,使络脉破损,血溢于外所致,以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出血中风总以风火相煽、血热络伤、血溢脉外为关键,遵循陈自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及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教诲,在临床每遇出血中风急性期间,便采用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忍冬藤以清热和解、凉血散血。至于兼夹痰热内蕴,或肝阳上亢,或肝火亢盛,或神昏窍闭等,则可在本方的基础上选用清热化痰,或平肝潜阳,或清热泻肝,或醒脑开窍之剂,如黄连温胆汤、羚羊钩藤汤、龙胆泻肝汤之类,或可配合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或以清开灵、醒脑静静脉滴注等。

5.慢性胃炎 在长期的临床中,运用水牛角治疗慢性胃炎有黏膜糜烂出血或充血者,发现该药能够止血并能修复胃黏膜,促使慢性胃炎早日痊愈作用。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均加用水牛角20~25g(出血严重加至30g),治疗慢性胃炎有黏膜糜烂出血或充血患者56例,治疗25天后复查胃镜,黏膜糜烂、出血及充血全部消失者35例,好转者18例,无效3例。

6.肝病低蛋白血症 应用三七及水牛角粉治疗37例肝病低蛋白血症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药物用三七与水牛角粉等量,研细后混装空心胶囊,每日口服3次,每次1g,1个月为1疗程。37例患者中有21例显效或有效,7例近愈,总有效率75.7%,无效9例,占24.3%。水牛角咸寒归肝经,具有平肝息风、凉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其富含氨基酸,可降低球蛋白。与三七合用,活血凉血相益,升降相依,既可升高白蛋白,又可降低球蛋白,达到恢复肝脏功能之效。

7.各种急症 对387例临床观察证明,水牛角片可应用于犀角的临床适应证,并应用于30余种疾病的治疗。精神分裂症239例口服水牛角片,有效率19.6%~48.8%;乙型脑炎414例,服水牛角配制安宫牛黄散,有效率82.4%,与犀角配制安宫牛黄散无差异;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28例,有效率54.2%;治疗上感等实热症有效率73.3%;治疗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有效率100%;此外还治疗白塞病、银屑病、疣、小儿夏季热等。对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痢疾、败血症等其它传染病可以使用含犀角、水牛角、黄牛角中药方剂或单方制剂。

8.鼻衄 自拟牛角石膏煎治疗顽固性鼻衄15例,除1例仅服药1剂即自行中止服药,另1例肝热型患者服药后鼻衄减轻,半年后衄止外,其余13例均在服药5~10天内衄止。随访无1例复发。

9.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用中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本病45例,疗效满意。药用生地、赤芍、丹皮、僵蚕、白蒺藜各10g,水牛角、地肤子各30g。便干者加全瓜蒌、决明子各15g,枳实10g。热盛者加龙胆草6g。手足麻木者加丹参、络石藤各15g。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

10.痤疮 痤疮主要是由于血热淤滞、热毒蕴结于面部肌肤所致。治疗该症用加味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代犀角),全方凉血解毒,活血消肿,清热疏风,能针对痤疮的主要病机血热淤滞、热毒蕴结而治,故疗效较好;治疗80例,2周为一疗程,1~3疗程后,治愈48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95%。

11.顽固性皮肤瘙痒症 犀角地黄汤(方中水牛角替代犀角)辨证加味治疗血风疮、风瘅、外阴瘙痒。凡是属于血分郁热、化瘀生风,肝肾阴虚、虚火内生所致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均可用之。

12.带状疱疹 服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带状疱疹内外兼治比单纯的内服中药效果要好,疑难顽症,关键之药(水牛角)剂量一定要到位(方中水牛角用50g),否则就会无功而返。治该症以泻肝火、凉心血,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方中水牛角粉凉心、泻肝火、清营血之热,诸药合用,共奏凉心平肝、解毒散瘀之效;治疗80例,总有效率98.75%。

13.玫瑰糠疹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有热,外感风邪,致风热客于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发病初期以血热风盛为主。重用水牛角凉血消斑而获良效

14.银屑病 银屑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上习惯用焦油疗法、抗癌药、激素类外用、内服,长期使用有使病情加重之虑。中医认为,本病与风、燥、热毒有关。银屑病进行期重用水牛角,可降低毛细管通透性,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控制病情。

15.急性荨麻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瘾疹证治》中说:“世医治瘾疹,无不谓是皮肤间风。”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重用水牛角,合用其消风、凉血之品而收效。

16.眼科疾病 根据水牛角具清热凉血功效,应用水牛角代替犀角作为主药,并辅以生地、丹皮、玄参、竹叶、赤芍等治疗热性血证眼病,取得满意效果。

(三)按语

水牛角,味苦、咸,性寒,归心、肝经。专入血分,善清心肝胃三经之火而有凉血解毒之功,为治血热毒盛之要药,特别是清心凉营,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热盛火炽的高热,神昏;又有凉血、定惊之功,主要用于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水牛角与犀角,在性味、功效上基本相同,从成分分析上亦基本一致,但临床应用上犀角性阴寒,清胃热,凉心血,为除火热、解血毒之专药。古人认为,用犀角之证,无分上下表里,而总惟血热而有毒者宜之。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之功与犀角相似而药力较缓,可作犀角的代用品,但用量较犀角为大,约为犀角十倍,饮片提取时间较长,用药时间需长。

黄牛角为牛科动物黄牛的角,与水牛角功效相当,可以替换使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犀角地黄汤皮肤科要方
水牛角“治喉痹肿塞欲死,烧灰”有效,诠释了水牛角解毒之功。
水牛角的功效与作用
犀角、虎骨代用
水牛角的功效
中医内科学——黄疸疫毒炽盛——犀角散——阴阳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