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脏病

治脏病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脏者,肝、心、脾、肺、肾是也。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之精从来源分为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和经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气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要素,亦是功能活动的具体表现。五脏主藏精气而不能泻于外,自应常为之而盈满;若满而不实,必得后天水谷之气不断充养,方能维持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基于五脏的生理特点,疾病所伤,易致不足,不足者虚也。而历代医家对“虚”的论述则各具特点,各有千秋。首言“虚”之意,在于正气之虚,出自《素问·通评虚实论》之“精气夺则虚”。治疗总则“虚则补之”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叙述虚症不同证型的治则。《难经》进一步根据五脏发病时的特点,总结出影响后世学者的五大治法。即“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张仲景创制温肾、建中、益气、存阴等众多补益主药,并具体应用于诸多虚证的治疗,使补益大法初具规模,许多方药沿用至今行之卓效。李东垣独创脾胃内伤说,创制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系列扶补脾胃方为后世所推崇。朱丹溪颇有见地提出“大补阴丸”为代表的治疗阴精虚损的系列方。赵献可的培补命门之火说在中医学的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即“世谓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张景岳则进一步将肾脏虚损病证,从理法方药皆发挥至极。“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左、右归饮分补肾之阴阳习用至今。

姚氏家族继承以上众多医家的学术思想,经历“太和医室”四代传人的临床实践和发挥,形成五脏之疾以补为法的学术观点,总结出“男子注重益气补肾,女子注重养血疏肝,小儿注重消导健脾,老人注重平补阴阳”的用药特点。至第四代传人对其作了更深层次的发挥,形成“扶正固本”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临证时首先应判断正气是否受损、受损的程度及何脏受损,斟酌正邪斗争的情况,衡量标本虚实的性质,确定辨证论治的依据,从而作出合理准确的辨证,施以恰切全面的方药。常用的补益法包括调补、平补、清补、温补、峻补和食补,食补可以与其他五法同时应用。

在临床中,对家传补脏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还表现在对传统方药的创新和改进。“太和医室”秘录记载的“固本喘哮安”方,具有益气助肺,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止咳定喘之效,临床应用百余年,确系治疗咳喘哮疾之症标本兼顾的良方,于1985年献出此方,对此方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改制成“固本咳喘丸”。药理试验证明,此方确能使试验动物的喘息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从而具有明显的止咳止喘作用。本研究还表明该方具有促进实验动物生长的作用。此项成果无偿转让于西安自力中药厂,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远销海外,并获得国家、省、市、区多项奖励。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劳
太和医学两张秘方解读
刘炳凡妇科学术经验提要勾玄
痿证1
神农本草经读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七节虚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