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族到底有多久的历史?

“汉族”是个非常年轻的概念,虽然汉朝已经有“汉人”的说法,但它只不过和“唐人”“宋人”的概念一样,表述那个朝代的国人身份。即使如此,直到近代国人都习惯用“陕人”“鲁人”“齐人”“闽人”“粤人”“桂人”这种名称自称,没有所谓统一国家身份概念。从血缘关系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代历史很长,人们居住区域相对固定,因此形成了这种民族自我认定,按照古国地域疆域自称不足为奇。对于古代国人而言,朝代是政府概念,地区才是自己民族文化概念。

但是,这种春秋战国时代人口与文化格局在战争与朝代变迁中早就被打破,这点从中原人口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根据现代人计算,东汉末年中原人口有5000万,但晋朝初年只剩下700余万;后来南北朝时代只剩下100余万“中原原住民”,其他200余万都是北方来的不同部落移民,这意味着中原土著血缘关系彻底改变。不但如此,广大江南地区人口中大多是土著部落,包括苗、越等族系人群,中原人只占少数,根本不存在所谓“汉族”人群。

“汉人”这个概念出现之前有个替身,就是“南人”,是蒙古人发明的。当时蒙古人占领了塞北和中原各国,把所有人按照四个等级划分,原来的金国人和辽国人以及使用汉字的中原土著属于“汉人”,南方各族属于“南人”,从此“汉人”和“南人”名词被混合使用。但是蒙古人所给“汉人”概念包括了更多的金国人和辽国人在内,他们当时也都是汉字使用者,因此汉字便成了衡量是否“汉人”的主要标准。元朝蒙古人一直抗拒使用汉字和汉语。南人却是普遍使用汉字的人群。虽然汉人并不是所有汉字使用者的名称,但汉字文化群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集合体。

明朝建立后汉文化使用区域得以统一,但“汉族”概念并没有出现,主要是儒家思想中没有民族主义这个东西,王朝本身也避免使用民族概念划分人群,只强调“君臣民”三者的等级关系。真正推出“汉族”概念的是清朝满洲皇帝,八旗军中有满军汉军划分,官员按照满人汉人比例划分,推广到全国范围,之后细分到整个政治体制的方方面面,成为当时种族划分主流文化。后来满清人也全面使用汉字,进而被主流人群同化。当年乾隆皇帝骂“汉奸”,指的是反对满清统治的人。雍正年间,曾有汉人与“苗顽”联手对抗清廷在西南边疆的改土归流政策。 这些人就被清室皇帝骂为汉奸;这意义下的汉奸,指的是汉族反满的奸细,其所损者乃满族统治利益。在《二十五史》的清史稿卷307有以下一节,(乾隆)十二年,授云贵总督。疏言:苗、裸种类虽殊,皆具人心。如果抚驭得宜,自不至激成事变。臣严饬苗疆文武,毋许私收滥派,并禁胥役滋扰。至苗民为乱,往往由汉奸勾结。臣饬有司稽察捕治。” 原来,乾隆所说的汉奸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汉奸,而是帮助苗族一起反抗满清暴政的汉族英雄

“汉族”概念落实到个人身份却是近六十年的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搞人口统计,让大家选填自己民族,一时间大家都非常不知所措,这是盘古开天地第一回。在官员的鼓动下,大家放弃了平时自我称呼的“客家人”、“潮州人”、“苏北人”、“苏南人”、“温州人”等无数的地方民系名称,硬给自己套上了斯大林发明的“民族”概念。这个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乡村自治文化,也打破了中国人对于乡土情怀的迷恋,完成了秦朝没有完成的全国文化统一大业。(那小兵原创)

本文来自凤凰号平台,仅代表公号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民族叫法的形成,为何叫汉族汉语汉字,而不叫秦族秦字?
为什么把中国人叫汉人,民族叫汉族,文字叫汉字?他们绝不会告诉你这些秘密
清朝皇帝
他是范仲淹的后代 十大谋士之一 竟然是天下第一汉奸
宋代之后的汉奸真的很多吗?
史上最能打的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