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中的3句名言,受益终身!

《论语》这部书,是一部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可以说是儒家知名度最高的一部经典,两千年来,在我们中国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即使你没有读过《论语》,但你在生活中也不可能离得开《论语》,因为《论语》中的思想、格言、名句、成语,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分割。比如“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十而立”等等,即使没读过书的人,每个人也能说得上一两句。

下面分享几句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几个句子:

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第四》

以前看古装电视剧,就总感觉古人说话慢条斯理,总是慢吞吞的,不像当时的香港片,说话都特别快,什么都是快节奏的。后来读了《论语》这句话以后,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人说话慢了。原来古人不轻易发言,并不是因为反应迟钝,不是因为思维不敏捷,更不是因为口才不好,而是因为古人重视诚信,重视个人信用,唯恐自己话说出去了,而行为上却做不到,那他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令人可耻的事情,这点确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

在没看到这句话以前,我一直认为,能够让父母衣食无忧,能够为父母养老送终,就已经算是一个孝子了。可读了这句话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所认为的孝,离真正的孝道,还远得很呢!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说,以饮食供养父母,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吃,有活儿得帮父母干,把父母伺候得很周到,这不算是难事,最难得是什么?是能够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因为前者只是养父母之身,比较容易,后者是养父母之心,所以很难。

大概子夏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能够尽心尽力地供养侍奉父母,但是呢,他的态度可能不太好,经常会给父母脸色看,所以孔子才这样回答子夏,告诉他不但要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态度,要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

三、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

这句话体会非常深刻。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还是做其他事情,你越是想快点完成,越是想尽早结束,就越做不成,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最后反而还不如按部就班来得快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一旦设定了目标,追求快速完成一件事情,我们的心就不平和了,就已经乱了,心一乱了,就容易出错,就容易丢三落四,所以反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就不能斤斤计较,不能看重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否则的话,就会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好比下象棋,如果你贪吃对方的子儿,不顾大局,就很容易落入圈套,最后以失败告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启示录277:管人先要自身正
论语:可挂在工作台上的五个字
孔子最经典的三句话,至今都是不变真理,不愧是孔圣人!
《弟子规》为何要我们“居有常,业无变”?
知道这些句子的本意后,心都碎了…
彦滨说《论语》第2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