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古代神童很多?

如果大家喜欢看历史故事,就会发现,古代神童特别多,几岁、十来岁的孩子就能吟诗作赋,不但有智慧,明事理,还能写文章,写的还很好,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很羡慕。下面我们看看历史上著名的几位神童:

1,项橐七岁,三个问题难倒孔子,被誉为“孔子师”;2,战国末期的甘罗,是秦国甘茂的孙子,十二岁出使赵国,为秦国夺得十几座城池;3,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在小学就学过过,五六岁孩子的智慧就能胜过大人;4,唐朝诗人李贺,大家都很熟悉,在七岁时,就能作诗,一气呵成,另外还善于“疾书”,令大文学家韩愈都赞叹称奇;5,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也是七岁就能作诗,我们上小学学过的《咏鹅》,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6,“初唐四杰”的另一位,王勃,也很厉害,六岁就能写文章,文笔还很流畅,九岁时,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专门撰写《指瑕》十卷,纠正其中明显的错误。十岁时便饱览六经,十六岁时,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7,还有宋朝的司马光,七岁时就能背诵《左氏春秋》,并且还能通晓书中的要义,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会出现这么多神童,而现在社会发达了,科技进步了,却很少听说有神童出现呢?在末学看来,原因很简单,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古今教育观念不同。古代教育以开发智慧为主,现在教育以学习知识文化为主。古人怎么教育小孩?就是背书,背古人的典籍。为什么背书?其用意是为了让小孩保持清净平等心,帮助他修定。读书的时候,只有专心致志,才能背诵下来,这时他的小脑袋里就不会胡思乱想。你要是让他只读不背,他就不会专心,脑袋里没准想什么,这就麻烦了。

所以古人教育小孩,并不是为背书而背书,背书只是副作用,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保持他的心清净,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保持他的天真、单纯,这样一直保持到十到十二岁,定功就修的差不多了。

为什么司马光七岁能背《左氏春秋》?因为那时候背书就背一本,不读太多,多了就乱了,每天念,也不要管什么意思,他一想书中的意思,就起分别、执着、妄想了,心就定不了了。只要念就行了,字没有漏洞,句子没有漏掉,这就行了,念到一定的时间他就开悟了。

所以古代才出这么多神童,他的心清净,心是定的,容易开悟,就能生智慧。而我们现在的小孩,幼儿园就学好几门课,有的家长还要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小孩的心是乱的,不是定的,所以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很难开智慧。

二,社会环境不同。相对来说,好像古人比较落后,没现在科技发达,但那时候人心清净,人们的娱乐方式无非就是吟诗作赋、琴棋书画等等,小孩从小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不会受到太多外来事物干扰。现在社会不同了,电视有了,网络有了,新闻、娱乐、游戏、电影、小视频等等,手机上都有,小孩从小就跟着大人学看电视、看手机,耳濡目染,几岁就学会了。正好和古人相反,人家六七岁学会吟诗作赋写文章,而我们现在小孩六七岁时候学会什么呢?学会了看电视、玩手机游戏。

所以,古代的小孩,人家心是定的,就容易开智慧,所以神童就出现的多;现在的小孩,心是乱的,定不下来,看起来懂得很多,但开不了智慧,所以就很难出现神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历史上最聪明的小孩是谁?
九岁小神童李尚容,用古人的智慧做快乐的现代人
三国历史上三大神童,你知道第二个是谁么?
从古代“七不责”看古人教育孩子的智慧
【教育】从古人“七不责”看教育孩子的智慧
古人的教育智慧很实用,值得父母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