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武灭佛,佛教究竟做了什么招来仇恨?只因忍无可忍必须要灭

我国自西周宗教势力为游牧民族出身的周人压制,到了秦人一统,君主力量越来越强。借助法家的律令制完成了对民间全面控制。缺乏制衡的皇权开始劣化,东汉桓灵后,社会各阶层开始抵制皇权侵害,开始了三百多年的世家大族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社会中的一大势力,广大贫民为逃避赋税而投身佛门,同时佛教也进行大量民间福利,如地方水利慈善等等形成传统。

有一点明确的是在我国宗教从来没有形成独立于皇权的势力。佛教的存在为民间提供了难得的庇护所,并承担了本应朝廷承担的大量地方公共服务。从文化上也为我国做出来很大贡献。无论宗教何等昌盛,在天子威权下都不堪一击。宋代后,传统佛教在多次打击后走向衰败,原来承担的很多对民众有利的东西都不再存在。

南北朝佛教扩张都是在国家稳定时期,乱世里宗教都是世俗势力的重点打击对象,比如多数时期南朝的佛教就发展比北朝好,哪怕北朝要强,就是因为北朝太乱,而且盛世宗教发展太过火了,只要皇帝不站在宗教那边,也会被朝廷打击,比如中唐时期。

道教也是如此,道教盛世喜欢走上层路线,下层没佛教那么有组织力。乱世道教更喜欢自立门户,而不是依附世俗势力,这导致了道教以义军的身份在历史上此起彼伏,但影响力一直不了。

历史上灭佛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需要获取宗教控制下的大量土地民众,加强对民间财富的汲取。对民众而言根本不是什么好事。宗教这种东西在历史上作用有弊有利,不能用现在观念来评价历史上作用,欧洲新教徒的狂热一点不比天主教差,它最大的作用是保持一个中间力量,使得君主专制受到限制,尽可能抵消君权对社会的危害。

盛世和尚,乱世道士。非常鲜明的对比,国家昌盛的时候和尚敛财,国家动荡的时候和尚只自保不参与乱世。道士是盛世隐居,乱世下山除恶。古代大部分灭佛都是因为“钱”,僧尼平时不事生产,可是却聚敛了巨额钱财,不然现代人哪能看到这么多佛教古迹,对比一下佛教和道教的大型古迹数量,没有海量的金钱哪能做这么多石窟和各种大佛。

三武灭佛时期,都是佛教非常兴旺的时期,佛教大肆传扬佛法,导致大量男丁出家。在古代,众多的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对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就这样聚拢众多财富和劳动力却对国家和社会没多大贡献的佛教,自然就成了打击的对象。

佛教势力泛滥,将要取代世俗政权成为宗教政权,当时的中国就会变成西藏那样的宗教国家。当年吐蕃就是这样佛教势力泛滥,藏王灭佛失败,佛教政权就取代了藏王的世俗政权,结果就是解放前我们看到西藏的状况。所以三武一帝在当时的灭佛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另外,日本的织田信长灭了一向宗也是这个原因。

三武灭佛最大原因是大量人才出家作佛去了,影响了政权统治。前因是禅宗慧能大师唐初将佛教精神融入华夏文化后,禅宗大兴,特别是道一、石头的弟子散落多处弘道,赶考途中的儒生们盛传"作佛去",可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儒生从做官转向做佛。这也是中唐后到宋朝儒释道三家修行方式基本相同并交叉混杂由来。如此积年累月下,自然极大影响政权的统治力及人才储备,到三武灭佛就水到渠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灭佛狂人傅奕,两次上书要求灭佛,李渊和李世民为何不答应?
《道僧格》——古代道士、僧侣的行为规范法律制度|桃染墨痕
为什么道教“造反”能安然无恙, 而佛教什么都没干, 却四次被灭?
文化剪影丨南北朝的僧官制度,是怎样缓和宗教与皇权的关系?
"宗教宽容"需要国家权威的保障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会昌毁佛的真相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