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争议Web3.0:风口?还是炒作?
userphoto

2022.05.07 河南省

关注

文丨袁媛(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编辑)

今年3月17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中国金融》发表文章《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指出互联网正处在Web2.0向Web3.0演进的重要时点,加强Web3.0前瞻研究和战略预判,对我国未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越来越多的案例和观点显示,作为全球2021年12大科技热词之一,Web3.0不但越来越多地被业界广泛提及,并已经开始影响资本、人才和政策的走向。

在国内,围绕Web3.0的争议,也开始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本质性、基础性和前提性。

那么,我们在讨论Web3.0的时候,实际上在讨论什么?为何人们时常把它跟元宇宙、区块链放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于产业界和投资界而言,Web3.0到底是价值的风口还是概念的炒作呢?

1

关于web3.0的一些基本共识

   

1989年,伯纳斯提出了万维网的概念,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服务只是一个个“信息孤岛”组装的认知。

Web1.0的静态页面是万维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媒体形式主要以新浪、搜狐、百度这类门户网站为主,而且,Web1.0只解决了用户获得信息并阅读的需求,在此期间,用户只能被动的接收网站发布的信息,不能上传意见反馈以及实现线上沟通,网站和受众之间并不平等,传播链条十分单一。

(网页截图)

在Web2.0阶段,所呈现的状态是可读可写,而且,交互性越来越强。在此期间,用户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发布者,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沟通,实现了从网站门户到个人门户、信息线上化到用户线上化的传播过程,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因此,社交网络层出不穷。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类App的出现。

不过,Web2.0依旧是一个中心化的网络形态。因为,互联网平台掌控着大量的用户数据与信息,平台的权利依然过大,并存在一定的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甚至有些平台主动将用户信息和有关数据提供给广告商进行变现。

不论是Web1.0还是web2.0,用户都需要在不同平台注册不同账号,因为每个平台都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用户无法随意跳转App,信息之间彼此隔离。

这一切在Web3.0阶段都将可能得到改变。在“Web3.0”时代,用户与平台之间是独立的存在,在注册或登录网站时,不需要填写身份信息、同意隐私协议,而是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直接去创建账户,拥有维护互联网的代币协议,就可以登录任何一家网站。

相关信息显示,Web3.0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了。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发表了一篇论文,对“Web3.0”的构想进行了阐述,希望基于P2P协议从软件层面重塑互联网,打造一个以去中心化与隐私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服务。

2018年,Gavin Wood再次发表文章《我们为什么需要Web3.0》,提到“Web3.0 将催生一个全新的全球数字经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打破像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平台垄断,并产生大量自下而上的创新。”

2020年,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表达了对当前互联网失望的看法,他说“互联网的精神应该是去中心化的,但在一些公司已经把互联网当成了垄断联盟”。

美国Bitfury Group首席执行官Brian Brooks将Web3.0解释为是结合区块链技术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互联网形态,它的核心在于去中心化,“赋予用户真正拥有互联网的能力”。

“Web3.0就是用户所创造的数字内容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归属于用户,用户所创造的价值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与他人签订协议进行分配。”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教授李克秋说。

这就意味着,在web3.0时代,互联网中的数据和信息从发布起就完成了确权,不用去担心被窃取或者数据库丢失数据被删除,是将生产和所有权交还给参与生态、使用平台的用户,而不是由互联网平台以及控制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少数人拥有。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还是属于用户个人的数字资产,用户对数据信息拥有实际的掌控权。也就是说,数字内容由用户创造、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协议分配。

2

依然有很多现实问题待解

   

全球最具知名度的科技狂人伊隆·马斯克也曾对Web3.0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Web3.0比起一个实际的东西,更像是一个营销术语。

纵然是这样,结合马斯克最近对推特的收购,还是有人认为,马斯克此次入主推特,或许是想让推特继续成为下一代互联网言论环境的基础设施,想要让自己拥有一个自由发声的平台,搭建他心中的未来互联网。

另外,对产业和未来向来敏感的投资界,已经开始了在Web3.0领域的布局。比如,总部位于洛杉矶的风投机构Chapter One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Jeff Morris Jr.表示,目前Chapter One已完成一只4000万美元早期基金的募资,该基金专注于Web3.0投资。

来自福布斯杂志的文章显示,2021年,人才和资本纷纷流入Web3.0生态系统,全球的风险投资公司向与Web 3.0概念相关的加密初创公司共投入了300多亿美元,一些此前回避加密货币的大型基金,现在也正通过后期股权积极入市。从事加密研究的独角兽企业目前超过65家,其中仅2021年就新增40多家,2021年融资超过1亿美元的加密创业公司有近50家。

在国内,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创业人士主动投身于对Web3.0的探索。而且,大多数人对于Web3.0的期待都来源于它的去中心化特性,或者说,多少带有些对传统互联网“背叛和革命”的味道。

不过,目前的技术显然还无法完美实现Web3.0的要求,想要实现Web3.0的广泛应用,还有许多的现实问题需要克服。

比如,在服务用户方面,Web3.0就如同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助手,因此,它需要大量的个人数据和用户习惯作为支撑。那么,Web3.0为了保护用户对数据的所有权,就需要依靠数据加密与区块链交互,而这必然会对浏览器客户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数据监管的问题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认为,任何信息技术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而且,去中心化的系统在受到攻击时,它的损失基本上难以挽回。据了解,比特币和以太坊系统都曾遭受过严重攻击,累计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其实,Web3.0还面临着很多难题,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难题,还受到很多商业因素的影响。比如,一种观点认为,web3.0或能成为深刻改变互联网平台经济中的垄断、收割用户利益、泄露用户隐私等问题。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Web3.0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甚至存在于虚拟货币绑定炒作的风险。

总之,虽然Web3.0给用户带来的全新特性以及新的互联网未来,确实值得憧憬,但距离进入真正的Web3.0时代,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还有一系列技术、商业、监管、文化等相关问题需要化解。

在2022全球Web3.0高峰论坛上,北京中联信数区块链科技院院长李派克提到,当前元宇宙时代已然来临,海内外有越来越多企业机构陆续布局,这是一个蕴藏机会的时代,我们应当以资本的角度来看待Web3.0、元宇宙行业中的机会。

“但问题是,哪怕是从目前所沉淀出的关于Web3.0的建构与发展共识来看,其背后显然不仅仅是一个资本的问题,而且,这一点恐怕是'资本的角度’首先需要关注和明白的。”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表示。


编审:袁媛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马斯克、多尔西唱衰的Web3.0真的没有未来吗?
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7000字带你搞懂Web3.0 与中国Web3.0趋势
Web3.0,毫无希望
科普 | 什么是Web3.0?
Web 3.0:这是未来互联网的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