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色小镇的创新之道:超越“产城结合”的城镇化模式探索︱大国小城

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特色小镇的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规划。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里浙江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在产业上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

6月,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已正式公布,杭州、宁波等10个设区市的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宁波江北动力小镇等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

如此一来,浙江省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已在加快进行,这波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作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样本,必将会在其他省份地方逐渐蔓延开来,而对于所有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的地方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特色小镇”的产业聚焦和定位。

按照浙江省规划意见,特色小镇的定位在于:“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基于此,方塘智库认为,“特色小镇”,已不是一个行政区划上的小镇概念,而是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聚落单位。它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一个特定区域。

1 产业定位是特色小镇的立镇之本

特色小镇,首先是产业之镇,是一个产业的空间载体。

在方塘智库看来,打造特色小镇,其实是一场对小镇支柱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审慎定位,是对特色小镇及其周边区位、产业、资本、人才、文化、景观等资源优势的一次彻底厘清和深入分析,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创新,定位产业,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谋划定位方面,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可资其它地区借鉴。

根据浙江官方发布的数据,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目前已集聚了各类基金机构104家,包括敦和资产、赛伯乐投资、清科集团、联创投资等国内领先的机构,总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去年一年,园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税收近3亿元。

6年来,每一年基本上是50%的增速。而且,通过即将开发的三、四期之后,100家以上、辐射带动周边300家以上各类私募(对冲)基金、私募证券期货基金、量化投资基金及相关财富管理中介机构,将集约化引进、培育,管理资产余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总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产业定位和未来设想以被誉为全球对冲基金“大本营”的美国格林尼治小镇为蓝图和目标,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杭州版的“格林尼治小镇”。

格林尼治,美国康尼狄格州最南部的一个小镇,濒临长岛海湾。这个面积仅仅174平方公里的地方,却是大约380家对冲基金总部之所在,这里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

格林尼治小镇,距离世界的金融心脏——纽约只有45分钟车程,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吸引着众多基金及金融服务的优秀人才集聚于此。

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小镇,风景秀丽,与曼哈顿的嘈杂相比,这里的宁静祥和更适合那些基金大佬们低调有品的居住需求。而且,小镇所在的康涅狄格州,优惠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及税收结构,完善的相关配套服务,成为小镇引人瞩目、让人驻足的关键元素。

“基金小镇”具备和格林尼治相似的区位、产业、自然等优势,称为杭州版的格林尼治小镇,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北接西湖,南依钱塘江,玉皇山、凤凰山、吴山环抱小镇。核心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小镇与上海的金融区位关系,类似于格林尼治与纽约的金融区位关系,沪杭高铁一小时之内可达。如“纽约-格林尼治”模式一般,小镇与上海形成同城效应,充分承接上海的金融辐射力,错位发展私募金融产业。而且,在90分钟交通圈内,基金小镇还可搭建联通上海、南京、宁波及长三角洲南的大金融空间。

此外,我们可以再看一下“基金小镇”的产业基础。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在长三角地区,其高净值人群和企业总部的聚集度仅次于上海,金融业发展水平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而小镇所属的上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又居杭州市前列。

从浙江民间资本的实际情形来看,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有6万余家,民间资本存量达到一万亿,既是全国性的“资金洼地”也是“资本高地”。然而,一方面,实力雄厚的民间资金苦于缺乏理想的投资路径;另一方面,众多小微企业又有着巨大的融资需求。

基金小镇的建设,不仅打通了民间资本支持实体经济的通道,而且通过小镇集聚的资管机构,规范有序地引导民间资金对接优质项目,有利于培育新型金融业态,更好服务杭州和全省产业整合、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另外,基金小镇,位于西湖景区核心,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在此交会,历史遗存密集,文化底蕴深厚,其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足可以与格林尼治相媲美。

再加上其精心构建的完善、优质、舒适的生活圈:餐饮汇聚地,高档住宅区,与此相配套的医疗、教育等资源等等,为高收入的金融界人士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生活环境。

由此,基金小镇,集聚了区位之优、民资之利、文化之美、环境之宜种种优势资源,而这些优势资源经由整合,成就了其作为基金集聚发展的优势区域。

在方塘智库看来,诸如“基金小镇”的案例,充分说明了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定位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理性地对所有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判断、整合、完善,发挥优长、补充不足,以产业支撑小镇经济的永续发展,同时还要发挥其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作用,引领产业领域的创新升级。

2 产业创新升级是小镇发展的驱动力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其根本在于产业的选择、在于经济的发展。所以,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这是特色小镇产业经济发展的本质所在。

近年来,浙江相继开展了整合提升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省级产业集聚区、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举措。

特色小镇作为新兴产业的新载体,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等建设有所不同,独具特色,风格鲜明。

从产业本身来看,浙江特色小镇所承载的产业,一部分是高新产业,如云计算、互联网创业、基金等信息、金融、时尚、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比如,基金机构云集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云生态为主导的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众创空间”的余杭梦想小镇,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的台州仙居神仙氧吧小镇,以高端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宁波江北“动力小镇”等。

还有一部分是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如西湖龙坞茶镇,绍兴市越城黄酒小镇,湖州丝绸小镇,湖州市南浔善琏湖笔小镇,丽水市龙泉青瓷小镇和青田石雕小镇,金华磐安江南药镇等。

以上特色小镇的产业,无论是高新产业,还是历史经典产业,“创新”是其产业之灵魂,需要以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技术、新模式来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云计算、基金、互联网创业等高新产业自不必多言,即使如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也不仅仅是传统产业的简单复制、移植,而是创新理念、转换机制、更新技术,激发历史经典产业活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时尚产业、休闲产业等融合,形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丽水市龙泉青瓷小镇,把“青瓷元素”融入产业转型、产品创意、小镇提升的各个方面,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把文化项目作为旅游项目来开发,建设包括青瓷寻踪大型历史文化剧场、青瓷传统技艺展示中心、国际陶艺村等景点,培育青瓷酒店、青瓷酒吧、购物街区、披云农庄、民宿型农家乐等个性化、立体式商业圈,产业与文旅的融合,使得青瓷小镇的发展风生水起。

显然,这与目前各地的开发区、产业园区等的一般性集聚是有所区别的,体现出更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叠加、融合效应。自然,特色小镇,还承载了除却产业以外的文旅和社区等其他功能,这也是过去那些产业园区所不具备的。

3 “产城人”融合是小镇繁荣的王道

纵观浙江的特色小镇,既是极具高新特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平台,又是氤氲着人文气息、增进乡土认同、游客流连的文旅空间,更是环境优美、休憩舒适的宜居之地。

用浙江特色小镇的积极倡导者和直接推动者浙江省省长李强的话说,特色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是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也是产、城、人的有机融合。

这种“产城人”融合的小镇建设理念,以其鲜明的独特性,区别于过去传统城镇化建设中的“产城结合”。“产城结合”,强调的是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彼此融合、互动发展,但对于生态环境、人居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性却未予重视,其结果是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

而特色小镇颠覆了工业化理念下的产业园区和传统城镇的常规解读,其规划建设秉承先生态、生活,后生产的理念,着力营造小镇优美、舒适、安静、自在的生活休闲空间,挖掘小镇历史文化底蕴,以适应高新产业从业人员的休憩需求和文化需要。

恰如杭州市余杭的“梦想小镇”,被称为“众创高地、禅意栖居”,意在表明它既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秀众创空间,又是充满禅意文化的居住空间。

这个互联网创业者的梦想空间,不像其他产业园、创业园那样:冷冰冰的一幢幢大楼,灰色的格调,整齐划一的格局。在“梦想小镇”里,有山有水有人文,是小镇居民乐业、宜居的理想之地。

可见,只有产业、人居、环境、文化等融为一体,特色小镇才会吸引国际化、高精尖、创新性的企业和人才入驻,满足企业人才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企业及小镇的发展才会在不断创新的驱动下走向繁荣。

(注:“中国之美,小城发现”。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的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亦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践的主战场之一。在此背景下,方塘智库将针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挖掘已有小城镇的多元价值,探索新的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深度介入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进程)

注:本文版权所有为方塘智库,转载请获得授权。授权请联系:xufengchao@ftzhiku.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色小镇建设到底带来了多大的机遇?
城镇化下一站——特色小镇
玉皇山南的基金小镇到底有多牛?
基金小镇享政策红利 打造中国版“格林尼治”
沈迟: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之路
100个国外经典小镇告诉你,成功的特色小镇应该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