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塘大讲堂丨魏彬:再谈人机工程学对非遗创新发展的影响

文丨魏彬(原商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此前,我们对人的视觉的基本规律做出了简单分析,基于视觉的更科学和系统性的思考和研究,对非遗很多产品的创新都可能带来直接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对视觉的研究如此,对其他人体感知系统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效果和价值。在我们看来,人体感知系统的研究对非遗创新有多方面影响,可以主要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知觉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如果能够对其科学认知,并应用到非遗创作当中去,这对于非遗传承人、非遗产品消费者而言都是双向共赢的结果。

人体感知系统的研究对非遗创新有多方面影响

这是科学研究在非遗创新中非常值得期待的应用,也是传统与科学的融合,唯此,非遗的生命力才能被真正的激活,并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延续,其多元价值才能得到更多方面的认同,以及更综合的价值变现。

1

用科学系统的知识指导非遗创新有必然性

   

在我们看来,遗的传承人和真正关心非遗的人应该有意识地推动对人体感觉系统的研究,甚至通过研究人眼的构造进而分析人的视觉过程以及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的视觉,以及是如何产生影响的,有了这些分析之后,就可以基于这些分析,反向来指导对视觉传达依赖比较大的非遗产品的创新,而且,通过这样的研究,对研究非遗当中本身就存在的视觉艺术的认识也有着拔高性的意义,你会发现,在很多的非遗产品中,本身就包含了科学的因子,甚至是无意中对科学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应用。

通过研究人的听觉进而对音乐的创作和乐器的制作形成指导,道理也是一样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不能朴素的认为听觉仅仅就是一种感觉,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过口传心授的办法学习一些模糊的知识就能把它很好地总结出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人机工程学对人的听觉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以后,用更加科学系统的听觉知识来指导民间音乐创作和乐器制作工艺的创新是历史的必然。

人在接触外界信息时的感知系统里,第一是视觉,第二是听觉,人耳的感受性是比较强的。要想研究听觉,首先应该知道人耳能感受到哪个频率的声波,对此做深入了解后,在面对非遗音乐时,对音调、音强和音色之间的关系会把握得更好。

民间乐器和乐器的制作应融入科学元素

总的来说就是,当下不能靠下意识和传统观念来看民间音乐和乐器的制作,应该融入科学元素,研究学习听觉过程的几个阶段,了解声波的振动怎样传到内耳,了解鼓膜的振动与最后形成听觉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基于此,如果把听觉过程中科学的内容整理出来,把所有的环节和因素捕捉到,然后对每一个关键点进行研究和创新,那么非遗产品就可能在某一关键点上进行改善,这时,民间音乐就可能因为有科学元素的加入,从而变得更美好。

反过来,通过对听觉过程中这些关键点的分析,也可以寻找每一个音乐产品的不足,这或许会成为创新、进步的关键。

所以说,如果每一位民间音乐工作者、民间乐器手工艺人,都能够有意识的了解听觉的基本原理,不全靠朴素的经验积累,有意识的用对音调、音强、音色、声音的方位、远近、听觉的适应,人耳能觉察到的声音临界值问题进行思考,在科学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将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2

嗅觉味觉研究在非遗创新中的应用逻辑

   

人的基本感觉里还有嗅觉,它是由各种气体对人体刺激产生的一种感觉,嗅觉的出现肯是与挥发性的物质分子有关系的,基于此,我们也应该主动地去帮助与嗅觉直接相关的一些非遗产品的创新。比如,民间美食产品当中,其独特性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味信息,也是这一非遗产品价值的核心构成。我们应该帮助手工艺人,让他们明白人的鼻子是怎样的构造,大家的嗅觉敏感度有什么区别,怎么去归类,怎么去区分每个人嗅觉的不同。将这些研究的成果,告诉相关的手工艺人,他们自己也应该系统了解嗅觉器官及其背后科学系统的知识,并通过对这些知识加以应用,提高自己的产品创新力。

民间美食产品依赖的气味信息是其价值的核心构成

比如,每升空气当中多少毫克的味道才能分辨出来,多种不同物质的气味发生混合的时候,哪些是人体可以适应的,哪些是人体难以适应的,不同的环境对嗅觉产生哪些作用,怎么让它更酸、更香、更臭或者去除味道。

我们需要告诉大家,现代医学当中关于肾上腺功能低下者的嗅觉过敏,告诉大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对嗅觉敏感度有影响,告诉大家利用嗅觉的感知信息来判断一些事物的某种特征。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现代手工艺人需要知道的。

所以,必须科学地掌握并运用嗅觉的科学知识,有了系统的认知,从事与气味相关非遗产品的手工艺人们就可以了解什么是混合气味,怎么产生气味的中和,嗅觉器官受某种气味刺激后,细微的感受力减弱是怎么回事,嗅觉和其他感觉混合的时候,会产生的很多奇妙的感觉,它有什么科学的依据,等等。

同样,如果对味觉的研究比较系统的话,那么厨师就可以很直接地控制某种味道,而不是单单靠所谓的感觉、灵性和经验积累等。当然,传统教育中对感觉、灵性、经验积累的要求也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当我们对于这种与味觉有直接相关的非遗产品,要想让大家快速的接受和学习、快速的制作、快速的推广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想让更多人愿意去学它,且学的更有效,我们就需要把味觉的科学性知识告知给大家。

与其它的感受研究信息一样,要研究舌头、研究味蕾的味细胞怎么到达大脑皮层,如何到达味觉中枢并形成味觉,要研究酸甜苦辣是怎么产生的,人的基本味觉中哪一种味道感受最快,哪种味道感受最慢等。

科学性指导对认识味觉的微妙有直接帮助

比如我们知道舌头不同的部位对味觉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比如在品茶、品酒、吃东西方面,舌尖对甜味、舌根对苦味、舌头两侧前部对咸味、舌两侧后部对酸味,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度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如果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学习研究,那么,品尝东西的时候会有新的科学依据。喝一杯咖啡,它的涩味、苦味、香味,咖啡在口腔里边漫开时哪些部位来品尝什么味道,如果有这样科学性指导的话,对认识某种味觉的微妙会有直接的帮助。

当然,如果从事与味觉有关的非遗产品的匠人能够对味觉有对比的研究,怎么样让甜味更突出,怎么让酸味更突出,怎么让鲜味更突出,味觉的强度是什么,怎样使一种有味道的物质减弱另外一种味道,此外,可以了解很多关于吃的学问,如上菜的基本规律、吃东西的基本顺序等,从而可以吃得更健康,在品味美食时人们的幸福感更强烈。所以,如果这些知识被非遗美食的手工艺人所掌握,就自然会做得更好,令消费者更满意。

3

让研究助力非遗产品更好地走进生活

   

肤觉也是一样,它所产生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对于从事非遗产品的制作也有意义。

一旦手工艺人在制作工艺品的时候,比如玩具、手作、小物件等,如果能够科学掌握对皮肤的感觉的话,他们可以在产品的肤觉上做出创新的改变。

手工艺人科学掌握对皮肤的感觉可以做出创新改变

比如,多研究皮肤表面受机械刺激引起的感觉是怎样一种科学的过程,压迫的感觉是怎么出现的,主动触觉是什么情况,被动触觉又是什么情况,身体各个部位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差别是怎么分布的,触觉的感受性因环境不同又有哪些因素制约,这样以来,在制作东西时、使用者使用东西时,人们都会得到保护且会有更好的体验。

身体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感受的温度觉也不一样,比如人的面部皮肤因为经常裸露在外,适应性比较强,再比如手套、围巾、帽子、口罩、袜子、鞋等,在同样温度下,放在不同人的相同部位上,感受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他们需求的舒适温度是不一样的。

有了这些研究以后,我们做某些产品的升级时,可根据产品放在不同的部位上,温度觉是有区别的,进而研究怎么给人带来舒适。

我们还要考虑人体的内部感觉,包括人体平衡的感觉、运动的感觉、明白自己身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肌肉关节的形状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等,这些可能对大家从事正常作业活动都有一个很好的心理保障。

手工艺人对感觉熟练的把控能对产品有更清晰的认识

所以,如果手工艺人都能够对感觉的适应性,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科学性,有一个熟练性的把握,在实践当中有科学的数据给他们以借鉴,那么他们便会对产品有更清晰的认识,反过来说,非遗产品更容易被我们所接纳,也可以更好地促进非遗产品走向生活。

另外,关于人体知觉的特点,也需要给手工艺人进行普及。其实,感觉和知觉在生活当中是密切联系着的,感受越丰富,知觉越丰富,但它们又是不一样的,需要区别对待。

无研究,不创新。对一些科学知识做了解后,各种手工艺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或者是在效率上、在拔高的层次上、在转变的速度上、创新的点上会有更丰富的内容出来。当我们把科学性的、规律性的内容加入到非遗创作中去,并用科学常识来改善产品,可以在从事非遗创新时更从容、更有效率、也更有方向。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感觉很幸福”,算什么感觉?
售罄第43章  互动式楼盘推介法则
忘记概念炒作,品牌营销应该回归基础的“6觉模型”
景观场所营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感官透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最有效的集中力训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